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吴思感到骄傲

林向田 (2025-07-26 09:39:09) 评论 (25)

最近看了「大声访谈」对历史学者吴思的采访,再次引起我对吴思的兴趣,还记得20多年前看《潜规则》和《血酬定律》对我的震撼。

吴思:历史学者,1957年生于北京,下乡插队时曾任生产队长,大队副书记。1982年(78级)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农民日报》总编室副主任、《桥》杂志社副社长兼中文版主编、《炎黄春秋》杂志社常务社长兼总编辑、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著有《陈永贵:毛泽东的农民》、《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等书。

吴先生和我们城里很多网友是同一时代的人,有共同经历和心路过程。吴思在文革时很相信毛泽东的宣传,打算扎根农村干革命,没有参加1977年的高考。

在「大声访谈」中吴思完整系统地基于新书《顶残:中国市场和产权的构造及逻辑》,回应一些根本性问题:中国社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中国的土地制度如何构造?秦汉以来的权力结构,有怎样一以贯之的底层逻辑?所谓“官家主义”,到底讲述的是一种怎样的权力状态?吴思提出:“所谓顶残,就是在官家主义大一统社会里,面对来自顶层权力的侵犯,所有经济主体都缺乏抵御能力和救济手段。如此形成的残缺产权,可谓顶残产权;如此形成的残缺市场,可谓顶残市场。”在访谈里,他结合自己的写作路径—从《潜规则》《血酬定律》到人民公社、陈永贵,再到《顶残》,完整讲述他如何一步步思考出中国市场、产权、权力之间的扭曲关系,如何回答自己对于中国社会的困惑。

归根到底,我们必须坦率承认:一切问题的根源,还是来自于制度性错误。 当今的中国,尚未真正步入自由市场经济,也远非现代法治社会。现实运作的是一套经过精密设计与包装的后现代汲取机制。它不靠透明税制与公平交换来维系政权,而是借制度设计、政策倾斜、资源垄断与权力集中,对个体与企业实施系统性掠夺。 这种掠夺不再粗暴征收,而是以“合法”、“稳定”、“发展”的语言包装权力扩张的正当性。吴思很系统地讲了这一切。

吴思先生是当代少有的既有良知又具学识,又能著书立传学者,能把被时代裹挟掩饰的规则总结提炼出来,而且极为到位透彻!吴思的书籍值得每一个想对中国社会深度思考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