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随笔(49)一位格局非常大的民营企业家
吴又名1987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分配到广东省海南专署财政局工作。1988年海南建省之初,毅然下海,创建了大禹房地产公司,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他的公司不大,但坚挺前行,不断发展壮大。于是,那十万人才闯海南后的失败者,有不甘罢休、不愿离岛的老同学、老乡亲、老朋友找到他,他总是尽其所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鼓励他们重振雄风。
还记得,他的黄冈老乡、黄冈中学老同学,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到农垦中学药厂任副总,药厂倒闭后,去找吴总,他审时度势,决定投资办一个药厂,请他的老同学负责筹建,发挥老同学的一技之长,也让老同学在海口有一个安身之处。现在已经记不清那个药厂的名字了,但吴总到“海口金盘保税区”租的厂房就在我们农垦中学后面,我去那里看那位药厂副总时与吴总相识。
吴总听说我是从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调来的,还被评为海南首批特级教师,一见如故,分外亲切。我请他关照从农垦中学药厂去他那里谋生的老乡,他带我去参观了药厂新买的设备、生产资料,还有工人宿舍及食堂,整个投资差不多一百万。他当时看重的是老同学的才华,相信他能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办好他负责的药厂。
没有想到,他的老同学重蹈农垦中学药厂老总的覆辙,辜负了吴总的一片真情。吴总药厂投资失败在用了见利忘义、事业未成先谋一己之私利的老同学。他果断转让了药厂,从此专心致志做房地产。
当年与吴总同时在海南房地产业起步的熊总,也是我在海南建省之初“黄冈同乡会”相识的忘年交,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国企老总。他原来是湖北电信驻海南办事处主任,在房地产热潮时,湖北电信在海口投资几千万搞房地产,委任他当总经理,征地、买地、规划、施工,他亲力亲为,日夜奔波,一栋大厦刚刚做到“正负零”时,碰到了海南房地产泡沫经济而惨遇巨变,他为之奋斗几年、凝聚心血的大厦“胎死腹中”,又好像“鸡肋”,置之无奈。
上级命他留守,只派一名会计管账,指派他的夫人负责管生活。两大套原来办公的房子,顿时空空荡荡了。后来,就成了湖北老乡们常来吃饭打麻将的俱乐部。他夫人做的一手地地道道的湖北风味饭菜,真的太好吃了,每天来打牌的、吃家乡饭菜的朋友络绎不绝。
我刚到农垦中学那几年,身兼数职,只是在熊总来请我去吃饭时,才偶尔见面聊聊。1999年,老伴退休后先去美国了,我还在农垦中学,上两个班的语文课,没有担任任何职务。每逢双休日,我就去熊总的办事处吃饭、打麻将。
留守在海口的熊总,那些年实在是太想找点事情做了。不知在哪里遇到了一位身着武警中校军服,自称是武警海南总队的营房部主任。于是,他请那位中校吃饭、打麻将,有几次还请我去陪他打业务牌,与那位“中校”套近乎。
其间,那位中校,还装模作样带熊总去一个武警营房基地参观。偶尔在打牌之余,说最近我们准备在哪里要做什么什么办公楼啊,吊熊总的胃口。半年时间不到,在熊总家里骗吃骗喝骗钱好几万。熊总夫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劝他都听不进去。亲朋好友只要接触过那个“中校”的,都感觉那个人就是一个骗子。然而,古话真是说得好啊!“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熊总的小同乡、好朋友吴总决定出手拉他走出骗局。有一天下午,吴总请我去他的办公室喝茶。边喝边聊,他问我:
“你知道熊总最近的情况吗?”
“他最近被武警中校迷住了,一天到晚都跟那几个人混在一起。”
“我想请你去叫他来我这里喝茶。我们一起拉他一把!”
“你准备怎么拉呢?”
“你只要有办法把他请到我这里来,我就有办法让他回头有岸!”
当我与熊总走进吴总办公室时,一见面,吴总就问他:“那个‘中校’什么时候给你武警的工程做呀?”
“快了吧!”
“我现在就有一个大项目,你想不想做呢?”
“开什么玩笑?没有听说你现在还有什么项目啊!”
“我请李老师作见证,现在就去看看,怎么样?”
吴总当即带着我们驱车个把小时,到了琼海的万泉河边,古称“官塘温泉”旁,下车走上路边稍高的一个土坡上,吴总踩着脚下的一大片茅草地,右手向前一指一划,说:“从这里到‘官塘温泉’中心,我准备买下这一大片地,开发房地产。你想不想跟我一起干?想干,就让你当项目总经理!
我们三人从万泉河边,回到海口国贸大道嘉陵大厦吴总的办公室,继续喝茶。吴总说:“李老师请先走一步,回‘富成大厦’家里,待会请你和聂老师一起来吃饭。我跟熊总先聊一会,好不好?”
吴总是怎么三言两语把熊总从那个骗子身边拉过来,走上沧桑正道的详情,我不得而知。但是,从那天以后,熊总就与吴总形影不离,他的夫人对吴总千恩万谢,只要他去熊总家,一定做最合吴总味口的家乡饭菜招待他。差不多两三个月吧,吴总和熊总都在我们家附近的“新标榜”酒店顶层喝茶聊天,偶尔也请我去聊一聊。
他们具体聊些什么,我从来不打听,而且不用打听也知道是谈项目的大事。可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未来之“大手笔”。吴总和熊总商量得差不多了之后,他又从武汉请来一位老朋友,住在海口泰华酒店,在那里深入研究、策划注册公司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文化传统讲“名正言顺”,公司起一个什么名字呢?吴总2004年已经注册、并在三亚湾海边建成了一个五星级“三亚天福源度假酒店”,他强调,不论这个公司叫什么名字,开头一定要有一个“天”字,如果以后公司做大了,就可以成为一个“天”系集团公司了。也许这就是吴总的格局之大吧!
