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旁观者清

2ndglance (2010-09-01 17:14:24) 评论 (6)

旁观者清的清并非是指旁观者比当事人对事情的细节更清楚,也非指旁观者比当事人对事情的逻辑思维更清晰,我想应该是指旁观者比当事人脑子要更清醒。

在很多情况下,当事人对事情了如指掌,要比旁观者知道的多。既知道好处,也明白危险。但是,当事人还是毅然决然地做出了错误选择。直到有一天真相大白,才恍然大悟。

在同样的情况下,旁观者并不掌握全部的信息,反而,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旁观者是清醒的。当事人头脑发昏。

当事人头脑发昏并非是弱智,而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心里产生了冲动和理性思维的偏差,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什么原因会使正常的理性思维发生偏差呢?

1)贪欲:人的贪欲往往回使人上当受骗。对金钱,色欲,权力等的强烈的欲望都会使人利令智昏。
2)感情:人的感情是理性的宿敌。因为感情,我们会容忍错误,模糊是非,无视对错。甚至挺而走险。

不是吗? 情人眼里出西施。瘌痢头的儿子自家的好。感情就像一个有色眼镜和会变形的哈哈镜,你虽然有正常的逻辑思维,但是因为所有的信息都经过了特殊的处理,才进入你的眼里,那你作出的判断就一定偏离事实的真相。

当爱情变成了痴情,理性就让位于感情。爱情让许多绝顶聪明的人犯下了低级可笑的错误。不是不知道后果,而是不相信那是一种可能。爱情,有时是一种自欺,能使自己的逻辑思维发生了偏差。

找同乡,拉关系,扯近乎,请客吃饭,都是通过建立“感情”,使对方的逻辑思维的轴心偏向自己,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正常的人因为有欲望和有感情,所以就有了犯错的基本条件。只要时间和条件成熟,人人都会犯错。聪明的人吃一堑长一智,头脑就会清醒些。这也就是有社会历练的人,不易上当的原因。蠢笨的人就会一错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