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名博

挪威11天行程计划 – 从南部到罗弗敦群岛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2025-09-18 07:25:48) 评论 (19)

老俩口和小儿子的11天挪威之行,从南部峡湾地区的斯塔万格(Stavanger)到挪威的第二大城市卑尔根(Bergen),再到罗弗敦群岛(Lofoten),不乏惊险、放弃、计划改变,却是精彩纷呈,是我们历年假期中最有挑战性、也是最激动人心的一次。

开着车在窄窄的盘山公路上,胆战心惊的感受天地悠悠之山峭水清,走过了风雨飘摇差点回不来的‘奇迹石’之旅,在有2000个陡峭台阶的山顶看了雾中仙境和雾散的美景,也在地球最北端的links球场挥杆……

最后的高潮,竟是再次得见奇妙的北极光 - 整整两小时!那气势磅礴、既有力度又舒展的天穹华尔兹,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当然,还有美食、有路上遇到的不同的人。待我慢慢写来,先上一张教练手机拍的极光与月亮同辉的照片吧:



第一次打算按日记形式来记录这次的旅行,这是对耐心的考验。我写博是激情型的,兴奋起来就想一股脑儿都在一篇里写完,一放下就完全没得写了 。写到这里想起博友暖冬在她的‘舞队’博文下提到网络的‘欺骗性’,的确,尽管非有意为之,但博文的记录是片面的,形成的‘人设’也是不完整的。像我的博文是激情驱动的,但我在其他地方也许是安静的、沉稳的,呵呵,别被我的‘假象’骗了哦。

这次旅行经历的和值得记录的太多了,我就借机挑战一下自己,试着按行程一天天的记录下来,希望不要烂尾。城里有不少按日程写精彩游记的,像麦姐最近的欧洲游记、淡然” 的阿拉斯加自驾游、亮亮妈妈的意大利游记、、、有榜样的力量, 我再把写论文的技能用上,按照照片和我旅途中的点滴记录,大致规划了后面每一篇的内容。这第一篇记录旅行的计划和有关的信息,也许对有兴趣游挪威的朋友有用。

我们家是我和水儿负责计划行程:想去的地方、安排的活动,以及需要的时间。教练负责落实交通和住宿安排。我们一年前就开始讨论,原本去年下半年一直计划的是去新西兰。到圣诞节的时候,新西兰的行程都敲定了,交给教练去落实,他却有畏难情绪,借口9月份时间不好,提出是不是干脆圣诞节去。其实他就是觉得安排10天的交通和住宿不容易,他还得当司机,跟我们玩拖延战术。

我们自然是不能让教练的阴谋得逞,但也的确觉得9月份去新西兰是早春季节,天气不太好,大老远去一趟,不如圣诞节去凑热闹,于是决定9月份去挪威、圣诞节再去新西兰(现在看来教练的拖延战术还是部分得逞,今年圣诞节走不开,不可能去新西兰了)。

去挪威?那我们坐邮轮!教练一直想坐邮轮,而英国到挪威的7天邮轮也是很受欢迎的旅游项目。我相信邮轮不错,但我想趁着教练现在能开车尽量自由行,也想有充分的自由去徒步,于是邮轮方案被我坚决否定掉了。

最后,我们一月份定好行程,教练开始断断续续的订机票、住宿和租车,到复活节末就基本定好了。我们在安排行程和住宿时,尽可能考虑到每天的开车距离,避免长时间驾驶。最后的安排只有第四天去Odda开车比较远,4个小时左右,我们安排了一天时间。整个行程的细节附在文末的表中。

最难的应该是订住宿,老实说,教练的那份工作不容易。我们开玩笑说订住宿就像开盲盒,因为那些地方大都没有连锁的大酒店,只能通过booking.com看网评,订house 或apartment,实际是什么情况只有到那才知道。我们10晚住了6个地方,只有最后一个住一晚的一般般,其他五个都很好,在罗弗敦住了三晚的那个最棒。我们退房的时候看了一下预订情况,发现那套房子的圣诞节和明年暑假都已经全部订满了。

对我来说,出去玩住宿很重要。在罗弗敦住了最好的三个晚上,又住了一般般的最后一个晚上后,队友们都觉得庆幸,前面5个住宿都满意,教练功不可没。每一个住宿的细节留待后面具体介绍,这里上两张罗弗敦那个最好的房子的外景吧。这一张是从房子的露台看出去的景色:





每天早晨起来面对如此美景,在晨光中完成了水儿给布置的读书任务(也许我顺带写个读书笔记?呵呵,开篇胃口大)。我再次感叹:有钱有闲的话,这个地方可以住上一个月。第一个让我这样感叹的地方是夏威夷。(从博主‘不闲’最近的挪威游记中发现,我们在罗弗敦住的是邻居,好像在Odda也是同一个位置,有趣!)