吴总是有比较深厚文化底蕴的儒商,他毕业于黄冈高中,考取上海财经大学;1987年上海财大毕业,分配到广东省海南专署财政局(即海南建省后的财政厅)。1992年毅然辞职下海,成立了大禹房地产公司。大禹公司是少数在海南房地产泡沫经济爆发之后,傲然屹立不倒的公司。改革大浪淘沙之后,如同大禹“治水”成功一样,天赐良机。吴总抓住机遇,公司越做越大,当时力图发展海南旅游不动产业。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特别重视天时地利人和。他们三人住在“泰华酒店”,为了给“旅游不动产公司”起名,想到了“天”,想到了“地”,那块宝地在万“泉”河畔,官塘温“泉”旁,他们走访当地老人,都说周边地下到处都有温泉。三人一致认为无论如何,公司大名必须要有“天”和“泉”两个字。苦思全名不得,业余酷爱麻将的吴总,笑着说:“不想了,三差一,熊总打电话请李老师来打几圈麻将再说吧!”
刚好那天下午学校有一个重要会议,我请熊总要么另外找个朋友,要么等我开完会再赶去。熊总说:“吴总一定要等你来啊!”
等我赶去时,他们三人正在酒店麻将室吃快餐。熊总笑着说:“书(输)记送钱来了!快点吃吧!吃完就开打!”
吴总立即问熊总:“你刚才说什么呢?”
“书记送钱来了啊!”
吴总推开快餐盒,慢悠悠地点着一根三个五牌的烟,笑着说:“钱来了!好!太好了!”
熊总正疑惑不知所以,每次请李老师来打牌,不都是你吴总拿钱给他吗?只听他说了一句黄冈家乡话:“钱来!来钱!嗨!天来钱!好!”
吴总马上宣布,我们公司的名字就是“天来泉”了!
原来,他说的“天来钱”,意在“天来泉”!湖北话说“泉”(quán),读的就是“钱”(qián)的音。
“天来泉”,作为旅游不动产公司大名,真是一语双关。
其一,名实相副。公司地处万泉河畔、官塘温泉旁,不论河水还是泉水,都是上天所赐。
其二,借家乡话谐音之美好寓意,预示公司必将发大财。
大家对即将诞生的“天来泉旅游不动产有限公司”充满信心,熊总决心跟着吴总大干一场!
2006年6月6日,“天来泉五星级温泉大酒店暨养老度假公寓”开工典礼,在一片茅草地上举行。琼海市委书记和吴总共同为奠基铲了第一铲土。我应邀参加了奠基活动,见证了吴总出谋划策出钱投资,熊总出人出力共创奇迹的开始。
一期工程占地二百多亩,以天来泉五星级温泉大酒店为主体,辅以养老度假温泉公寓十几栋。酒店温泉进客房,公寓温泉入户。
熊总自开工之日起,吃住在工地,事无巨细必躬亲。晴天满身灰土,雨天泥浆满身。他全身心扑在项目上了。
他坚信“强龙斗不过地头蛇”,既然斗不过,就要“讲和”,古人不是讲“天时地利人和”吗?其实,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真可谓“和为贵”呀!整个建设期间,尽管没有围墙,工地建筑材料没有发生过丢失事件。偶尔工地工作人员与附近农民发生小纠纷,只要熊总去了,村长就说:“我们听熊总的,他怎么说我们都照办!”
吴总自开工典礼之后,就没有再到过工地。格局大的老总就是“用人不疑”,正如他所说:“熊总是天来泉工地的总负责人,我相信他能按计划按要求完成任务。我只负责资金按工程进度及时到位,只要熊总不差钱,就不必来找我!大酒店落成时,我会来剪彩的!当然要请李老师一起来!”正如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一样,从来不坐在教室监督学生一样。
从开工典礼到大酒店落成剪彩开张,十八个月时间,吴总才第二次亲临现场。
吴总当天下午在酒店大厅二楼召开公司中层以上干部会,我有幸耳闻目睹帅之为帅的魄力与风采。
当时五星级大酒店马上要开始营业,养老度假公寓也准备对外销售了。吴总在会上说:
“关于生活园区的装修,集团公司已经决定追加1000万。该花的钱一定要花,要大气一点;当然,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乱花。那么,花与不乱花的标准是什么呢?那就必须从我们未来工作的宗旨、服务的对象出发,将来我们要让离退休的共和国的将军、高级知识分子,还有先富起来的家庭老人,在我们这里住得舒坦、活得惬意、玩得愉快、吃得满意,就必须认真仔细检查我们还要整改的地方是哪些,怎么改才符合客户的需要。”
诚然,一个新的大型企业在筹备开业前的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各项工作可谓千头万绪,真是有点“剪不断、理还乱”。然而,吴总在不到两个小时的会上,在听取了各方面的汇报之后,如同战场上临战前的主帅一样,对现状进行条分缕析之后,高屋建瓴,做出非常明确的可操作性指示。
吴总还在一期工程开工不久,就请熊总的夫人去工地照顾熊总的日常生活。下午会议结束之后,吴总和我一起去熊总“家”吃饭。熊总的夫人早就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笑逐颜开热情款待。说不完的感恩,道不尽的谢意。
酒足饭饱之后,吴总对熊总的夫人说:“熊总辛辛苦苦一年半了,今天晚上放他的假,痛痛快快玩几圈麻将再回家吧!”
