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2023年第一次回国生活的时候,还不了解国内消费的行情,去购物中心买衣服,一条裙子就花了我3000元左右。现在,我熟悉了这里网购的途径和便捷,不再去大商场花冤枉钱,除了日常的蔬菜水果去附近的超市买,其他的生活用品去京东买,甚至,也在京东买衣服、鞋子。
说实话,穿100块左右的衣服、鞋子,是有点不够上档次,手工也不够好,但是质地还真不错,买了2条棉麻的连衣裙,很透气,适合在深圳闷热的天气里穿。因为东西不贵,所以不会特别珍惜爱护,随便穿几次,丢了,也不可惜。因为大家都穿着网上买的衣服,所以,在人群中也不觉得自己的穿着降级了。
因为在网上买过便宜的衣服,再去逛时装店,看见相同质地的衣服,真的不愿意傻傻地送钱给人家。像我这种不再盲目追求品牌溢价或体验升级,而是优先考虑价格与功能的平衡心态的人应该很多,所以,难怪现在实体店难经营,在大型购物中心,人气最旺的还是美食店,东西南北,各种餐饮店进驻了购物休闲中心。因为卷,只好打价格战,最终受益的是我们百姓。
在吃方面,我感觉跟20多年前相比还是贵了很多,随便一把蔬菜要5块左右,20多年前大概1块。但日常生活用的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家具等等,比20 多年前还要便宜,出行
的出租车也比20年前的收费还要低。这实在有点不合理,现在的工资跟20年前相比,高了不少,但日常生活的水、电、气和网络费用等都比以前还便宜,这应该是通缩现象,但也说明了现在国内的工业生产技术和能力非常强大,不仅能够满足14亿人口的物质需求,还要想方设法出口去产能化,赚国外的钱,这难道不值得骄傲和自豪吗?
回国生活了一段时间,我觉得通缩对百姓有好处,降级消费并没有影响百姓的生活质量,是因为低价电商平台的崛起减少了物品流通的环节,让消费者有机会追求更合理的价格。再者,现在国内的大环境更加务实,反对公款吃喝,反对铺张浪费,电视上的公益广告也宣传节约的美德,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受过穷,他们更加追求平实、简单的生活,不会打肿脸充胖子。
想起江泽民时代的中国,每年春天的北京两会,是代表们晒富的好时机,那时的女代表秀名牌包包,男代表秀世界名表。
听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亲戚说,现在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都比较低调,上班提一个环保袋,穿衣也很大众化。我想这是社会进步的好现象,不是因为经济不好,要降级消费,而是大家改变了消费观念,追求更本质的东西。
过去的这个周末,我们和哥哥、姐姐去松山湖骑单车,晚上入住5星级的帝豪酒店,880元1晚的大床园景房,包下午茶、自助晚餐和自助早餐,晚餐特别丰盛,可以吃烤龙虾、蜗牛、鹅肝、生鱼片、生蚝等比较贵的食材,甚至还有烤榴莲。整个晚餐时间,还有专业人士弹钢琴,气氛不错。
我们都觉得880元的价格太值了,入住的旅客不算多。我嫂子说:“要是可以公款吃喝,这样的酒店天天都爆满。”
我说:“公款吃喝的年代,酒店经理肯定很忙,到处联系人,拉关系,搞回扣。还是现在好,虽然经济下降了,消费降级了,但社会环境回归了正常,不公平的现象少了,人民的怨气也没那么大了。“
降级消费,是好,还是坏?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像上个周末去松山湖,看见来游玩放松的人特别多,住高级酒店的人却少。这说明大家的消费观念改变了,花自己的钱,当然要省着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