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神秘之地抓住人类眼球
神秘之地抓住人类眼球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老泉' 的评论 : 问好老泉,港珠澳大桥确实也是一个基建奇迹。 谢谢分享这些地震和隧道的信息。 是的, 日本也是地震繁多。 美国加州也是。 旧金山湾区大桥的部分也是中国承建。
==“又一个超级工程。前不久特别到珠海澳门玩了几天,先从珠海上了人工岛。之后从澳门乘车过港珠澳大桥到了香港。感受了港珠澳大桥壮观。刚才查了一下,珠江囗海域地震不多,强度也不大,但是东京湾海底隧道确是在强震区。”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我对“How” 确实有感兴趣。 愿意有专家能讨论。 @all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挡住雅江水流造成大拐弯的加拉白垒峰与峡谷对面的南迦巴瓦峰隔水对峙。 加拉白垒峰海拔7,294米。
在墨脱拐弯出口一带, 遂峡谷陡峭,但可能在局部冲积扇或人工开挖平台上实现露天厂房。
这个电站和尼亚加拉大瀑布电站不一样的是, 开始的引水隧道就很长, 才能有一级发电。 大瀑布发电厂是建在地下的,落差为40多米。 几乎直接引用河水的落差, 放水隧道较长。 @super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期待基建狂魔继续挑战人类工程的极限。”, 肯定这次会创造许多的第一了。 现在更精群的测量是,“大拐弯的直线距离仅约 35公里, 天然河道长约 150公里”。 派镇—墨脱段 直线距离仅约40公里。 说明大拐弯处地区墨脱处,很早就设立了哨卡, 这一带的勘测工作应该早在进行。
U型拐弯的上下游应该较平缓的地形。 @super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upercs88' 的评论 : 问好super。 是的, 有挑战性才有新技术的发现。 固步自封就是大清国的轨迹了。 一堆人躲在京城和南方安享富贵; 东北和藏南大好领土丧失。
==“没有挑战性只是重复,有挑战性才有新技术的发现。”。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藏南地区产水稻, 美国现在看见的印度米, 广告是“来自喜马拉雅山脉”, 估计就是那里出产的。 国弱被人欺, 中国丧失了大量的领土。 @dong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dong140' 的评论 : 问好dong, 科普不敢当。 藏南确实部分现在是印度所属。 1913年,英国殖民者非法炮制了麦克马洪线,把历来属于中国的9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区划给英属印度。 中国当时正在“共和”的军阀混战,没人管此事。
印度独立后,派兵强占中国藏南地区,并在中印边界制造事端,挑起中印战争。 1987年宣布成立了“阿鲁纳恰尔邦”,同时向该地区大量移民。
老泉 发表评论于
又一个超级工程。前不久特别到珠海澳门玩了几天,先从珠海上了人工岛。之后从澳门乘车过港珠澳大桥到了香港。感受了港珠澳大桥壮观。刚才查了一下,珠江囗海域地震不多,强度也不大,但是东京湾海底隧道确是在强震区。原来开车从意大利经Mont Blanc隧道到日内瓦。查了一下该隧道埋深有2500米左右,但是此处地震也不多,强度也不大。雅下工程挑战多些,也有不少经验可以借鉴。
supercs88 发表评论于
没有挑战性只是重复,有挑战性才有新技术的发现。
期待基建狂魔继续挑战人类工程的极限。
dong140 发表评论于
谢谢科普。还以为藏南都被印度占着呢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三峡工程很多钱花在移民上。 墨脱电站不需要。 但是工程上很多难点, 还有就是不知地质上有没风险。 不过这真是一个大胆的想法。 @AP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AP33912' 的评论 : 问好AP。 是的, 这是李强的一个政绩。 他搞了电车, 现在又开始搞电。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不过地震和山体滑坡的风险也挺让人担心的。希望工程能安全顺利完成,也能保护好这片漂亮的地方。”, 是的。 我相信能修成,但修成之后能否一直安全运转就是个问题了。 这么多电周边地区用不了, 可以出口周边地区和国家。 @康康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是的, 常年通公路菜十几年。 以前公路没有通到山上, 住在高海拔的人,下雪季节就要翻越雪山。 这个水电站应该会带动周边发展。
==“墨脱以前那么难进,现在终于通了公路,真是不容易。那个水电站的设计特别有意思,像把水力一点点“梯田”式利用起来,挺聪明的。”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没办法, 中国有这样高山险水的地方。 同希望。 发电量保守估计是三峡的三倍。
==“希望他们能做好环保,也希望邻国能理解,”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那个雅江大拐弯的水电站工程真厉害,居然要挖这么深的隧道,还得克服高温和地震的挑战,感觉工程难度特别大。”, 是的呀。 锦屏发电站就创下了好多世界上的工程第一。 这个电站肯定要超过锦屏电站了。 @康康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是的, 藏南是一块宝地。 也是和印度有领土争议的地方。
AP33912 发表评论于
