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餐厅附加费引发争议,“老板该感到羞耻”
餐厅附加费引发争议,“老板该感到羞耻”
长期以来,尽管人们对美国小费文化存在意见分歧,但整体而言仍能容忍其存在。然而随着通货膨胀和生活成本不断上升,小费问题变得敏感起来,并开始引发人们对其公平和合理性的质疑。
关于美国小费制度的起源与历史,我曾专门写过文章探讨。我个人是比较认同小费文化的。过去和女儿一起外出用餐或度假时,除了我们按惯例支付的小费外,她总会要额外再给一份,说是要支持waiter 和 waitress,觉得他们很辛苦,不容易。
在美国,小费制度十分普遍。由于服务员的基本工资较低,小费往往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而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则几乎不存在小费制度,服务被视为职业本分的一部分,即使没有额外支付,服务质量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相比之下,欧洲多数国家在账单中已包含“服务费”,小费属于自愿支付,金额通常较小,更多是对服务表示认可的一种礼貌。
最近美国的小费文化出现了“小费膨胀”(tipflation)或“小费蔓延”(tip creep)的现象,引发广泛争议。
尽管在主流餐厅中,人们依然习惯性地给予约18%–20%的小费,但小费的适用地方却正在迅速扩展。原本仅限于餐厅和酒吧等传统服务场所的小费制度,如今蔓延至自助结账、外卖自取、甚至便利店和咖啡店的收银台。不论服务是否涉及实际的人力互动,只要有屏幕弹窗或结账界面,就可能出现“请选择小费金额”的提示。
调查显示,约72%的美国人认为,如今被要求支付小费的场合,比五年前明显增多;而近90%的受访者认为小费文化“已经走得太远”。此外,大约60%的消费者坦言,他们之所以付小费,更多是出于“社会压力”而非服务本身的优劣。
6月中旬,一位佐治亚州的男子在Instagram Threads上分享了自己餐厅账单的照片,并质问道:“‘生活工资费’到底是什么鬼?”( "WTF is a living wage fee?" )
账单上包括一份13美元的鲁本三明治、一份12美元的汉堡、两份4美元的薯条,以及一项18%的“生活工资费”(共计额外收取5.94美元),再加上1.81美元的税金,总金额达到了40.75美元。
在账单下方,餐厅写着一条免责声明:“每笔堂食账单将加收18%的生活工资费。此费用将直接用于员工工资,确保我们的团队获得一份生活工资。” 通知还说,顾客支付的小费将会被集中收集,并在“整个团队”之间分配。
餐厅菜单上写道:“100%的生活工资费将用于员工工资。相比直接涨价来支付更高薪资,这项费用能确保资金真正用于员工,并为他们提供可持续的收入来源。我们重视每一位员工,认为他们是团队的一部分。我们真心相信,这项新制度是我们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至少对我们来说是这样。”
餐厅在账单上加收的“living wage fee”让这位顾客颇为恼火,此事件在互联网上激起众怒,引发广泛讨论,获得超过500条的评论,并在其它平台上传播开来。人们围绕这项附加费用展开争论,并提到了类似做法,如“厨房感谢费”和新冠疫情期间收取的“健康与安全附加费”等。
一位网友评论道:“餐厅老板居然把这个写在账单上,应该感到羞耻。如果养不起员工,就别开餐厅。你显然没有足够的商业能力,连员工工资都发不起。” 另一位网友写道:“这意思就是老板太小气,不愿意好好付工资,于是就让顾客来买单。” 还有一位网友写道:“这意味着我再也不会去那家餐厅吃饭了。”
有一名前餐馆服务员表示:“生活工资和将小费平分的做法让我气炸。我完全能靠优质服务轻松赚到每班200到300美元的小费,光靠这就已经远超所谓的生活工资了。”
一位来自欧洲的网友建议:“干脆把这笔费用直接算进餐食价格里,就像世界上大多数地方那样,然后好好付工资给员工。”
还有一位网友写道:“我不在乎钱用在了哪儿,是付工资,还是电费、房租,这些都不是我的事。我是顾客,不是餐厅经理。”
另一位评论者说: “我要给小费,那是我给某个服务员的,不是整个团队的。这对服务员和我都不公平。”
我也认为其实餐馆顾客的感受和餐厅的盈利目标同样重要。顾客应该感受到物有所值,如果菜品定价偏低,然后又另外加收服务费或附加百分比,就容易让人觉得被误导或被坑。更好的方法应该是重新评估菜单定价和成本结构,确保员工能够获得生活工资。
另外问题的根源不是“要不要给小费”,而是“为什么工资制度要靠小费来维持”。小费制度把原本属于餐馆(公司)的部分,转嫁给消费者与餐馆雇员,形成一种结构性不公平。
总之,“生活工资费”的合法性与公众接受度目前仍处在一个灰色地带。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对员工的保障,也有人觉得这对顾客并不公平。这场关于小费、工资与消费透明度的讨论,仍在持续发酵。
