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鲐背期颐,寿星最多中日

辛泰浩 (2025-05-26 00:12:33) 评论 (0)
  日本的90岁以上人口在2017年9月已经超过200万人达到206万人。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率27.7%创历史新纪录。

  90岁以上生存的女性有人口的半数以上、男性在4人中就有1人。

  100岁以上的百寿者人口在昭和38年(1963年)只有153人。令和5年(2023年)达到了95,119人(比前年増加2980人)。
?其中女性8万3958人、男性1万1161人?

  按都道府県分:島根県平均人口10万人中100岁以上
高齢者人数連続12年最多。

最高齢者:兵庫県居住女性現在巳満116


  团块世代迎100岁的2047年将突破50万人,2049年到达65万人以上。在中国2020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有 11.9 万名百岁老人,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百岁老人最多的国家。

  65岁以上的人口2024年是362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比率29.3%,年年打破过去新纪录。


  上寿:在古代,人们将寿分为上寿、中寿、下寿,其具体所指的年龄范围有不同说法,不过多数认为九十岁及以上为上寿。这种说法体现了古人对高寿者的尊重和美好期许,也反映出长寿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鲐背之年:鲐是一种鱼,其背部的斑纹如同老人身上褶皱的皮肤,所以用“鲐背”来指代九十岁高龄。该词出自《诗经·大雅·行苇》“黄耇台背,以引以翼”,“台背”后来演变成了“鲐背”。用鲐背来形容九十岁老人,既形象生动又富有文化内涵。

  古人云: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耄耋。

  古代时期医疗技术都比较落后,年龄在50岁到60岁的人已经进入了老年阶段,身体素质会越来越差,所以说55岁以后也被称之为老年人。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人均寿命也有所增长,衰老速度也越来越缓慢,有些人60岁了,但是外观看起来依旧非常年轻。

  调查显示,中国老年人口比例: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0%,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占13.50%)。

  一百岁也称为“纪寿”,“百寿”,“上寿”。

  虚数一百岁以上的长寿之祝称特别称号:108岁虚岁日本称为数岁(107岁实岁日本称为满107岁)称为“茶寿”。汉字“茶”字分解折开就是“十,十,八十,八”的组合。即(10+10+80+8=108)。

  虚数111岁(实岁为110岁,满110数)为“皇寿”。因为“皇”字由“白”字和“王”字组成,“白”为九十九,“王”字分解成两个“一”字和一个“十”字。组合起来(99十10十1十1=111)。

  虚岁120岁,实岁119岁被称为“大还历”,因为“两甲”,迎来两次还历年。

  耄耋之年出自曹操《对酒》“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中国的年岁别称----

  婴儿:人初生

  襁褓:周岁以下

  孩提:2至3岁

  垂髫:童年

  髫年:女孩7岁

  龆年:男孩8岁

  黄口:10岁以下

  舞勺:13岁至15岁

  舞象:15岁至20岁

  豆蔻:女子13岁

  及笄:女子15岁

  弱冠:男子20岁

  而立:指人30岁

  不惑:指人40岁

  知天命:指人50岁

  花甲,耳顺:指人60

  古稀:指人70岁

  杖朝:指人80岁

  耄耋:指人80-90


  鲐背:指人90岁

  期颐:指人100岁

  花甲重开:指人120岁

  古稀双庆:指人1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