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忙半生, 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康赛欧 (2025-05-18 05:29:36) 评论 (34)
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看着像哲学问题,但仔细想来,其实它每天都在我们心里绕着转。年少时拼命想考好成绩,毕业后忙着找工作,追一份看起来安稳的生活。后来呢?追的可能就是一种别太焦虑的状态。回头看过往,那些阶段我们“拼命想要”的,好像也没给我们真正的踏实感。

人还是不停地往前跑,不知道是怕落后,还是怕停下来,就得面对心里的空。

去年回国,有个现象让我挺意外的:有些老人开始往农村搬了。我在北京家里的邻居阿姨,她儿子在郊区花了六十多万盖了个二层楼的小别墅,不是很大,但敞亮,院子还能种菜。阿姨常去那边住,偶尔才回来。按说,城里的医疗、交通,啥都方便,理应更适合养老。可她说:那边空气好,人也不多,心静。早上醒来看着窗外绿油油的,一天都顺心。

我们总觉得,资源多一点,就能换来幸福。可到了某个阶段才明白,真正想要的,是“刚刚好”。生活当然重要,日子过得要顺心,这才叫活着。否则一辈子东拼西凑,最后心还是悬着的。

所以说,这一生到底在追什么?也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有人追成就,有人要陪伴,有人想活得有意义,也有人只求别太累。但不管怎么走,最终都绕不开一个问题:你到底想把日子过成什么样?是为了让别人满意,还是为了自己心里踏实?

人不能一直靠目标活着,真的太累了。到最后,能留下来的,往往是最朴素的东西:清晨一杯热茶,有个人说话,有地方可以落脚,心不再慌乱。也许我们穷极一生,就是在找这么一个地方 - 能卸下盔甲,坐下来,喘口气,然后说一句:“这样就挺好。”

年轻时的追求就像一场马拉松,起跑线前人挤人,个个盯着远方那条红线。跑着跑着,有人拐进了写字楼,有人钻进了学区房,更多的人只是被推着向前,甚至忘了问一句:那条红线,到底是谁画的?

记得有一年,我在北京的一家医院的急诊室里陪我老爸。凌晨三点,走廊里特别安静,一位穿着全身名牌的女人蹲在墙角,低着头哭,脚边放着一个爱马仕包。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人生像一场精心策划的突围。我们不停地往上爬、不断攻占所谓的高地,等真正站上去才发现,战壕里早就蹲着焦虑和疾病,甚至还有着说不清楚的空落和虚无。

前年到湖州的南浔古镇游玩,我看到一位没有双手的中年男子,正用脚夹着毛笔专注地作画。他坐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屋子内,木质长桌上摆着几盆绿植,一旁是雕花隔断与陈列折扇的木架。显示屏上写着“天道酬勤”。一个残疾人作画,本身就告诉了我们活着的意义。

现在的人,总觉得“追求”就是不停地往上爬。其实,山顶常常很冷,真正舒服的地方,可能是在半山腰 - 能看到云海,也能闻到灶火的味道。我有个老同学,辞了投行的工作,去了大理开染坊。她说:以前用年薪来衡量自己,现在染布才觉得生活有点儿意思。

我们一辈子到底追什么呢?可能不是为了什么终点,而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尺度。有的人看重钱,有的人看重自由。慢慢地,我悟出了这么个道理:早晨醒来,觉得还能过一天;晚上睡前,心里没什么挂念。

南浔古镇中的一位中年残疾男子在用脚作画



刚从卡塔尔旅游归来的一位朋友发给了我一些照片,我放上来两张供网友们欣赏:下面这个塑像是卡塔尔的国兽 - 大羚羊。这种羚羊生活在沙漠恶劣的环境中,我们人类,是否也该有这样的意志?生命本无意义,但能活着,就是我们自己的整个世界。





照片均为原创

我的博客:

《中年破茧: 从戾气走向温柔》

逃离内卷?这是资本的新韭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