似乎社会的主流呼声逐渐倾向于:通过提高菜单价格、支付更高的固定工资,来彻底取代对小费的依赖。
我个人认为,小费制度不是非有不可,更理想的是企业能支付合理工资,小费成为真正的感谢而不是顾客应尽的义务。
请问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
友梨江莉 发表评论于
菲儿好!我也来凑凑热闹。说说我的看法。
小费制度的成因或许很多,我不触及了。
但今天仍然存在小费“制度”(习惯?),我觉得实在是个变态。
我厌恶小费制度,不是因为我悭吝,而是我觉得它从道理和逻辑上漏洞百出。
总有人说,这是美国人有爱心和同情心,对 Waitress(Waiter)的一种尊重,说明了美国社会的平等意识深入人心。
我觉得啼笑皆非,简直就是鬼扯。
这是美国式的一种傲慢、自我陶醉或廉价感动,是虚伪。
如果你们真有爱心、同情心和平等之心,就像那位欧洲网友建议的那样:
“干脆把这笔费用直接算进餐食价格里,就像世界上大多数地方那样,然后好好付工资给员工”。
非常正的道理,非常硬的逻辑。
请看一个事实:日本的服务与美国相比,如何?绝对是日本的好,无论从哪个方面看。
我这样说,有不服的请来辩。这几乎是世界性的定评。
美式逻辑完全不能说服人的地方很多,比如,和客人直接接触的要给,那后厨掌勺的呢?
要不要给?柜台收银的呢?进货的呢?
给的话,给多少?以哪儿为准?什么地方的店?什么等级的店?
美国有诸多的好,不赘言,但是这小费习俗,令我深恶痛绝。
这不是什么客人吝啬或大方的问题,这是美国人的蠢笨使这问题越来越大,越来越无理和现眼。
美国的服务,真的比没有小费习俗的地方好么?反正我住美国的五星饭店时,也一点没觉得比日本好。
骂人吝啬的,你先让老板把工资给足好不?没这能力你开什么店?你纯粹是转嫁剥削。
就冲这个,我就足以诟病美国,你们崇尚的爱、平等、尊重在哪儿呢?
很多人还天天嘲讽日本这个那个的,就冲不给小费也服务到家和认认真真付足工资这一点,
也足以证明日本社会的文明,远在很多国家之上。
我不愿去美国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这个,太麻烦、太令人不快。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这个巧立名目的费用确实蛮奇葩的,现在我们这里的餐馆,许多都在账单上直接替我们顾客计算好小费费率和金额了,顾客只需在三个中间选一个即可,也免得人们再去算了:)。
悉采心 发表评论于
说到眼下的高小费,想起个有趣的事儿。我最喜欢的那家上海馆子,有一位服务生小弟贼能干,热情周到手脚麻利不说,还凡事走心,记人记菜。每次我刚进门,就见他迎上前,以跑堂的熟练背诵问我:油焖笋煮蚕豆、外加两份凉拌马兰头?(都怨我,有一次吃一份又给我家那口子带一份,被他记住了)。。。然后刚坐下的当儿,茶水和小菜就都上齐,包括2碟圆柱形马兰头,也就不好意思再退了。。。
用餐过程中也是没说的,频频添茶水,换盘碟,把桌上用过的纸巾顺个干净。。。所以到最后送来账单,一半是真心实意,一半是狠不下心来抠门儿(也可能像菲菲文中说的“社会压力”*~*),一般来说总是check最高档小费那项。。。
上周末我进去后,没见那位小弟,心中窃喜,心想今天不但可以只点一份马兰头,还能省个10块8块的小费,连下次的那一碟都有着落了。结果刚吃没几口,人家又冒出来了,说上班路上堵车,来晚了,一顿赔礼道歉。。。我当时有点懵,不停地摆手说没事儿没事儿(好像我是老板似的),实际上是心不在焉,里面一直暗搓搓地琢磨:(比起其他waiters,)这服务态度一回升,省小费的计划又没戏了,唉~~
悉采心 发表评论于
改错:这样给得少 也就心安理得了*~*
悉采心 发表评论于
菲菲的这篇真接地气。现在我们周围的好几家餐馆,已经没有20% 以下的小费选项了。在这种情况下,我特别希望服务态度差点儿,这样给得好也就心安理得了*~*
歲月沈香 发表评论于
美菲儿有记者的潜力,这篇“小费争议”文写得非常好,有争议主题,有事件发生源,有人们的评论,最后有自己的观点。美国的小费越来越变味了,远远超出了感谢服务者的初衷,这位老板居然把他定为员工的部分收入,太恶劣了。台湾没有小费制度,只是一些大餐馆加收10%的服务费,直接在账单上显示。
“ 小费膨胀”(tipflation)或“小费蔓延”(tip creep)用词恰当,赞美菲儿好文!新周愉快。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anhe' 的评论 : 菲儿这篇“美国小费”又是一篇击中时弊的好文。美国的小费制度历史悠久,来美多年也入乡随俗了。但这张帐单上的“生活工资费”太离谱了 同意谴责那老板羞耻!现在的小费早就走了形变了味,是业主强宰顾客,完全与激励优质服务不沾边。疫情后许多服务行业都涨了价,已经把所谓的经济损失转嫁到顾客头上了,小费百分比底线也硬性规定从15%调到18%。小费文化的初衷不再,应该被改革或废除。餐饮等服务性行业的雇主应该为侍应生付全部相应薪金。这样对服务双方都公平。谢谢菲儿引发思考的好话题好博文。
