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杭州一家养老院里的伯母,今年已经九十多岁高龄了,身体一直硬朗,鹤发童颜。有天,她执意要出门买点儿东西,护理员劝不住,只得陪她一起出去。可没走多远,伯母就不慎摔了一跤,导致盆骨骨折。高龄加骨折,对许多人来说,意味着不可承受的风险。伯母是活得明白的人,也听得进去劝,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前,她交代了几句“万一出事”的话,让人不禁心头一紧。幸运的是,手术很顺利,没多久就出院了,后期的康复由养老院负责。
照料伯母整个住院过程的,是她的大外孙,也就是我的大外甥。尽管雇了护工,但还是需要他亲自操持住院、手术、出院的每一个环节,医院里一有问题,第一时间找的就是他。护士们都夸大外甥孝顺,可他只是淡淡地说:“没人管,只有我上了。”简短的两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却让我感觉压迫感。那一刻,大外甥肩上的重担仿佛具体化了,我看到了他多年来为家庭默默付出的辛劳。
伯母并非没有其他亲人,她有三个女儿。但现实往往比血缘更复杂 - 她们都因种种原因,无法真正照料这位年迈的老母亲。
大女儿,也就是大外甥的母亲,七十来岁了,身体欠佳。去年也曾因摔倒造成盆骨骨折,虽然手术成功,恢复得不错,不过行动依旧不是那么自如。大外甥的父亲腿脚也不好,早被医生建议做膝关节手术,可因为害怕手术,迟迟没有行动。
二女儿远居外地,身体状况也不好,偶尔带着女儿回来看望伯母,却无法提供稳定的照顾。
令人遗憾的是住在同一座城市的三女儿。几年前因房产和钱财的问题,她与伯母之间闹出了矛盾,关系一度破裂。尽管最终财产几乎都归了她,但情分却没能维系下来。从那以后,伯母就再也无法在她家落脚了。她的儿子在伯母住院期间偶尔前来探望,只是看看而已。
伯母自从没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后,只能在大外甥家和二女儿家间辗转寄居。这些年,伯母在大外甥家享受着四世同堂,充满了温馨。直到去年的一天,大女儿一跤摔伤,无法再照料伯母,才把她送进了养老院。
我常常在心里感叹:许多中年人,尤其是像大外甥这样的中年男人,上扛长辈衰老的重担,下撑子女成长的希望,还要兼顾事业的发展,真是家庭和事业两头压。那些本该分担责任的亲人,却因种种原因早早退场,只留下大外甥独自扛起一切。
这大概是许多中年人的共同命运吧,他们像一根默默承重的梁,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父母的病、孩子的学业、生活的漏洞,全靠他们一点点去填。他们不抱怨,不喊累,只是日复一日地坚守。
在旁人眼里,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外甥总是给人精明能干、乐观开朗的印象,似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轻松应对。我有时会想,肩膀再硬,也总有发抖的一刻;可心里装着一家老小,他不敢放手。
人到中年,最悲凉的,是在你身心俱疲的时候,才发现竟无处可以依靠;最令人寒心的,是你所有的付出,从未被放在心上,只被当作理所当然。我只能一声叹息,人啊,不能太懂事了。太懂事的人,总是忘了自己的感受,什么事都去扛,结果谁都觉得你能扛。最终,那些责任、义务,甚至那份无言的爱,慢慢变成了无形的枷锁,压得你疲惫不堪,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了。
大外甥不能也不敢倒下,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撑不住,身后的家,也就塌了。
图片由AI制作,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