回酒店的路上,吴总说:“老熊啊!一期工程扫尾工作,二期工程筹备已经在会上布置好了。我会在二期工程结束时,再来你这里剪彩。希望你再接再厉,比一期要做得更好啊!另外,酒店总经理和公寓销售总经理马上就要到任了,你要与他们通力合作,做好工程的查漏补缺工作。二期工程工地管理基本正常了,请你的夫人到一期销售部工作。你们如果工作忙的话,两个人都可以去员工食堂吃饭。”
2008年开春,天来泉一期老年度假公寓销售火爆。那时还没有限购一说,有人一次性全额现金购买两三套,熊总笑说:“客户买房像在菜市场买大白菜一样!”到后来就一房难求了。
吴总决定加快二期建设速度,特别强调尽快把老年大学、老年医疗康复中心等公共设施建设好。
2012年5月30日下午,吴总在天来泉养生俱乐部筹备会上的讲话:
“现在离我们天来泉养生俱乐部十月一日开业,只有四个月时间了。
第一,立即装修一个具有现代化水准的俱乐部客服中心,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计必须是一流的。当场询问软件设计的负责人,能否保证设计的“五星卡”具备的各种功能,如果做不到,立即换人;
第二,俱乐部的3000万注册资金已经到位,你们可以拿出2000万来整改硬件设施不到位的地方。具体使用这笔资金的权力是你们,根据需要,具体负责人决定用多少。总负责人监督使用就可以了,不必层层请示报告了;
第三,所有决策都要建立在科学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需要多少管家才能满足会员的需要呢?那就要了解一个管家至少可以管多少客户,在此基础上,运用倒推法,一步一步就可以推导出我们需要的数据。
第四,希望你们今后在考虑俱乐部的各项工作时,要有远大的目标。我的目标是让各位在与俱乐部发展的同时,将来能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因此,你们在处理问题时,要高瞻远瞩、要大气一些,不要斤斤计较一时之得失。
最后,希望大家今后各负其责,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抓紧时间,保证我们的俱乐部按时开业。”
会后举行了酒会。熊总与吴总分道扬镳始于这次酒会。正应了“合久必分”之魔咒。
熊总记住了吴总的这句话:“我的目标是让各位在与俱乐部发展的同时,将来能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他还对我说,“吴总喝酒时,亲口对他承诺过的。但是,当初在泰华酒店设想的‘天来泉’,吴总的梦想成真了,对我的承诺却没有兑现。”
我当即顺口问了一句:“有书面协议吗?”
“没有啊!就是他在那天喝酒时的承诺没有兑现!”
且不说民间早就有“酒后戏言不可当真”。只说老朋友在酒桌上一边喝酒一边说话,一般都是一句赶一句,有其特定的语言环境,即使酒后吐真言是当事人潜意识的反映,也不能当真。我不知道他们当时对话的具体情况,不知说什么好。于是,就像鲁迅在《立论》中教学生写作时的那句话:“哈哈!今天天气……,哈哈哈!”
2013年,当熊总真的要离开天来泉时,我还是劝他三思而后行。他的夫人也再三劝他不要走,继续跟着吴总做事。熊总辞职时,吴总真挚地对他说:“无论你去哪里,只要你愿意回来,我一如既往热情欢迎你!”但是,熊总再也没有回天来泉了。现在他的夫人和儿子一直在琼海,一人住一套天来泉公寓房。
也许人与人一生的关系,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吧!但毕竟还是老朋友,好合好散。只要吴总打麻将“三差一”时,一个电话,熊总只要没有不能分身的事由,还是像往常一样,有说有笑,欢乐相聚一桌。熊总后来相继在海口、武汉的朋友的公司,负责做项目。
当然,吴总待我总是非常热情且尊为上宾。2014年7月,亲朋好友为我们夫妇在武汉做七十大寿,他不知怎么得知消息后,立即打电话表示祝福,并希望我尽快到海口,一定要再请海口的朋友们聚会为我们祝寿!
平时,只要他知道我到了琼海或三亚,一定要请我到他的酒店免费吃住,我们是忘年交,更是君子之交,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功利之事,如果说打麻将涉嫌功利的话,他请我去玩时,总是先给我几千块钱,还要笑着对其他朋友言明,公职朋友来跟我一起玩麻将,与李老师的待遇一样,各位老总就对不起了,你们只能凭运气和本事在桌上拿钱了,麻将桌上也有“天来钱”,就看你是不是能拿到了!
我后来在美国去过大西洋赌城,我们这等工薪族进赌场,玩大钱咱花不起,玩小钱还可以。有人说,大赌伤神,小赌怡情,这话很有道理。不论是在大西洋赌城,还是在国内的麻将桌上,我进赌场上麻将桌,就是花小钱找大乐儿,同时也比较一下东西方“博彩文化”。有了平和的心态,花钱又不多,输赢都无所谓。而我在博彩的输赢之间感悟了人生哲理,体味了人生乐趣。回顾自己这一生,每到关键时刻,不也如同上战场、进赌场一样吗?人生战场上的胜负在于一搏,搏击决定着事业的成功与否;人生的名利场上,充满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这如同赌场上的输输赢赢,赢中有输,输中有赢,赢了也潜伏着输,输了也预示着赢吗?
当然,东西方博彩文化给我们启示最大的还是“人生难得一回搏”!
吴总在人生大“搏击”中事业有成,源于他有非常大的格局!
【附录】吴总帮我找到了欠债人达森
2000年5月,送我的老伴到上海,乘机去美国参加小女儿硕士毕业典礼。真是巧得很,送老伴上了飞机,回到酒店,接到吴总的电话:“李老师,您在哪里呀?”