-------------------------
多谢荷姐分享,同意荷姐的总结!新周快乐!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水星兄对司机真好。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菲儿今天这个话题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兴趣。我以前送过外卖,所以以后去消费,总是对那些服务员心存感念,给很多小费。可是现在小费文化有点膨胀了,去照护照相,付费的时候机器也提示要给小费,买点心自取也有小费选项,几乎是无处不在了。我一直有一个疑问,把这些小费打印在账单里面,服务员收到以后,年底需不需要报税?以前他们拿现金应该是不会报税的。所以餐馆这么做,其实对服务员也不利。谢谢菲儿!
---------------------
多谢水星兄分享! 最近美国的小费文化出现了“小费膨胀”(tipflation)或“小费蔓延”(tip creep)的现象,加拿大恐怕是很类似的。原来小费和其它工资一样要交联邦税的,但今年的新税法通过后,小费不再交所得税了。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菲儿好话题。小费文化真是让人头疼,澳洲没有小费文化,所以吃饭很轻松,不用操心要给多少小费。去年去欧洲,大家都说欧洲也没有,但实际上在有些国家账单上已经开始让你选给多少小费了,尽管不是强制的,但一般不好意思不给,有些餐厅则直接写上服务费多少。俺觉得本来服务员的工资就应该包含在食物的成本里,食物的售价应该已经反映了这个费用。澳洲的服务员工资是不低的,整个服务业没有小费文化,倒是让顾客省心了,其实服务员也省心,不用盯着顾客看给不给小费。
----------------------
谢谢麦子分享!欧洲是有不少餐厅直接写上服务费比例的,澳洲的服务业没有小费文化,省了不少麻烦。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AnnYuan' 的评论 : 菲儿好文!切中时弊。
现在很多餐馆还加3%的信用卡费用,经常回到家才发现。只有几个中餐馆微信菜单,付现金或者Zelle,不再收税。当然如果堂吃还是另付小费。
我们这里虽然餐馆涨价,疫情后餐馆还是越开越多,生意也相当好。我觉得通货膨胀并不影响商家赚钱,有可能趁机捞一把,老百姓买单。
----------------------
餐馆还加3%的信用卡费用就更不应该了,现在大多数人都不用现金了,加上这笔3%更让顾客烦恼,也许人家就不来消费了。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伽子罗衿' 的评论 : 内人留学陪读打过餐馆工,知道其中的辛苦,我们的小费绝对慷慨。不过现在确实有过了头的。弗罗里达一次拿外卖居然自动收高额小费,回答质问说计算机就这么打印的,知道你是游客,反正也是一次性买卖。欧洲没有小费要求的好处:一杯啤酒在饭店坐多久都没压力。美国的,只能到酒吧,但那不是家庭的气氛。赞好文,谢!
-----------------
哎,外卖收小费实在不应该。“欧洲没有小费要求的好处:一杯啤酒在饭店坐多久都没压力。” 同意,服务是餐饮的一部分,所有费用都明确就方便不少。
谢谢鼓励!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regions' 的评论 : 是这么回事。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何必在意' 的评论 : “菲儿好文!很赞同菲儿的观点小费应该是真正的感谢而不是义务!”,握手在意。新周快乐!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a-vie' 的评论 : 加拿大小费情况和美国一样,疫情后餐馆小费涨,原先不需要小费的现在也要小费,这就是老板将员工工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不公平。
-------------------
那和美国的情况也差不多。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 谢谢菲儿好文。我还是喜欢多给些小费,觉得在餐馆工作的人不容易。卖咖啡被问给不给小费,我也给。及时有两次星巴克给我做的咖啡只有半杯多一点。最后我让他们重做了一次。太不敬业了。但是多给点小费还是心里面得安慰的。就是在欧洲我知道可以不给的,有时候他们服务好也给点,大家都高兴啊。问好,新周快乐!
