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去多伦多之前偶尔有胃不舒服。这种情况以前也有,通常过几天就消失了。到多伦多之后情况好像更严重了,离开前两天看门诊,医生说可能是胃酸倒流 acid reflux、开了两周的泮托拉唑 Pantoprazol。回到马德里以后这种情况还是时有发生,特别是躺下以后隐隐作痛,太座催我看医生;通过保险公司app约了两天以后的内科。
|
![]() |
“你是不是prefer英语?”,胃镜医生的英语好极了;“当然”,我一下子放松了。
“一切看起来都很好,我现在就把初始报告给你;给你做了一个活检、一周以后会有正式报告,但是你不用担心、应该没有问题”,胃镜检查后医生对我说。
拿着初始报告约了三天以后的消化道专科;这个诊所在萨拉曼卡,走过去就可以了。见到医生,她听了病情介绍和胃镜报告同样认为问题不大,但还是给我开了化验单,尿、便、血全部验一遍。
第二天去家门口的化验室Lab,交上样品、抽血,两天以后结果出来,看起来一切正常。
转天再去萨拉曼卡诊所看肠胃科。医生看了病史、胃镜和化验报告,为保险起见又给我做了一个B超,最后告诉我应该就是胃酸倒流,有时候这个毛病需要几个月才能治好;给我开了一个月的左舒必利 Levogastrol和三个月的泮托拉唑,然后说如果一个月以后没有明显好转再去看她。
左舒必利和泮托拉唑配合使用作用明显,两周后症状完全消失、停药后到现在也没事了。
这个不算太严重的胃酸倒流在马德里先后看了四个医生,做了胃镜、B超检查和化验,说明这里的医生比加拿大更加谨慎;看病和检查自己不花一分钱、医保全管了,药费一共花了五六十欧。
NLV签证前两年必须购买私立保险、而且必须全保不能有自付额。在温哥华的时候通过脸书群组和欧华网跟Adeslas、Asisa等公司的经纪联系,最后锁定在Sanitas,保费两个人一年不到两千欧、没有自付、含部分牙险及国际旅行急诊、不含药费及既有疾病(所谓“不保preexisting”其实有一点误导,见后面的「打针惊魂」)。
马德里这一年我和我太太加起来看了十来次病,对西班牙的医疗和保险算有一点点了解了:
-
用保险账号(APP 或 online)约医生方便快捷,个别情况下如果非急诊需要尽快见专科医生可以给诊所打电话、诊所前台一般有变通办法“加塞儿”;
-
多数情况下可以步行去附近的诊所就医;
-
医生一般都能讲英语、前台也能说简单的英语,有的医生英语非常流利,原来最担心的是看病时怎么跟医生交流,现在看完全不是问题;
-
西班牙没有年度体检,不过看病时各类医学检查比美加多,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
药费自付,但是处方药比较便宜,我太太的药贵一些,但还是比Costco的药费低30%!OTC非处方药比如泰诺贵一点、原因之一是这里没有Costco那种动辄几百片的大包装。
因为公费的普遍问题、现在有30%的西班牙人在享受公费医疗的同时也有某种程度的私立保险了,更绝的是超过80%的政府雇员都享有私立保险,所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私立保险发展迅速。主要保险公司是Adeslas、Sanitas、Asisa、DKV、Mapfre和历史最老的Caser等,保费跟年龄、是否自付以及覆盖范围有关,每月在三十到一百三十欧之间(这个费用在美国就是花生米peanuts吧、笑!)。
这个图表显示两者各自的优劣:
通过私立保险看医生甚至专科医生方便快捷(特殊专科例外,不过这类专科一般都是早早就预约好了),检查、化验不需要等待,洗牙免费,另外保费还算低廉。
我读过一篇文章,有医生抱怨马德里房价高昂、工作五年还是买不起房,因为她的工资只有七八万欧;我太太的专科医生在公立医院工作、同时在私立医院兼职,我猜是因为保险公司的私立医院工资高一些。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为什么西班牙总体医疗费用比较低。
理论上长居签证从第二年开始可以通过缴费纳入公立健康系统并领取健康卡 Tarjeta Sanitaria,费用是65岁以下每月65欧(但65岁以上每月150欧);纳入公立体系以后会有药费优惠以及保既有疾病preexisting,当然也会面临等待时间长等问题。
再说一个打疫苗的小事。
我太太每年都打流感疫苗,没想到 到马德里以后成了问题:西班牙人用健康卡预约、免费注射;我们没有健康卡也就没办法预约!十月底我太太自己去私立诊所问,告诉她连疫苗带注射要50€、最麻烦的是诊所近期没有疫苗!我看到脸书群组有人说马德里市卫生局有一个网站可以预约打流感疫苗,我按照这个网址预约了一周以后,地址在离我家很近的Callao,flu和covid 疫苗免费,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哈哈。
Sanitas附属医院 |
私立保险卡 |
医院附近是西班牙最高的楼群Cinco Torres,不但跟纽约没法比、在多伦多连前十都排不上
相关
《马德里万花筒:衣食住行住最难》
《马德里万花筒:居留卡的故事》
《马德里万花筒》
《马德里的圣诞彩灯》
《下一站,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