“我在上海,刚送聂老师上飞机了。现在酒店,准备回海口。”
“太好了!你想不想见那个差你钱的老朋友啊?”
“他真的在上海吗?”我们这次到上海之前,听几个朋友告诉我,说达森在上海开公司了,于是,我把他写的十几张欠条带着,如果能找着他,要钱也有依据。
“你在酒店等着,我来接你去见老朋友。”
吴总接我上车之后,笑着说:“你想不到吧!达总请我喝茶,我马上就想到你,他不是差你的钱吗?我们一起去见他。”
不一会就到了一个五星级大酒店。达总还是那样讲排场,喝茶也要到五星级酒店。也许他真的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吧。当我与吴总走进包厢那一瞬间,我看达总那张脸尴尬地僵在那里了。吴总笑着对达总说:“没有想到吧!”
“哪里哪里,都是老朋友,难得一见啊!”
于是,三个人就在那里品茶,东扯西拉,言不及义。
最后,达总终于耐不住了。开口恳请吴总暂借二三百万救急。吴总笑着说:“听说你在这里做得还可以呀,怎么又要救急呢?”
“一言难尽啊!”
“听说你还差李老师的钱吧?”
“是的,那几年在海口找李老师借的小钱。”
“哦!对你大老板来说是小钱,对靠工资吃饭的李老师来说,那是好多年的积蓄啊!你一走这么多年,也不给李老师一点消息。”
达总尴尬地点头说:“实在对不起李老师!如果你吴总这次借钱给我的话,我马上先把李老师的钱还了。”
吴总笑着说:“你差李老师的小钱,这么多年都不还,我还敢借钱给你吗?”
吴总趁他去买单时对我说:“他以前写的借条差不多要过时效了,现在他一时肯定也没有钱还给你,一定要让他重新写一张借条。”
临分别时,吴总问他:“你打算什么时候还李老师的钱呢?”
“我现在真的没有钱啊!”
“那你也得重新打个借条呀!你那些借条马上就过时效了!”
“那也要李老师把原来的借条退给我啊。”
我说,“这次来上海之前,听说你在上海发财了,我把那些借条都带来了,万一碰上你了,也可以了结这么多年的老账啊!”吴总就让我坐达总的车去我住的酒店。我上车之前,吴总小声对我说:“到了酒店,你一定不能要他的司机跟你们一起去房间。”
吴总让我牢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之古训,叮嘱我一定要提防言而无信的人。
达森跟我到了酒店客房之后,坐下聊起来,他觉得自己实在是运气不好,“当年差不多同时起步做房地产的朋友,就不说潘石屹吧,你们湖北来的吴总,还有尤总,现在都做得非常成功啊!你与他们也是老朋友了,你能告诉我为什么我就做不起来呢?”
“湖北来的也有很多没有做起来的老总呀!你认识的那个湖北的王总现在不也是东躲西藏的吗?欠债总是要还的,怎么躲得掉啊!”
“你还记得尤总吧?”
“尤HL。”
“对,他是华中工学院硕士毕业生,在海南房地产泡沫爆破之前,他卖掉了海口市公安局后面那个小区最后一套房,拿着资金到广州开发区投资建了一个电子设备厂。有一次,他从广州回海口,电话约请我喝早茶聊天,聊一个他当时经常思考的问题。
“李老师,我这么多年拼搏下来,实在感觉读书没有用啊!且不说中小学学的东西早就还给老师了,大学、还有研究生学的东西,对我的工作似乎一点用都没有啊!”
“是吗?那我问你,海南房地产泡沫快要爆炸之前,你有‘内部消息’吗?”
“我又不是高干子弟,没有后台,哪有什么‘内部消息’呀?”
“那你凭什么决定卖掉海口所有的房子,转战广州建电子设备厂呢?”
“凭多年养成的观察分析思考的习惯。”
“记得当年海口有句笑话,‘人行道边椰子树上掉一个椰子下来,居然砸到三个老总’,那么多人都到海口这屁大一点地方来做房地产,不是好事!孔子说:‘防祸于先而不至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
“如果你不读书,不懂‘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结果会怎么样呢?”
再说吴总吧,高中毕业于黄冈中学,考取上海财经大学,海南建省之前,分配到广东省海南专署财政局工作,建省之后,审时度势,贷款下海创建一个房地产公司,尽管占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还是稳打稳扎、步步为营,闯过泡沫大难之后,迅速崛起,我看靠的就是非常强的思维能力,凭的还是智慧和学识!
也许达总觉得惭愧,言归正传,说:“你看我是不是不重新写借条,就在原来的借条上写上今天的日期,再在后面签名。好不好?”
我考虑原来的借条是在不同的时间借的,这样比重新写更能说明问题,于是同意他的意见,逐张签好后。他请我去他现在的公司看看,然后请我去吃便餐,再三表示确实山穷水尽了。只要能翻起来,一定归还欠款。
一晃,到了2007年,得知达森于2006年6月以现金出资2280万,任云南华屹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法人、董事长,公司注册号530100100118580。公司另一股东姜源宁任总经理。公司地址于2014年6月变更至云南省昆明市二环西路398号高科技广场大楼。电话13888003573 18669985333
等我拿到上述信息时,两个电话始终是忙音,一次都没有接通过。
后来,我的一位当律师的学生出差到昆明,请他带着达森的欠条复印件去上述地址找人,公司不知所终,达森也不知还在不在世了,早年就传言他患有心脏病,那是说完就完了的病啊!
又想起了达森 ,他笑起来就像陈光标那善良厚道的笑容!难道真如古人所言,“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难知心”?达森看似善良厚道,做事却如此不厚道啊!