------------------
谢谢亮妈分享。亮妈和我家女儿有点像。欧洲我们也是给一点的。服务好的地方给得心甘情愿。就怕强收,就有心里有的不舒服。周末快乐!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如今蔓延至自助结账、外卖自取
+1,是这样的,我们也碰到,现在都自动算上。到餐馆吃饭,吃完了另外order几样带走,也自动加了小费。不合理的,其实取消小费更简单些,把服务成本直接加到餐饮里更方便消费者。
谢谢菲儿好文,分享这样一个受人关注的现象!
--------------------------
哎,现在是各样的收小费。多谢暖冬分享!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越live越精彩' 的评论 : 赞菲儿好文!同赞你家女儿很大方,能体谅餐饮业员工的辛苦,多给一份小费。
新加坡服务行业没有收小费的情况,账单上除了10%的服务费和8%的消费税,其余就是自己实际的花费。
我比较赞同给服务人员相对公平的薪水,顾客自愿给不超过账单5%的小费,以表示对服务员的肯定。
---------------------------
多谢精彩。原来新加坡没有小费。谢谢分享!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蓝山清风' 的评论 : 我个人比较赞同网友的这句话,“我要给小费,那是我给某个服务员的,不是整个团队的。这对服务员和我都不公平。”小费的失控很大程度跟无良商家的贪婪无厌,监管缺失有关。还好澳洲目前为止还没有小费,不过一些隐性的收费也变着花样地开始了,有的餐馆会在周末收10 %左右的附加费,尤其是在墨尔本的餐馆比较普遍。谢谢菲儿的分享!祝新周快乐!
-----------------------
谢谢蓝山兄分享。原来澳洲和欧洲一样,没有小费。
周末快乐!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佳园' 的评论 : 现在小费收得有点乱, 去年在波士顿买龙虾卷外卖, 竟被收20%的小费,在旧金山现在餐厅会加5%-6%的员工健康保险费, 然后没有商量再加20%的小费, 吃一顿饭, 四分之一费用是小费。 看来小费也通货膨胀了。
-----------------------------
“ 吃一顿饭, 四分之一费用是小费。”,艾玛。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寒芯' 的评论 : 应时的好文,说出了广大消费者的苦衷!当物价涨不停,每盘菜本身已经一涨再涨了,小费的问题就是雪上加霜,消费者不关心钱付给谁,关心的是总额:(
-----------------------
谢谢诗人。:)确实现在东西很贵,小费更贵。总额吓人,哈哈哈。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天地孤舟' 的评论 : 我来没这么多年,外出吃饭给的小费从未低于15%。经常多给一点儿。现在被这些强要的小费行为搞得很烦。我一律只给15%。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
强要的小费行为确实让人会有的不爽。:)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goingplace' 的评论 : 本来不反感小费,习惯了觉得就是一种文化。现在希望废除小费,因为所有的店里付钱时都有小费的选项。吃饭不论有服务的还是快餐都要付小费,买杯咖啡不想付,就有点赖皮的感觉。所以还是废除的好,店老板应该负责给服务生发工资。
----------------------------
确实如此。店老板确实有义务给服务生发工资。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燕京夜话' 的评论 : “现在的小费太泛滥了,本来餐馆已经涨价不少在加上小费20%,直接影响吃饭的心情哦。”,燕京说得是呢。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娜佳85' 的评论 : “是呀,现在出去吃饭,感觉给个20%小费,是最低标准了。美国的小费文化,有点太离谱了。”,呵呵,现在有点“矫枉过正”。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若敏' 的评论 : 问好若敏。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irisin2021' 的评论 : 小费作为美国文化,还是有意义的,起码是顾客和服务人员的一种互动形式。在没有小费的国家,如果顾客用金钱形式向服务人员表示感谢,常被误认为不怀好意或蔑视服务人员。
--------------------
小费原来的出发点是好的,就是现在各种附加费层出不穷,让消费者感到有点厌烦。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投诉了以后就别再去这家餐馆了,会对你不好的。", 艾玛,多给我放盐,还是。。。。哈哈哈。吓死!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xyz66' 的评论 : “本来美国小费文化200年来源远流长(大家可以自行查询),已经存在许多不合理的问题。经过COVID, 这些商家把疫情期间人们因为支持坚持开门的商铺而甘愿多付小费的善举,顺水推舟地延续下来。而且因为需要“无接触付款“,强推18+%小费,直接将iPad怼到你的面前,你付不付吧?旁边有你的家人/朋友/生意合作伙伴看着呢,别那么cheap;) 就这样,被情感绑架,心不甘情不愿地多付了!”
