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亚裔群体近视眼和戴眼镜的人更多?

fubin (2025-11-22 13:58:28) 评论 (1)
如果你留心观察可能会发现,在世界上的很多集体场合里,戴眼镜的中国人,亚洲人普遍较多。你大概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亚洲人近视眼发生率相比于其他人种更高吗?为什么?

什么是近视?

近视是指眼球的前后轴过长,导致远处物体的影像聚焦在视网膜前,而不是直接投射到视网膜上。这会使得远距离的物体看起来模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如果眼睛的屈光度(度数)达到或低于-5.00屈光度,就属于高近视。高近视不止是眼睛过长,还可能引发包括视网膜脱落、白内障、青光眼等一系列严重的眼科问题。

亚洲人是近视眼高发人群

根据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的预测,到2020年,美国约有12%的人会受到近视的影响。而在澳大利亚,约23%的人有近视。然而,在东亚地区,近视的发生率却极高,尤其是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甚至已经达到90%。更值得注意的是,高近视的发病率在亚裔群体中也特别高,一些研究表明,亚裔群体中高近视的比例可能达到16%,而在其他族群中仅为2%。根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120多个国家和亚太高收入国家的近视率将达到24%。

为什么亚裔人群容易近视?

亚裔群体近视率高的原因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

    1.    环境因素: 近距离用眼和户外活动时间的长短是影响近视的重要因素。东亚教育体系普遍注重课业,学生投入大量时间在书本和屏幕上。长期的近距离用眼(如阅读、写字、玩电子产品等)会刺激眼球长度增长,导致近视的发生和加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孩子们长时间面对电子设备(如平板、手机、电脑等),使得近视问题更为严重。

研究发现,室外活动时间越长,近视的发生率就越低。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眼睛健康,有助于减缓眼轴的过度延伸,因此,经常待在室外有助于保护眼睛免受近视的影响。然而,现代生活方式中的“宅文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孩子,长时间待在室内,减少了暴露在阳光下的机会。

    2.    遗传因素: 除了环境因素,遗传也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近视的发生率在亚洲人群中较高,这可能与基因的选择性有关。一个有趣的理论认为,古代中国、亚洲的多次战乱可能与这种遗传趋势有关。

许多历史学者认为,古代中国在经历数百年的战争、起义和帝王更替时,士兵的选拔往往更加注重身体素质。因为在战争中,强壮、高大的士兵更能生存和战斗,而视力差的人则不适合成为士兵。因此,眼睛不好的人被自然“淘汰”掉,传递下来的基因中,近视的比例逐渐增加。

这一理论类比了现代社会中的“奴隶繁殖”现象。在历史上,奴隶主通常会优先繁育最强壮的奴隶,从而使得后代的身体素质逐渐更强。而在中国的古代战争中,体质弱、视力差的人不太可能成为战士,因此这些基因被逐步剔除。这种基因选择的现象,可能使得今天的亚裔群体相对于其他族群更容易出现近视。

近视的未来和应对

随着科技进步,近视的问题虽然得到了有效的矫正,但高度近视的危害仍不可忽视。为了避免近视进一步加重,尤其是高近视带来的严重后果,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青少年阶段,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合理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以及增加户外活动,都有助于减缓近视的发展。

结语

近视在亚裔群体中的高发率,既有遗传的影响,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对视力问题的重视,早期干预和视力保健变得尤为重要。通过正确的眼健康管理,我们可以有效控制近视的进展,保护我们的视力健康。

参考文献:

1. WHO《近视与高度近视流行病学报告》

2.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东亚近视流行病调查》

3. 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相关研究

4. 中国历史战争数据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