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城,我遇到过各式各样的人。
遇到过很多良友。他们或许天各一方,素未谋面,却总能在一行字里读懂我的悲喜,在一次留言中给予我力量。我写春花秋月,他们共鸣;我写人生沉浮,他们安慰。原来,共情并不需要见面,惺惺惜惺惺,便已足够温暖。我还认了一位干姐,是那种我可以深夜倾诉、她也愿意静静听完的人。能在文字的世界里遇见这样的人,是命运的厚待。
当然,也难免遇到一些不那么投缘、心地也不那么平静善良的人。他们的出现,虽令人困惑,却也是一种提醒:世界并非全是柔软的羽毛,也长着带毒的野草。走过之后,才更知道自己真正想靠近的,是怎样的人。
今天这封信,原本是想悄悄话写给她的。但既然送不达她本人,只得公开了。
致一位我“并不认识的你”的一封公开信
——回应一场突如其来的独角戏
某位女士:
首先我郑重说明,我与你真的不认识。不是那种“网友常见的点头之交”,而是彻头彻尾的陌生人。从未私交,无曾往来,连一次像样的互动都没有。
如果硬要把你在我那篇关于“老太太”的文章下留的几条删前可见、删后无影的留言,算作“相识”,那我也只是认为是你的一次误入我门前的意外而已。
事情的来龙去脉
1,你在我文章留言里,对数位网友出言不敬,内容带刺。
2,你先悄悄话说“我是一时冲动”,我礼貌给你台阶下:“如需删除,我乐意配合。”
3,你再回话表示“不想删”,并补上一串与我无关、我也毫无兴趣传递的八卦,八卦中提及多位网友的网名。
4,我权衡后把那几条不敬他人的留言全部删除前还私信与你沟通,我认为我给足了你面子。
5,我删后,你回复,删了也好。
到此,我觉得自己处理得已算周全。事情本应结束,谁知你却转身又续写成了独角戏的第二幕。
几天前,我写了一篇关于"老太太:的文章,网友的留言竟也触碰了你某根并不存在的神经。于是,一封长到可以当微型长篇的私信又飞来:情绪激烈、指控庞杂,甚至认定我是所谓的“出卖者”;连我身患癌症的事实,也被你扭曲成了一场“表面体谅、实则斥责”的双重奏。末尾,你留下一句“你拉黑我就好”,我因为上班期间不易答复,我便回你,等我晚上再复,你又送来一篇莫名其妙并又伤及
别的网友的悄悄话,然后一转身先把我拉黑了。自说自话,然后断绝对话,这大概就是你所说的“义薄云天”吧。
我必须澄清的几件事,
1. 我从没出卖过你,出卖的前提是彼此信任,而我们根本就没有过。
2. 我从没公开传播或悄悄话任何网友你口中的八卦,它们对于我无趣,对他人也无益。
3. 我删除你的不敬留言,是对全部网友的尊重,提前知会你,是对你最后的体面。
4. 癌症是我曾经的伤痛,但它不是你宣泄情绪的靶子,把他人的病痛作为指责的“衬托物”,既不体面,也不厚道。
最后送你三句话,1,你要演戏,请别把路人拉进你的剧本里,特别是我,我无意出演你幻想中的配角,更不想接你抛来的台词。
2,言语有重量,网络非真空,文字一旦发出,便有后坐力。善恶皆如此。
3,情绪需要出口更需要方向,若是控诉,请拿出你的证据来。
若想倾诉,请找愿意倾听你的人。
接下来,我会继续写字、种花、学吹口琴,享受雨落屋檐、花开花落的日常。感谢你的拉黑,让彼此拥有清爽的安全距离。愿你如你所言:通透、宽厚、善良;愿我如我所愿:安静、自由、无戏可演。
言止于此,各自安好!
女人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