完全同意菲儿的观点“小费制度不是非有不可,更理想的是企业能支付合理工资,小费成为真正的感谢而不是顾客应尽的义务。“ 据我观察,如今许多餐馆门可罗雀可能这个问题有关,商家不仅乘机给疯狂菜品涨价,而且大言不惭地要求付什么“生活工资费“!Well, 就让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吧:)
--------------------
哈哈哈,谢谢xyz!
情感绑架最让人心里不舒服!:)
哎,这生意经咋整?
晓青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投诉了以后就别再去这家餐馆了,会对你不好的。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yuntai' 的评论 : "过去账单上小费一项都是空白的,随顾客意愿填,现在却堂而皇之地列入应付款项里面了,还是小费之外的服务费。川普主张免除小费所得税,应该是只适用于原来意义上的tips;如何对待餐馆另收服务费,还是有明确的立法比较好。新周快乐!"
--------------------
谢谢云台兄。是呀,各种附加的费用层出不穷,让消费者很少厌烦。有点自砸招牌。同意云台兄。新周快乐!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water_color' 的评论 : “美国应该和欧洲同步,仅收一定固定的服务费,而不是要顾客去做出“小费”的决定。”,是的。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陶次瓦' 的评论 : 我在餐厅打过工,所以同情侍者,一般都会给15-25%的小费,特别好的服务更多。可是现在感觉被追讨一样,所以就非必需,不去餐厅,家里吃更健康。
-------------------------
“可是现在感觉被追讨一样,所以就非必需,不去餐厅,家里吃更健康。”,理解,同意。:)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七色花瓣' 的评论 : 我本不是个在小费上斤斤计较的人,可是温哥华很多mall里的快餐店都在结账时设置了小费选项,有点过分了,去吃快餐本来就是图个低支出,现在弄得我不给还不够意思。
------------------------
同意花瓣。哈哈,是这么回事。好看!:)
你换头像了,差一点没认出来。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joycewu12' 的评论 : “2023 年我在纽约上州吃饭,餐馆收:cook's Appreciation 3%。我第一次遇到,几块钱的事情,看出餐馆的素质。。”, 同意大厨!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plum59' 的评论 : 回复 'GoneWithWind2' 的评论 : "菲儿你来我这儿吃,不收小费"--全包在饭费里了(cash only?)。你真机灵,哈哈哈。
---------------------
哈哈哈,是遛个弯,他的河粉好吃,付现金没问题啊!:)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plum59' 的评论 : “我们这里有一家餐馆除了小费还要强收2%的雇员wellness charge,据雇主说是给员工买医疗保险。从那时起我就再也不去了。本来小费不是工资,而是给高水平服务的回报。雇主为了争取最大利润,把付员工薪水和福利的责任推给顾客。如果不想付工资,就别雇佣人。前些天电视上新闻报道说,有个送外卖的没得到小费,第二天拿着枪上门索取,结果被人制服。真是成何体统?本来,收入低的餐馆服务人员应该向雇主争取合理工资,他们现在却转向顾客讨薪,毫无dignity。其实这种活儿是non-essential,不是必须的。顾客完全有能力自己取饭,就像在Burger King或KFC一样。从政府的角度,最低工资法对餐馆这类small business员工也缺乏保护。如果政府拒付教师,警察的工资,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
我们以前每周都至少在外面吃一次,现在不去了,反正都是junk饭菜。这是一种自我保护。”
----------------------
多谢李子兄。谢谢分享!收wellness charge给员工买医疗保险,艾玛。还拿枪,这世道。。。现在真是够乱。
我们现在也是尽量少出去吃。旅没办法。周末有时会出去吃一下,或点外卖,因为自己不想做了,但其实每次吃得也不满意,所以还是尽量自己做吧,健康实惠。:)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GoneWithWind2' 的评论 : 美国应该跟全世界同步,餐厅老板付雇员工资,取消小费。美国餐厅的食物越来越贵,好多还用面包pasta土豆充数量。再说很多老板们已经很富有啦。以前到欧洲还发现人家的三明治汉堡包里夹的肉量比美国多。