我们的行程分为两段:挪威南部,从伦敦直飞挪威南部的斯塔万格(Stavanger),租车,六天到达第二大城市卑尔根(Bergen),开车里程700公里。给个示意图:



第二段从卑尔根飞罗弗敦的Leknes(在Bodø转机),再租车到离开,开车里程400公里:



几点感受和tips:

  • 天气 – 挪威的天气多雨且多变是众所周知的。9月份已经开始进入多雨季节,我们还好,就第一天真正是下雨,后来都是小阵雨,从第5天后就都是晴天了。不管怎样,雨衣、雨裤和防水防滑的鞋是必备的,特别要是计划徒步的话。我尽可能简装出行,但这次三个人除了两个随机带的小行李箱,还是带了一个托运的大箱子,因为要放登山的靴子和登山杖。
  • 挪威开车不容易。罗弗敦群岛好一点,南部尽是盘山公路、路也很窄。 好在限速低,最高限速80公里/小时,过小镇是50。我们一开始的时候都怀疑里程表不对,怎么走得那么慢,后来意识到挪威和英国的公路限速不一样:英国单线双向的小路限60英里(接近100公里) - 挪威限80公里,还常常只敢跑50公里左右。那时候理解北美的朋友为什么觉得英国的小路不好开了:)
得紧盯着拐弯处是不是有对面来车,拐弯还得提醒看左边(因为挪威是走右边,与英国相反)。有的路上是不能随时会车的,有专门弯出去多一点的地方避让对面来车,判断不好就得一方倒车了。还好我们只倒过一次车,胆战心惊,因为边上是悬崖。我这个副驾驶不敢睡觉的,得帮教练盯着点车速 (听说挪威超速罚款重)、得提醒弯道,以至于我一到坐飞机的时候就大睡特睡 – 飞机再小,也不用我当副驾驶:)

7座4X4六天花了600多英镑,第二段四天一辆5座300多英镑。过轮渡和隧道的收费都用的auto-pass:在租车的时候交了押金,隧道都是通过时直接扫描车牌自动扣钱,很方便。第一段付了大概80英镑, 那还包括走错路付的30多英镑的冤枉钱 – 被Google误导进入了那条几年前才开通的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后续介绍。

  • 手机信号覆盖和银行卡支付的方便都让我们惊叹。所有支付都是刷卡,山沟沟的停车场都没问题,这11天我就没见着挪威的‘真钱’。到任何一座深山或小路,手机信号都是全覆盖。英国可是在伦敦坐个火车就没手机信号了的,挪威让我们感觉是从发展中国家到了一如中国的发达国家。
  • 这次水儿是Food Master,统管吃。早饭我们都简单,除了第一家住的有早餐,其他都是超市买面包、鸡蛋、牛奶,外加能生吃的黄瓜和西红柿。如果出去徒步,午饭也是头一天在超市买好三明治。在村镇上的午饭和晚饭是要尽可能找好吃的餐厅的。到了挪威,当然是主打鱼和海鲜。其他的小吃有肉桂卷(Cinnamon Roll)和褐色奶酪(brown cheese)配华夫饼。我一贯不喜欢肉桂,但Waffle with brown cheese真的是好吃。褐色奶酪是挪威特有的焦糖风味的奶酪,带甜味。上一张回程时在Leknes机场附近一个咖啡店吃的华夫饼夹褐色奶酪吧,华夫饼不甜,合起来就刚刚好:
?

其他的,待我写着想起来再说吧,也许在最后一篇把感受和tips概括汇总一下。这一趟不用补课历史和艺术,没少补地理。先附上一张行程表,上面有酒店和每天的行程信息(无广告意图)。具体的酒店情况会在以后相应的博文中提及。



谢谢到访!

下篇预告-风雨飘摇,差点回不来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