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健康的唯一鉴定

老键 (2025-10-17 21:04:24) 评论 (1)

就是民众几乎感受不到政治的存在,更无参与它的冲动。就像你去超市买面粉,你不会操心面粉工场如何管理和运作,也不会想去那里实习一下。政治运作纯粹是千千万万工种之一,无非雇员不叫工程师,管子工,推销员,教授,而叫议员,部长,总理,总统。政治只是行政管理机器缝隙隙间的润滑剂。

然而现实里政治,包括它的体制和运作,不总是健康的,外在效应就是民众感到了它的存在,大多是干扰和不方便,直至有了要参与进去的冲动。这可能是它本身体质不强有基础病,也可能是大环境恶劣,譬如全球经济衰退,地缘政治危机,就像你超市里面粉出现断档或者质量下降,可能是工场技术落后管理不善,也可能天灾下麦子欠收。

只有在专制国家,民众才无时不刻感到政治的存在,而且时常被迫卷入其中。也许你会麻木,但那只是因为政治冲击过强的后应症,更多的人会习以为常,而他们中很多,其实已经成了政治动物,社会的粉红现象就是一个标志。以前以为,只有我们老一代简中才有喜好谈政治的后遗症,现在发现错了,年轻简中粉红群更是政治口号不离口。

看了一剑的两党贴,提点澳洲。澳洲政界现代史里一直有个叫民主党的第三党,我出国后,它还存在了很长时间,甚至某些时段风头很盛,它有点类似美国历史上的辉格党(尽管远没达到替代党的势头),其基础主要是知识精英,他们既瞧不起工党工会运动起家的土气,也不甘融入自由党国家党联盟传统性的保守,自成一党,政治野心小于优越感标榜。

民主党以后一下没了,最后第二任党魁弃党加入工党政府捞了个不起眼的部长。它波澜不惊的消亡,是在澳洲政治十分平稳的时期。澳洲两大党的执政理念的差异一直非常小,无非就是民众吃腻了炸鸡腿换个烤鸡而已,保守进步这样的意识形态之争的色彩那时非常淡薄,在野党真真扮演的,是执政党的监督和各项政策的独立审核,这正是现代民主的精髓所在,民众放心他们的互替互督,他们不以政治扰民,民众也不必介入他们些小的政治分歧,那个时期是澳洲社会进步最大的时候,社会和谐,多元,包容。

如今大不一样了,美国的政治撕裂和意识形态大战正在登陆澳洲,非常令人担忧,左倾的更加激进盲动,右倾的更加极端固旧,民众纷纷加入战阵,各种单一议题的快餐小党和独立候选人层出不穷,政治本应政客操心,政治外溢骚扰民众,民众介入政治纷争,说明政治体系出了问题,不再健康。

如今生活成本不断上涨,房价高企不下,不管何党执政,都应以经济为重中之重,不要试图打政治牌玩政治攻讦来转移视线分散精力。当民众连购买日常用品都拮据,你再向他们推销政治理念不是傻不是自搬石头?用政治喂饱民众是只有专制国才干得起玩得转的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