语文教学随笔(49)一位格局非常大的民营企业家
李培永 (2025-11-03 14:50:35) 评论 (0)语文教学随笔(49)一位格局非常大的民营企业家
吴又名1987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分配到广东省海南专署财政局工作。1988年海南建省之初,毅然下海,创建了大禹房地产公司,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他的公司不大,但坚挺前行,不断发展壮大。于是,那十万人才闯海南后的失败者,有不甘罢休、不愿离岛的老同学、老乡亲、老朋友找到他,他总是尽其所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鼓励他们重振雄风。
还记得,他的黄冈老乡、黄冈中学老同学,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到农垦中学药厂任副总,药厂倒闭后,去找吴总,他审时度势,决定投资办一个药厂,请他的老同学负责筹建,发挥老同学的一技之长,也让老同学在海口有一个安身之处。现在已经记不清那个药厂的名字了,但吴总到“海口金盘保税区”租的厂房就在我们农垦中学后面,我去那里看那位药厂副总时与吴总相识。
吴总听说我是从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调来的,还被评为海南首批特级教师,一见如故,分外亲切。我请他关照从农垦中学药厂去他那里谋生的老乡,他带我去参观了药厂新买的设备、生产资料,还有工人宿舍及食堂,整个投资差不多一百万。他当时看重的是老同学的才华,相信他能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办好他负责的药厂。
没有想到,他的老同学重蹈农垦中学药厂老总的覆辙,辜负了吴总的一片真情。吴总药厂投资失败在用了见利忘义、事业未成先谋一己之私利的老同学。他果断转让了药厂,从此专心致志做房地产。
当年与吴总同时在海南房地产业起步的熊总,也是我在海南建省之初“黄冈同乡会”相识的忘年交,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国企老总。他原来是湖北电信驻海南办事处主任,在房地产热潮时,湖北电信在海口投资几千万搞房地产,委任他当总经理,征地、买地、规划、施工,他亲力亲为,日夜奔波,一栋大厦刚刚做到“正负零”时,碰到了海南房地产泡沫经济而惨遇巨变,他为之奋斗几年、凝聚心血的大厦“胎死腹中”,又好像“鸡肋”,置之无奈。
上级命他留守,只派一名会计管账,指派他的夫人负责管生活。两大套原来办公的房子,顿时空空荡荡了。后来,就成了湖北老乡们常来吃饭打麻将的俱乐部。他夫人做的一手地地道道的湖北风味饭菜,真的太好吃了,每天来打牌的、吃家乡饭菜的朋友络绎不绝。
我刚到农垦中学那几年,身兼数职,只是在熊总来请我去吃饭时,才偶尔见面聊聊。1999年,老伴退休后先去美国了,我还在农垦中学,上两个班的语文课,没有担任任何职务。每逢双休日,我就去熊总的办事处吃饭、打麻将。
留守在海口的熊总,那些年实在是太想找点事情做了。不知在哪里遇到了一位身着武警中校军服,自称是武警海南总队的营房部主任。于是,他请那位中校吃饭、打麻将,有几次还请我去陪他打业务牌,与那位“中校”套近乎。
其间,那位中校,还装模作样带熊总去一个武警营房基地参观。偶尔在打牌之余,说最近我们准备在哪里要做什么什么办公楼啊,吊熊总的胃口。半年时间不到,在熊总家里骗吃骗喝骗钱好几万。熊总夫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劝他都听不进去。亲朋好友只要接触过那个“中校”的,都感觉那个人就是一个骗子。然而,古话真是说得好啊!“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熊总的小同乡、好朋友吴总决定出手拉他走出骗局。有一天下午,吴总请我去他的办公室喝茶。边喝边聊,他问我:
“你知道熊总最近的情况吗?”
“他最近被武警中校迷住了,一天到晚都跟那几个人混在一起。”
“我想请你去叫他来我这里喝茶。我们一起拉他一把!”
“你准备怎么拉呢?”
“你只要有办法把他请到我这里来,我就有办法让他回头有岸!”
当我与熊总走进吴总办公室时,一见面,吴总就问他:“那个‘中校’什么时候给你武警的工程做呀?”
“快了吧!”
“我现在就有一个大项目,你想不想做呢?”
“开什么玩笑?没有听说你现在还有什么项目啊!”
“我请李老师作见证,现在就去看看,怎么样?”
吴总当即带着我们驱车个把小时,到了琼海的万泉河边,古称“官塘温泉”旁,下车走上路边稍高的一个土坡上,吴总踩着脚下的一大片茅草地,右手向前一指一划,说:“从这里到‘官塘温泉’中心,我准备买下这一大片地,开发房地产。你想不想跟我一起干?想干,就让你当项目总经理!
我们三人从万泉河边,回到海口国贸大道嘉陵大厦吴总的办公室,继续喝茶。吴总说:“李老师请先走一步,回‘富成大厦’家里,待会请你和聂老师一起来吃饭。我跟熊总先聊一会,好不好?”
吴总是怎么三言两语把熊总从那个骗子身边拉过来,走上沧桑正道的详情,我不得而知。但是,从那天以后,熊总就与吴总形影不离,他的夫人对吴总千恩万谢,只要他去熊总家,一定做最合吴总味口的家乡饭菜招待他。差不多两三个月吧,吴总和熊总都在我们家附近的“新标榜”酒店顶层喝茶聊天,偶尔也请我去聊一聊。
他们具体聊些什么,我从来不打听,而且不用打听也知道是谈项目的大事。可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未来之“大手笔”。吴总和熊总商量得差不多了之后,他又从武汉请来一位老朋友,住在海口泰华酒店,在那里深入研究、策划注册公司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文化传统讲“名正言顺”,公司起一个什么名字呢?吴总2004年已经注册、并在三亚湾海边建成了一个五星级“三亚天福源度假酒店”,他强调,不论这个公司叫什么名字,开头一定要有一个“天”字,如果以后公司做大了,就可以成为一个“天”系集团公司了。也许这就是吴总的格局之大吧!