-----------------------
现在餐厅的食物真是越来越贵。哈哈,配菜多过主菜。欧洲不收小费。很实惠。:)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可可好,现在最低工资都上去了。
”去年我们去一家龙虾店买了一只生龙虾,也收了18%的小费,LD觉得不合理,投诉到经理那边,结果他们很快就把小费去掉了。更讨厌的是很多账单已经包括了各种附加费用,如果不仔细看,再加上18%的小费,更是让用餐费用膨胀。而这部分费用还是“必须”的,哪怕你对餐馆服务不满意。”,哇塞,生龙虾也收小费,这也太过了吧!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海边红树' 的评论 : 菲儿写的好,我们偶尔去外面吃,儿子也是小费多给。我对先生和儿子说,如果不出去吃,我给你们买龙虾,鲜螃蟹。。。自己做
--------------------
哈哈哈,红树太幽默了,确实,出去吃真是挺贵的,自己做吃龙虾,螃蟹更实惠!:)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遛个弯' 的评论 : 谢谢遛个弯分享。
”在一家酿酒厂,我们先在柜台付钱。那大男人收银员竟质问我们为什么小费是零,没气度。我们刚进来,桌子没有,啤酒没喝到,他竟然逼问小费。我要不是为了在女儿男友面前装绅士,就跟他开战了。“, 哈哈哈,就是。特别理解。
”如今,自己在家做,洗碗,大厨,跑堂,老板的钱自己都赚了。干炒牛河比这嘎达90%的中餐馆还好吃。菲儿你来我这儿吃,不收小费。“, 一点没错。哇塞,干炒牛河我是做得不太行,主要是买回来的牛河都粘在一起,要一点点地分开。哈哈哈,好啊,下次到你们那块旅,通知你!:)
海边红树 发表评论于
菲儿写的好,我们偶尔去外面吃,儿子也是小费多给。我对先生和儿子说,如果不出去吃,我给你们买龙虾,鲜螃蟹。。。自己做。欣赏了,平安是福。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乱收费!不出去吃!”哈哈哈,是呀。领导自己做的菜多诱人啊,省钱还好吃!:)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寒墨' 的评论 : “菲儿天地总有话题可以长篇大论。证明你的知识渊博,读书涉猎方方面面。佩服你的博学。”,哎呀,寒墨兄太谬赞了。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杭州阿立' 的评论 : 同意杭州阿立的分享。“虽然可以自定义(custom)或选拒绝(no tip),总是让人不好意思。不情愿的给小费。” 是这么回事,人家就是利用你的这种想法做文章呢。:)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plum59' 的评论 : 给李子兄上好茶!
麦姐 发表评论于
菲儿好话题。小费文化真是让人头疼,澳洲没有小费文化,所以吃饭很轻松,不用操心要给多少小费。去年去欧洲,大家都说欧洲也没有,但实际上在有些国家账单上已经开始让你选给多少小费了,尽管不是强制的,但一般不好意思不给,有些餐厅则直接写上服务费多少。俺觉得本来服务员的工资就应该包含在食物的成本里,食物的售价应该已经反映了这个费用。澳洲的服务员工资是不低的,整个服务业没有小费文化,倒是让顾客省心了,其实服务员也省心,不用盯着顾客看给不给小费。
regions 发表评论于
小费原本是用来激励招待员对顾客的服务的,但现在确实有些强迫的意思,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何必在意 发表评论于
菲儿好文!很赞同菲儿的观点小费应该是真正的感谢而不是义务!祝菲儿新周快乐!
七色花瓣 发表评论于
我本不是个在小费上斤斤计较的人,可是温哥华很多mall里的快餐店都在结账时设置了小费选项,有点过分了,去吃快餐本来就是图个低支出,现在弄得我不给还不够意思。
la-vie 发表评论于
加拿大小费情况和美国一样,疫情后餐馆小费涨,原先不需要小费的现在也要小费,这就是老板将员工工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不公平。
亮亮妈妈 发表评论于
谢谢菲儿好文。我还是喜欢多给些小费,觉得在餐馆工作的人不容易。卖咖啡被问给不给小费,我也给。及时有两次星巴克给我做的咖啡只有半杯多一点。最后我让他们重做了一次。太不敬业了。但是多给点小费还是心里面得安慰的。就是在欧洲我知道可以不给的,有时候他们服务好也给点,大家都高兴啊。问好,新周快乐!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如今蔓延至自助结账、外卖自取
+1,是这样的,我们也碰到,现在都自动算上。到餐馆吃饭,吃完了另外order几样带走,也自动加了小费。不合理的,其实取消小费更简单些,把服务成本直接加到餐饮里更方便消费者。
谢谢菲儿好文,分享这样一个受人关注的现象!
