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里,极少国家像印度那样持续获得美国外交政策官员的关注。自乔治·W·布什政府(2001-2009)以来,印度不仅是美国亚洲政策的核心,还位于华盛顿全球战略的中心。不言而喻,美印间这种持久的伙伴关系建立在战略利他主义之上。对美国政策制定者来说,一个在经济、军事和外交上崛起的印度,将为美国带来长期利益。一个更强大、更繁荣的印度将为美国企业打开市场,增强对中国大陆的地区威慑力,并成为制衡亚洲威权主义的民主力量(下图 Beltway Grid/AsiaConverge)。因此,华盛顿视印度的崛起为机遇,而非威胁。因为印度的崛起符合美国的战略目标,华盛顿在印度进行了大量投资,且不求立即回报。这种长期押注印度的政策贯穿了民主党和共和党政府,包括唐纳德·川普总统的1.0任期。
前美国驻印度大使罗伯特·布莱克威尔和南亚学者、前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阿什利·泰利斯曾在2019年《外交事务》杂志上非常清晰地阐述了美国对印度的战略利他主义政策。布莱克威尔和泰利斯认为,从世纪之交开始,美国外交政策官员意识到,印度崛起为亚洲一个快速发展、民主且军事实力雄厚的大国,对美国来说本质上是有利的。随着北京崛起为战略竞争对手,华盛顿不仅将新德里视为天然的合作伙伴,更将其视为一个亚洲大国,在阻止中国大陆主宰该地区并破坏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方面与美国拥有共同利益。因此,一个更强大、更繁荣的印度可以成为制衡强势威权中国大陆的砝码(下图 Youtube/STUDYIQ)。
其次,新冠疫情导致正常的外交活动暂停,使川普1.0政府的注意力从双边关系中的摩擦点转移开来。同时,印度的仿制药行业在疫情期间脱颖而出,使新德里成为华盛顿更感同身受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在印度也经历了与疫情相关的重大死亡和人员流离失所的情况下。
第三, 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为深化印美情报共享、国防合作和太空合作等提供了契机。多年来,美国一直敦促印度将其对华谨慎的公开立场与更为强硬的私下言论合二为一,结果发现新德里开始敢于在公开场合硬刚北京。因此,川普1.0任期内的美印关系持续友好,证明两党在印度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印度需要对美国“互惠”
川普在2024年11月的总统大选中获胜后,许多印度人根据他第一任期的经验认为,印度已做好准备与川普2.0政府周旋。然而,印度政策制定者逐渐意识到,川普2.0政府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美国被严重利用,尤其是被其所谓的盟友和伙伴占了便宜。川普及其助手声称,美国在其众多伙伴关系中承担了不成比例的负担,却几乎没有获得任何回报(下图 Youtube/reddit)。与川普1.0政府不同,本届川普2.0政府中,相信印度拥有对抗中国大陆的价值的外交政策资深人士有所减少。
首先,作为其“互惠关税”政策的一部分,川普政府威胁印度,除非其在贸易和市场准入方面做出慷慨的让步,否则将对印度征收26%的全面关税。其次,川普政府已公开敦促印度增加对美国制造的国防装备的采购。在2月份与印度总理莫迪的会晤中,川普提出了允许印度购买尖端F-35隐形战斗机的可能性,而这一提议通常仅限于美国最亲密的盟友。目前,印度从俄罗斯和法国购买的武器数量超过了从美国购买的武器数量。川普团队认为,印度在加快购买美国武器方面进展缓慢。最后,美国政府还希望印度购买更多美国液化天然气和石油,虽然2025年印度从美国的石油进口量就增加了一倍多。华盛顿还在游说新德里修改其责任法,允许外国公司投资该国的民用核能领域。
利他主义将回报印度
随着华盛顿的战略利他主义消减,印度面临着一个新的现实:新德里或许不得不为了明天的安全与繁荣而做出今天的牺牲。在这种逆转中,印美的角色互换 - 现在是印度,而非美国 - 必须接受延迟的互惠,(向美国)提供切实的利益而不期望(获得)短期回报。对于一个长期以来珍视战略自主的国家来说,印度从利己主义剧烈反转至这种利他的立场肯定十分难受,但对新德里的长期利益或许是必要的(下图 Youtube/DAILY SABAH)。至少它使印度得以抵御来势汹汹的川普风暴,帮助说服川普2.0政府缓和其交易主义倾向,维持美印关系直至华盛顿出现一个更传统、更具战略思维的政府。从长远来看,无论是现在还是可见的未来,印度与美国的战略伙伴关系都像过去二十五年一样的至关重要。
印度在安全问题上也需要美国的支持。今年5月与巴基斯坦的冲突凸显了印度并非与一个邻国作战,而是与两个邻国对手作战;巴基斯坦使用中国大陆的武器系统击退印度的进攻,依赖中国大陆的卫星获取印度军事力量的图像,并从北京获取战场动态的实时情报。近年来,印度对中国大陆的战略脆弱性有增无减。两国仍在拉达克山区陷入悬而未决的对峙,北京在边境地区扩建了军事基础设施,同时继续通过在南亚地区的经济和军事扩张来包围印度。尽管印度宣称拥有战略自主权,但它无法独自遏制中国大陆;其国防态势和经济韧性在不同程度上取决于与美国的伙伴关系。
两害相较取其轻
在印度国内,对美国采取战略利他主义政策确实存在风险。莫迪领导的执政党印度人民党(BJP)长期以来一直树立着强硬的民族主义形象,与鸽派世俗化的印度国大党形成鲜明对比(下图 DISSENT/The Tribune/money control)。向川普做出让步可能会损害莫迪印度人民党的硬汉形象,尤其是当印度国内有指控称,莫迪在5月份屈服于白宫的压力,与巴基斯坦达成停火协议。
然而,印度经济疲软让莫迪及其核心圈子意识到现状难以维持。近年来,印度提高关税、坚决不加入大型区域贸易协定、补贴国内产业等保护主义措施未能引发经济腾飞。如果莫迪能够巧妙地利用川普作为陪衬 - 将国内关税削减说成是安抚反复无常的美国总统的策略 - 他就能开启贸易改革,更好地将印度融入全球供应链,并带来长期的经济收益。
* 本文作者米兰·瓦伊什纳夫 (Milan Vanshnav) 现为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兼南亚项目主任。
参考资料
Vanshnav, M. (2025). How India can placate America. FOREIGN AFFAIRS. 链接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south-asia/how-india-can-placate-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