吴总是有比较深厚文化底蕴的儒商,他毕业于黄冈高中,考取上海财经大学;1987年上海财大毕业,分配到广东省海南专署财政局(即海南建省后的财政厅)。1992年毅然辞职下海,成立了大禹房地产公司。大禹公司是少数在海南房地产泡沫经济爆发之后,傲然屹立不倒的公司。改革大浪淘沙之后,如同大禹“治水”成功一样,天赐良机。吴总抓住机遇,公司越做越大,当时力图发展海南旅游不动产业。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特别重视天时地利人和。他们三人住在“泰华酒店”,为了给“旅游不动产公司”起名,想到了“天”,想到了“地”,那块宝地在万“泉”河畔,官塘温“泉”旁,他们走访当地老人,都说周边地下到处都有温泉。三人一致认为无论如何,公司大名必须要有“天”和“泉”两个字。苦思全名不得,业余酷爱麻将的吴总,笑着说:“不想了,三差一,熊总打电话请李老师来打几圈麻将再说吧!”
刚好那天下午学校有一个重要会议,我请熊总要么另外找个朋友,要么等我开完会再赶去。熊总说:“吴总一定要等你来啊!”
等我赶去时,他们三人正在酒店麻将室吃快餐。熊总笑着说:“书(输)记送钱来了!快点吃吧!吃完就开打!”
吴总立即问熊总:“你刚才说什么呢?”
“书记送钱来了啊!”
吴总推开快餐盒,慢悠悠地点着一根三个五牌的烟,笑着说:“钱来了!好!太好了!”
熊总正疑惑不知所以,每次请李老师来打牌,不都是你吴总拿钱给他吗?只听他说了一句黄冈家乡话:“钱来!来钱!嗨!天来钱!好!”
吴总马上宣布,我们公司的名字就是“天来泉”了!
原来,他说的“天来钱”,意在“天来泉”!湖北话说“泉”(quán),读的就是“钱”(qián)的音。
“天来泉”,作为旅游不动产公司大名,真是一语双关。
其一,名实相副。公司地处万泉河畔、官塘温泉旁,不论河水还是泉水,都是上天所赐。
其二,借家乡话谐音之美好寓意,预示公司必将发大财。
大家对即将诞生的“天来泉旅游不动产有限公司”充满信心,熊总决心跟着吴总大干一场!
2006年6月6日,“天来泉五星级温泉大酒店暨养老度假公寓”开工典礼,在一片茅草地上举行。琼海市委书记和吴总共同为奠基铲了第一铲土。我应邀参加了奠基活动,见证了吴总出谋划策出钱投资,熊总出人出力共创奇迹的开始。
一期工程占地二百多亩,以天来泉五星级温泉大酒店为主体,辅以养老度假温泉公寓十几栋。酒店温泉进客房,公寓温泉入户。
熊总自开工之日起,吃住在工地,事无巨细必躬亲。晴天满身灰土,雨天泥浆满身。他全身心扑在项目上了。
他坚信“强龙斗不过地头蛇”,既然斗不过,就要“讲和”,古人不是讲“天时地利人和”吗?其实,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真可谓“和为贵”呀!整个建设期间,尽管没有围墙,工地建筑材料没有发生过丢失事件。偶尔工地工作人员与附近农民发生小纠纷,只要熊总去了,村长就说:“我们听熊总的,他怎么说我们都照办!”
吴总自开工典礼之后,就没有再到过工地。格局大的老总就是“用人不疑”,正如他所说:“熊总是天来泉工地的总负责人,我相信他能按计划按要求完成任务。我只负责资金按工程进度及时到位,只要熊总不差钱,就不必来找我!大酒店落成时,我会来剪彩的!当然要请李老师一起来!”正如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一样,从来不坐在教室监督学生一样。
从开工典礼到大酒店落成剪彩开张,十八个月时间,吴总才第二次亲临现场。
吴总当天下午在酒店大厅二楼召开公司中层以上干部会,我有幸耳闻目睹帅之为帅的魄力与风采。
当时五星级大酒店马上要开始营业,养老度假公寓也准备对外销售了。吴总在会上说:
“关于生活园区的装修,集团公司已经决定追加1000万。该花的钱一定要花,要大气一点;当然,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乱花。那么,花与不乱花的标准是什么呢?那就必须从我们未来工作的宗旨、服务的对象出发,将来我们要让离退休的共和国的将军、高级知识分子,还有先富起来的家庭老人,在我们这里住得舒坦、活得惬意、玩得愉快、吃得满意,就必须认真仔细检查我们还要整改的地方是哪些,怎么改才符合客户的需要。”
诚然,一个新的大型企业在筹备开业前的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各项工作可谓千头万绪,真是有点“剪不断、理还乱”。然而,吴总在不到两个小时的会上,在听取了各方面的汇报之后,如同战场上临战前的主帅一样,对现状进行条分缕析之后,高屋建瓴,做出非常明确的可操作性指示。
吴总还在一期工程开工不久,就请熊总的夫人去工地照顾熊总的日常生活。下午会议结束之后,吴总和我一起去熊总“家”吃饭。熊总的夫人早就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笑逐颜开热情款待。说不完的感恩,道不尽的谢意。
酒足饭饱之后,吴总对熊总的夫人说:“熊总辛辛苦苦一年半了,今天晚上放他的假,痛痛快快玩几圈麻将再回家吧!”