越live越精彩 发表评论于
赞菲儿好文!同赞你家女儿很大方,能体谅餐饮业员工的辛苦,多给一份小费。
新加坡服务行业没有收小费的情况,账单上除了10%的服务费和8%的消费税,其余就是自己实际的花费。
我比较赞同给服务人员相对公平的薪水,顾客自愿给不超过账单5%的小费,以表示对服务员的肯定。
AnnYuan 发表评论于
菲儿好文!切中时弊。
现在很多餐馆还加3%的信用卡费用,经常回到家才发现。只有几个中餐馆微信菜单,付现金或者Zelle,不再收税。当然如果堂吃还是另付小费。
我们这里虽然餐馆涨价,疫情后餐馆还是越开越多,生意也相当好。我觉得通货膨胀并不影响商家赚钱,有可能趁机捞一把,老百姓买单。
雅佳园 发表评论于
现在小费收得有点乱, 去年在波士顿买龙虾卷外卖, 竟被收20%的小费,在旧金山现在餐厅会加5%-6%的员工健康保险费, 然后没有商量再加20%的小费, 吃一顿饭, 四分之一费用是小费。 看来小费也通货膨胀了。
寒芯 发表评论于
应时的好文,说出了广大消费者的苦衷!当物价涨不停,每盘菜本身已经一涨再涨了,小费的问题就是雪上加霜,消费者不关心钱付给谁,关心的是总额:(
蓝山清风 发表评论于
我个人比较赞同网友的这句话,“我要给小费,那是我给某个服务员的,不是整个团队的。这对服务员和我都不公平。”小费的失控很大程度跟无良商家的贪婪无厌,监管缺失有关。还好澳洲目前为止还没有小费,不过一些隐性的收费也变着花样地开始了,有的餐馆会在周末收10 %左右的附加费,尤其是在墨尔本的餐馆比较普遍。谢谢菲儿的分享!祝新周快乐!
燕京夜话 发表评论于
非常赞同菲儿的观点!现在的小费太泛滥了,本来餐馆已经涨价不少在加上小费20%,直接影响吃饭的心情哦。
canhe 发表评论于
菲儿这篇“美国小费”又是一篇击中时弊的好文。美国的小费制度历史悠久,来美多年也入乡随俗了。但这张帐单上的“生活工资费”太离谱了 同意谴责那老板羞耻!现在的小费早就走了形变了味,是业主强宰顾客,完全与激励优质服务不沾边。疫情后许多服务行业都涨了价,已经把所谓的经济损失转嫁到顾客头上了,小费百分比底线也硬性规定从15%调到18%。小费文化的初衷不再,应该被改革或废除。餐饮等服务性行业的雇主应该为侍应生付全部相应薪金。这样对服务双方都公平。谢谢菲儿引发思考的好话题好博文。
娜佳85 发表评论于
是呀,现在出去吃饭,感觉给个20%小费,是最低标准了。美国的小费文化,有点太离谱了。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我这次回成都去重庆经常打的,每次下车给司机20块钱,没有一个司机敢要。我心里特别过意不去。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菲儿今天这个话题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兴趣。我以前送过外卖,所以以后去消费,总是对那些服务员心存感念,给很多小费。可是现在小费文化有点膨胀了,去照护照相,付费的时候机器也提示要给小费,买点心自取也有小费选项,几乎是无处不在了。我一直有一个疑问,把这些小费打印在账单里面,服务员收到以后,年底需不需要报税?以前他们拿现金应该是不会报税的。所以餐馆这么做,其实对服务员也不利。谢谢菲儿!
goingplace 发表评论于
本来不反感小费,习惯了觉得就是一种文化。现在希望废除小费,因为所有的店里付钱时都有小费的选项。吃饭不论有服务的还是快餐都要付小费,买杯咖啡不想付,就有点赖皮的感觉。所以还是废除的好,店老板应该负责给服务生发工资。
若敏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
天地孤舟 发表评论于
我来没这么多年,外出吃饭给的小费从未低于15%。经常多给一点儿。现在被这些强要的小费行为搞得很烦。我一律只给15%。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water_color 发表评论于
美国应该和欧洲同步,仅收一定固定的服务费,而不是要顾客去做出“小费”的决定。
irisin2021 发表评论于
小费作为美国文化,还是有意义的,起码是顾客和服务人员的一种互动形式。在没有小费的国家,如果顾客用金钱形式向服务人员表示感谢,常被误认为不怀好意或蔑视服务人员。
伽子罗衿 发表评论于
内人留学陪读打过餐馆工,知道其中的辛苦,我们的小费绝对慷慨。不过现在确实有过了头的。弗罗里达一次拿外卖居然自动收高额小费,回答质问说计算机就这么打印的,知道你是游客,反正也是一次性买卖。欧洲没有小费要求的好处:一杯啤酒在饭店坐多久都没压力。美国的,只能到酒吧,但那不是家庭的气氛。赞好文,谢!
陶次瓦 发表评论于
我在餐厅打过工,所以同情侍者,一般都会给15-25%的小费,特别好的服务更多。可是现在感觉被追讨一样,所以就非必需,不去餐厅,家里吃更健康。
xyz66 发表评论于
菲儿今天提出的“美国小费失控“议题,特别合时宜,我想肯定会引起大部分在美国生活的网友的共鸣,天下苦小费久矣!:)
菲儿“抛玉引砖“,咱们就“砸砖,“, 尽情吐槽无良贪婪商家:)
本来美国小费文化200年来源远流长(大家可以自行查询),已经存在许多不合理的问题。经过COVID, 这些商家把疫情期间人们因为支持坚持开门的商铺而甘愿多付小费的善举,顺水推舟地延续下来。而且因为需要“无接触付款“,强推18+%小费,直接将iPad怼到你的面前,你付不付吧?旁边有你的家人/朋友/生意合作伙伴看着呢,别那么cheap;) 就这样,被情感绑架,心不甘情不愿地多付了!
