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居士

硅谷居士 名博

中国人和美国人,究竟谁更仇富?

硅谷居士 (2024-11-25 14:00:49) 评论 (11)

我还不晓得有哪个国家像美国一样,人民是如此的热爱财富,而维持财富平等的理论则被人民所强烈藐视。
  --亚历西斯·托克维尔

最近我听到不少国内的朋友讲:当下的中国,“仇富”心态越演愈烈,相关言论甚嚣尘上。

这的确让我非常吃惊。2000年我离开中国的时候,我感觉大家基本都在闷声发大财;对于富人和财富,老百姓基本都是非常敬仰的。毕竟,当年中国大搞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宗旨就是告别普遍贫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也讲过: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

因此,我认为,至少在那个时代的中国,“仇富”现象是非常罕见的。

为了证实我这些“过时的认知”,我特意查了一个2012年的民意调查,看看当时中国人对于财富和富人的普遍态度。

根据英国《经济学人》2012年7月11日报道,全球知名民意调查公司GlobeScan就“本国多数富人是否配得上其财富”的问题,对23个国家的1.2万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如果一个国家的老百姓认同这个结论的比例越高,说明该国人越不“仇富”;反之,则越“仇富”。

根据民调结果,“仇富”情况最少的几个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印度和英国。中国和美国,都是全世界最认同富人的国家!

作为参照,我也给出了这些国家的“基尼系数”。该系数反映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系数越高,则贫富差距越大。

下表是最“不仇富”的几个国家的数据:

国家 认同富人的比例 基尼系数
澳大利亚 61% 0.34
加拿大 58% 0.32
美国 58% 0.41
印尼 54% 0.32
中国 52% 0.36
印度 51% 0.33
英国 45% 0.32

而下表是最“仇富”的几个国家的数据:

国家 认同富人的比例 基尼系数
韩国 42% 0.33
德国 35% 0.32
法国 31% 0.32
西班牙 20% 0.34
俄罗斯 16% 0.35

“仇富”情况最严重的国家包括俄罗斯和西班牙。其中,俄罗斯对“本国多数富人能够配得上其财富”持同意态度的受访者比重仅为16%。仇富现象多指对于富人阶层或富人个体的致富手段的合法性、依法纳税等操守所持有的怀疑和否定倾向的社会心态。

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下述结论:

  • 一个国家仇富心态和贫富差距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比如,美国是这23个国家里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然而,美国人却高度认同该国的富人。反观俄罗斯,虽然贫富差距比中国还小,但是绝大部分民众有“仇富心态”。
  • 中国人对富人的认可态度为52%,仅仅略低于美国的58%,但是远高于欧洲的发达国家,也比印度高。这印证了我对中国社会的理解和观察,即:中国人并不仇富!中国人对待财富的态度,更像美国人,而不是欧洲人或者俄国人。

当然,这个民调是2012年做的,也许12年后的今天,中国人的财富心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但是,我质疑这种短期的社会心态的大幅变化。毕竟,中国人最讲求实用主义,更看重眼前的实际利益而不是什么主义或者意识形态。中国政府当初摒弃计划经济、推崇市场经济,说白了就是为了拯救经济,让大家的钱包鼓起来。

再比如,中国民间最崇拜的神祗之一就是财神或者财神爷。而古人也说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即使在中国当下的婚恋相亲市场,大家基本也是明码标价、直奔主题,先考察男方的收入、是否有房有车、父母是否有退休金等。

经过四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大部分中国人过上了小康生活,享受到了财富的好处。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认为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普通人民,都不愿意回到那个“共同贫困”的计划经济时代。如果有人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逆历史潮流而动,那必然是“自杀行为”!

正因如此,我相信中国人对财富的感情,仍然会如长江黄河之水一样,连绵不绝!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附:GlobalScan的民调的完整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