回酒店的路上,吴总说:“老熊啊!一期工程扫尾工作,二期工程筹备已经在会上布置好了。我会在二期工程结束时,再来你这里剪彩。希望你再接再厉,比一期要做得更好啊!另外,酒店总经理和公寓销售总经理马上就要到任了,你要与他们通力合作,做好工程的查漏补缺工作。二期工程工地管理基本正常了,请你的夫人到一期销售部工作。你们如果工作忙的话,两个人都可以去员工食堂吃饭。”
2008年开春,天来泉一期老年度假公寓销售火爆。那时还没有限购一说,有人一次性全额现金购买两三套,熊总笑说:“客户买房像在菜市场买大白菜一样!”到后来就一房难求了。
吴总决定加快二期建设速度,特别强调尽快把老年大学、老年医疗康复中心等公共设施建设好。
2012年5月30日下午,吴总在天来泉养生俱乐部筹备会上的讲话:
“现在离我们天来泉养生俱乐部十月一日开业,只有四个月时间了。
第一,立即装修一个具有现代化水准的俱乐部客服中心,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计必须是一流的。当场询问软件设计的负责人,能否保证设计的“五星卡”具备的各种功能,如果做不到,立即换人;
第二,俱乐部的3000万注册资金已经到位,你们可以拿出2000万来整改硬件设施不到位的地方。具体使用这笔资金的权力是你们,根据需要,具体负责人决定用多少。总负责人监督使用就可以了,不必层层请示报告了;
第三,所有决策都要建立在科学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需要多少管家才能满足会员的需要呢?那就要了解一个管家至少可以管多少客户,在此基础上,运用倒推法,一步一步就可以推导出我们需要的数据。
第四,希望你们今后在考虑俱乐部的各项工作时,要有远大的目标。我的目标是让各位在与俱乐部发展的同时,将来能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因此,你们在处理问题时,要高瞻远瞩、要大气一些,不要斤斤计较一时之得失。
最后,希望大家今后各负其责,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抓紧时间,保证我们的俱乐部按时开业。”
会后举行了酒会。熊总与吴总分道扬镳始于这次酒会。正应了“合久必分”之魔咒。
熊总记住了吴总的这句话:“我的目标是让各位在与俱乐部发展的同时,将来能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他还对我说,“吴总喝酒时,亲口对他承诺过的。但是,当初在泰华酒店设想的‘天来泉’,吴总的梦想成真了,对我的承诺却没有兑现。”
我当即顺口问了一句:“有书面协议吗?”
“没有啊!就是他在那天喝酒时的承诺没有兑现!”
且不说民间早就有“酒后戏言不可当真”。只说老朋友在酒桌上一边喝酒一边说话,一般都是一句赶一句,有其特定的语言环境,即使酒后吐真言是当事人潜意识的反映,也不能当真。我不知道他们当时对话的具体情况,不知说什么好。于是,就像鲁迅在《立论》中教学生写作时的那句话:“哈哈!今天天气……,哈哈哈!”
2013年,当熊总真的要离开天来泉时,我还是劝他三思而后行。他的夫人也再三劝他不要走,继续跟着吴总做事。熊总辞职时,吴总真挚地对他说:“无论你去哪里,只要你愿意回来,我一如既往热情欢迎你!”但是,熊总再也没有回天来泉了。现在他的夫人和儿子一直在琼海,一人住一套天来泉公寓房。
也许人与人一生的关系,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吧!但毕竟还是老朋友,好合好散。只要吴总打麻将“三差一”时,一个电话,熊总只要没有不能分身的事由,还是像往常一样,有说有笑,欢乐相聚一桌。熊总后来相继在海口、武汉的朋友的公司,负责做项目。
当然,吴总待我总是非常热情且尊为上宾。2014年7月,亲朋好友为我们夫妇在武汉做七十大寿,他不知怎么得知消息后,立即打电话表示祝福,并希望我尽快到海口,一定要再请海口的朋友们聚会为我们祝寿!
平时,只要他知道我到了琼海或三亚,一定要请我到他的酒店免费吃住,我们是忘年交,更是君子之交,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功利之事,如果说打麻将涉嫌功利的话,他请我去玩时,总是先给我几千块钱,还要笑着对其他朋友言明,公职朋友来跟我一起玩麻将,与李老师的待遇一样,各位老总就对不起了,你们只能凭运气和本事在桌上拿钱了,麻将桌上也有“天来钱”,就看你是不是能拿到了!
我后来在美国去过大西洋赌城,我们这等工薪族进赌场,玩大钱咱花不起,玩小钱还可以。有人说,大赌伤神,小赌怡情,这话很有道理。不论是在大西洋赌城,还是在国内的麻将桌上,我进赌场上麻将桌,就是花小钱找大乐儿,同时也比较一下东西方“博彩文化”。有了平和的心态,花钱又不多,输赢都无所谓。而我在博彩的输赢之间感悟了人生哲理,体味了人生乐趣。回顾自己这一生,每到关键时刻,不也如同上战场、进赌场一样吗?人生战场上的胜负在于一搏,搏击决定着事业的成功与否;人生的名利场上,充满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这如同赌场上的输输赢赢,赢中有输,输中有赢,赢了也潜伏着输,输了也预示着赢吗?
当然,东西方博彩文化给我们启示最大的还是“人生难得一回搏”!
吴总在人生大“搏击”中事业有成,源于他有非常大的格局!
【附录】吴总帮我找到了欠债人达森
2000年5月,送我的老伴到上海,乘机去美国参加小女儿硕士毕业典礼。真是巧得很,送老伴上了飞机,回到酒店,接到吴总的电话:“李老师,您在哪里呀?”