李鹏做三峡,李强搞墨脱,老李家忙的很呀:)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墨脱以前那么难进,现在终于通了公路,真是不容易。那个水电站的设计特别有意思,像把水力一点点“梯田”式利用起来,挺聪明的。不过地震和山体滑坡的风险也挺让人担心的。希望工程能安全顺利完成,也能保护好这片漂亮的地方。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没想到西藏还有这么温暖湿润的地方,听起来真像是“藏版西双版纳”!那个雅江大拐弯的水电站工程真厉害,居然要挖这么深的隧道,还得克服高温和地震的挑战,感觉工程难度特别大。希望他们能做好环保,也希望邻国能理解,这么大的工程真的不容易啊!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这些细节在文中为了精炼都删掉了。 补充在留言中供阅读、思考、提问和砸砖。 @all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雅江下游U形“大拐弯”天然落差2800米:, 是最大落差, 从高端的 派镇 3000米海拔, 到低端的墨脱希让村200米海拔 之间。 水电站的建造应该没有那么大落差, 从5级梯式看, 应用落差在2500 - 2000米。 但选址就在这两个村镇之间。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这篇文章写到最后, 在编辑版面不知按了什么钮,突然就全成了英文。 已经很晚了,不想再从草稿 edit了,使用软件翻译, 居然翻的不大差, 不过有个别的地方还是有点别扭。 抱歉了。 等下来我在校对一下。 @all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尼亚加拉大瀑布发电厂的隧道照片是我的原创。 那个电厂很有意思, 需要买票不贵。 推荐参观, 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 @all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本文的照片第一张来自 NYT, 其他出处标出了。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当年的三峡工程, 我知道很多争论,但没有记录。 这次我就想记录一下。 10年,20年之后再看看, 感觉比记录整天吃什么有意义。 新周愉快。 @小树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谢谢小树的鼓励。 我也是脑补中。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可以想象,那里的地质处于动态,而不是静态,过水隧道有可能变形或堵塞。
不过即使发生了,也就是人类做了无用功,不会造成生态灾难。”, 你讲得好, 非常同意。 希望那里的山势也是随着落差下降的。 @新林院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新林院' 的评论 : 不过墨脱1950年有一次大地震, 就在大峡谷地区。 https://www.cas.cn/zt/jzt/kxhyzt/2003ndygzhy/kkwc/200310/t20031015_2664311.shtml
其实大峡谷就是地球板块移动,地震地裂的产物。
“1950年8月15日晚上10时9分,大峡谷发生了8.6级特大地震,根据当时地震台网测报,震中在察隅的西南,定名为察隅地震。我国具有地震记载约3000年来,震级超过8级的大地震共有17次,而超过8.5级的特大地震只有3次,我们记忆犹新的唐山大地震,震级是7.8级。如今世界上所观测到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发生在智利的8.9级。”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谷歌说 “根据历史数据,拉萨附近地区5年内发生过12次3级以上地震,其中一次4.1级地震是该区域最大震级事件”, 拉萨距离墨脱大约729公里。 @新林院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新林院' 的评论 : 问好新林院。 很喜欢听你说,和你的讨论问题。 是的, 今年一月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地震 6.8-7.1 级, 震源深10公里。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佳园' 的评论 : 谢谢佳园临帖留言。 希望不会需要20年。 银屏建了6年, 三峡建了18年。 这个电站需要的移民部分可能很少, 大坝也不多, 但是隧道部分太可怕了。
==“等到建成估计要几十年了。”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这是个巨大的工程,很多争议, ”, 确实如此。 不过每个难度大的水电站都很大争议。 三峡,锦屏二级水电站, 当时都是吵来吵去的。 :) @佳园
多伦多橄榄树 发表评论于
这篇很具有知识性,我正在脑补中~~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雅佳园' 的评论 : 给佳园上茶。
新林院 发表评论于
【时至今日,印度板块仍在缓慢地向欧亚板块移动,因此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经常发生地震。】
可以想象,那里的地质处于动态,而不是静态,过水隧道有可能变形或堵塞。
不过即使发生了,也就是人类做了无用功,不会造成生态灾难。
雅佳园 发表评论于
这是个巨大的工程,很多争议, 等到建成估计要几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