完全同意菲儿的观点“小费制度不是非有不可,更理想的是企业能支付合理工资,小费成为真正的感谢而不是顾客应尽的义务。“ 据我观察,如今许多餐馆门可罗雀可能这个问题有关,商家不仅乘机给疯狂菜品涨价,而且大言不惭地要求付什么“生活工资费“!Well, 就让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吧:)
yuntai 发表评论于
菲儿这篇写得很贴近实际,小费日益“膨胀”,“蔓延”的确是个恼人的问题。过去账单上小费一项都是空白的,随顾客意愿填,现在却堂而皇之地列入应付款项里面了,还是小费之外的服务费。川普主张免除小费所得税,应该是只适用于原来意义上的tips;如何对待餐馆另收服务费,还是有明确的立法比较好。新周快乐!
joycewu12 发表评论于
2023 年我在纽约上州吃饭,餐馆收:cook's Appreciation 3%。我第一次遇到,几块钱的事情,看出餐馆的素质。。
plum59 发表评论于
回复 'GoneWithWind2' 的评论 : "菲儿你来我这儿吃,不收小费"--全包在饭费里了(cash only?)。你真机灵,哈哈哈。
GoneWithWind2 发表评论于
美国应该跟全世界同步,餐厅老板付雇员工资,取消小费。美国餐厅的食物越来越贵,好多还用面包pasta土豆充数量。再说很多老板们已经很富有啦。以前到欧洲还发现人家的三明治汉堡包里夹的肉量比美国多。
遛个弯 发表评论于
我当年打餐馆,就靠小费养家付学费。给多或不给我都接受了,一样地服务客人。
如今小费变味了。在一家酿酒厂,我们先在柜台付钱。那大男人收银员竟质问我们为什么小费是零,没气度。我们刚进来,桌子没有,啤酒没喝到,他竟然逼问小费。我要不是为了在女儿男友面前装绅士,就跟他开战了。
如今,自己在家做,洗碗,大厨,跑堂,老板的钱自己都赚了。干炒牛河比这嘎达90%的中餐馆还好吃。菲儿你来我这儿吃,不收小费。
晓青 发表评论于
乱收费!不出去吃!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菲儿这个可是热门话题啊。目前加州的最低工资已经要20块了,估计有的小餐饮业老板会搞这个“生活工资费”吧。去年我们去一家龙虾店买了一只生龙虾,也收了18%的小费,LD觉得不合理,投诉到经理那边,结果他们很快就把小费去掉了。更讨厌的是很多账单已经包括了各种附加费用,如果不仔细看,再加上18%的小费,更是让用餐费用膨胀。而这部分费用还是“必须”的,哪怕你对餐馆服务不满意。
寒墨 发表评论于
菲儿天地总有话题可以长篇大论。证明你的知识渊博,读书涉猎方方面面。佩服你的博学。
plum59 发表评论于
菲儿好文。美国小费泛滥本质是社会阶层分化加剧,中产阶层受挤压的表现。我们这里有一家餐馆除了小费还要强收2%的雇员wellness charge,据雇主说是给员工买医疗保险。从那时起我就再也不去了。本来小费不是工资,而是给高水平服务的回报。雇主为了争取最大利润,把付员工薪水和福利的责任推给顾客。如果不想付工资,就别雇佣人。前些天电视上新闻报道说,有个送外卖的没得到小费,第二天拿着枪上门索取,结果被人制服。真是成何体统?本来,收入低的餐馆服务人员应该向雇主争取合理工资,他们现在却转向顾客讨薪,毫无dignity。其实这种活儿是non-essential,不是必须的。顾客完全有能力自己取饭,就像在Burger King或KFC一样。从政府的角度,最低工资法对餐馆这类small business员工也缺乏保护。如果政府拒付教师,警察的工资,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
我们以前每周都至少在外面吃一次,现在不去了,反正都是junk饭菜。这是一种自我保护。
杭州阿立 发表评论于
小费确实太泛滥,而且太乱涨了。以前只有很少数餐馆会自动把小费算在账单里,现在越来越多的餐馆这样了。
而且以前根本没有小费一说的咖啡、简单早点外卖的,现在都是平板电脑付费,主动显示小费选择,而且最低就是18%。虽然可以自定义(custom)或选拒绝(no tip),总是让人不好意思。不情愿的给小费。
但小费习俗由来已久,水涨船高,米国佬儿也没招。奈何 :-)))
plum59 发表评论于
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