“我在上海,刚送聂老师上飞机了。现在酒店,准备回海口。”
“太好了!你想不想见那个差你钱的老朋友啊?”
“他真的在上海吗?”我们这次到上海之前,听几个朋友告诉我,说达森在上海开公司了,于是,我把他写的十几张欠条带着,如果能找着他,要钱也有依据。
“你在酒店等着,我来接你去见老朋友。”
吴总接我上车之后,笑着说:“你想不到吧!达总请我喝茶,我马上就想到你,他不是差你的钱吗?我们一起去见他。”
不一会就到了一个五星级大酒店。达总还是那样讲排场,喝茶也要到五星级酒店。也许他真的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吧。当我与吴总走进包厢那一瞬间,我看达总那张脸尴尬地僵在那里了。吴总笑着对达总说:“没有想到吧!”
“哪里哪里,都是老朋友,难得一见啊!”
于是,三个人就在那里品茶,东扯西拉,言不及义。
最后,达总终于耐不住了。开口恳请吴总暂借二三百万救急。吴总笑着说:“听说你在这里做得还可以呀,怎么又要救急呢?”
“一言难尽啊!”
“听说你还差李老师的钱吧?”
“是的,那几年在海口找李老师借的小钱。”
“哦!对你大老板来说是小钱,对靠工资吃饭的李老师来说,那是好多年的积蓄啊!你一走这么多年,也不给李老师一点消息。”
达总尴尬地点头说:“实在对不起李老师!如果你吴总这次借钱给我的话,我马上先把李老师的钱还了。”
吴总笑着说:“你差李老师的小钱,这么多年都不还,我还敢借钱给你吗?”
吴总趁他去买单时对我说:“他以前写的借条差不多要过时效了,现在他一时肯定也没有钱还给你,一定要让他重新写一张借条。”
临分别时,吴总问他:“你打算什么时候还李老师的钱呢?”
“我现在真的没有钱啊!”
“那你也得重新打个借条呀!你那些借条马上就过时效了!”
“那也要李老师把原来的借条退给我啊。”
我说,“这次来上海之前,听说你在上海发财了,我把那些借条都带来了,万一碰上你了,也可以了结这么多年的老账啊!”吴总就让我坐达总的车去我住的酒店。我上车之前,吴总小声对我说:“到了酒店,你一定不能要他的司机跟你们一起去房间。”
吴总让我牢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之古训,叮嘱我一定要提防言而无信的人。
达森跟我到了酒店客房之后,坐下聊起来,他觉得自己实在是运气不好,“当年差不多同时起步做房地产的朋友,就不说潘石屹吧,你们湖北来的吴总,还有尤总,现在都做得非常成功啊!你与他们也是老朋友了,你能告诉我为什么我就做不起来呢?”
“湖北来的也有很多没有做起来的老总呀!你认识的那个湖北的王总现在不也是东躲西藏的吗?欠债总是要还的,怎么躲得掉啊!”
“你还记得尤总吧?”
“尤HL。”
“对,他是华中工学院硕士毕业生,在海南房地产泡沫爆破之前,他卖掉了海口市公安局后面那个小区最后一套房,拿着资金到广州开发区投资建了一个电子设备厂。有一次,他从广州回海口,电话约请我喝早茶聊天,聊一个他当时经常思考的问题。
“李老师,我这么多年拼搏下来,实在感觉读书没有用啊!且不说中小学学的东西早就还给老师了,大学、还有研究生学的东西,对我的工作似乎一点用都没有啊!”
“是吗?那我问你,海南房地产泡沫快要爆炸之前,你有‘内部消息’吗?”
“我又不是高干子弟,没有后台,哪有什么‘内部消息’呀?”
“那你凭什么决定卖掉海口所有的房子,转战广州建电子设备厂呢?”
“凭多年养成的观察分析思考的习惯。”
“记得当年海口有句笑话,‘人行道边椰子树上掉一个椰子下来,居然砸到三个老总’,那么多人都到海口这屁大一点地方来做房地产,不是好事!孔子说:‘防祸于先而不至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
“如果你不读书,不懂‘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结果会怎么样呢?”
再说吴总吧,高中毕业于黄冈中学,考取上海财经大学,海南建省之前,分配到广东省海南专署财政局工作,建省之后,审时度势,贷款下海创建一个房地产公司,尽管占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还是稳打稳扎、步步为营,闯过泡沫大难之后,迅速崛起,我看靠的就是非常强的思维能力,凭的还是智慧和学识!
也许达总觉得惭愧,言归正传,说:“你看我是不是不重新写借条,就在原来的借条上写上今天的日期,再在后面签名。好不好?”
我考虑原来的借条是在不同的时间借的,这样比重新写更能说明问题,于是同意他的意见,逐张签好后。他请我去他现在的公司看看,然后请我去吃便餐,再三表示确实山穷水尽了。只要能翻起来,一定归还欠款。
一晃,到了2007年,得知达森于2006年6月以现金出资2280万,任云南华屹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法人、董事长,公司注册号530100100118580。公司另一股东姜源宁任总经理。公司地址于2014年6月变更至云南省昆明市二环西路398号高科技广场大楼。电话13888003573 18669985333
等我拿到上述信息时,两个电话始终是忙音,一次都没有接通过。
后来,我的一位当律师的学生出差到昆明,请他带着达森的欠条复印件去上述地址找人,公司不知所终,达森也不知还在不在世了,早年就传言他患有心脏病,那是说完就完了的病啊!
又想起了达森 ,他笑起来就像陈光标那善良厚道的笑容!难道真如古人所言,“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难知心”?达森看似善良厚道,做事却如此不厚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