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隐约地看到了未来战争的模样

songling (2025-09-13 07:21:57) 评论 (2)

你知道战场上的硝烟是怎样的吗?听到过战场上枪炮声的人,与没有听到过的人对战争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40年前,我做为刚毕业的实习医生,有过一段短暂的南方前线战场作战抢救经历。血与火交织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在泥泞的坑道里回荡。扑面而来的烧焦物品的气味和炸药爆炸后呛人的气息,夹杂着伤员身上喷射出的鲜血的血腥味,在湿热的空气中混合成了独属于战场的气味。年轻士兵的脸庞,尽管脏兮兮却难掩英俊的模样。下一时刻战斗的不确定性,让你紧张着、热血沸腾着,却也会因自己无力回天挽救年轻的生命而痛苦难过着。这是真实的战争,这种高强度的内心冲突与真实的战场环境裹挟下才有的情绪和感觉,这种氛围,不是你能在电脑游戏里找到的。我们常常会怀旧,并不是因为过去有多好,而是那时候,你我都年轻,都有过心情激荡、挫折而又挣扎的经历。最近看了九三大阅兵直播后又回看了两遍,也与朋友交流了几次,感触很深。我把他们的观点和自己的一些思考记录下来,形成了这些文字。我不想唱赞歌,只想把真实的感受和思考保存下来。我们看一个事物或事件,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不对是我们的能力问题,但一定要主动地去思索、去探究,这是态度问题。当然,任何时代都有唱衰自己祖籍国的人,但他们也从未成为主流。真正的独立思考,是看清问题的同时能看到进步。批评应该是为了更好的建设,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去否定一切。

9.3阅兵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就是为了告诉所有人,你如果不让我好好种地,那我们就把你们埋进地里。而东大也通过阅兵"甩掉了历史屈辱带来的受害者心态"。兵圣孙武认为,战争只是政治手段的延伸,而且是成本最高的选项,如果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比如说用实力去威慑,达到维护国家安全、获取利益的目的,那才是最优选择。同时,孙武还在《孙子兵法》中阐述了一个观点,他认为战争是为了保国安民,经济繁荣才是国家稳定的基础,所以军事实力的本质是为了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而不是为了破坏而战。你想要和平发展,最好的方法不是向他们祈求和平,而是要用实力证明自己的力气比他们还要大,肌肉比他们还要猛,就像这次9. 3阅兵之后西方的反应一样。有网友和一位法国人交流,他说你们的总统马克龙挺幽默的,结果这位法国人告诉他,因为打不过你们,所以才显得我们有幽默感,如果能打得过,他们(西方)早就动手了。

我们从分列式上可以看到一支军队的精神面貌,包括军容军威、纪律性、战斗意志和精神状态。毫无疑问东大军队是全世界独一份儿的。你能想象出分列式是什么样子的,它只会比你想象的更完美。这背后展示出的是军队强大的执行能力。东大军队的纪律性,外网上也有很多评论。比如说分列式就是AI合成的,他们不相信东大军队能有如此惊人的一致性,这不奇怪。有句话说,人是无法想象没有见过的事物的。还有一些言论就完全理解不了如此整齐划一的分列式的意义。 “打仗难道还能用正步去踢死敌人吗?”  这是其生活环境导致了他们的认知局限所致。我们笑看有这样认知的对手多多的,并切无需争辩,就让他们活在这样的认知里吧。试问待他们上了战场以后,他是愿意面对一群猴子,还是愿意面对一支纪律森严的军队呢?武器装备的亮相和阅兵的解说词就更令人震撼。外媒刚憋出一句:“中国武器强,却没实战过”,结果就被一句话怼熄火:“要不您来试试?”说实话,真正的大杀器压根不需要“实战亮相”。比如东风-5C,光出场方式就霸气外露:弹头、弹身、弹尾分三台特种车运输,这体格这阵仗,摆那就是态度!别看DF-41常上头条,真正压轴的还得是 “5爷” 。射程覆盖全球,力量层级领先,它一动,世界格局都得重新洗牌。

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结合一些分析和评论,对此次阅兵有了更深的领悟。会觉得东大未来的战争思路,通过此次阅兵已经很明白地展现出来了。东大军队未来或许可能会不可避免地介入到一场战争。如果一定要介入的话,那么就要通过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人类的战争形态和性质。而且还要通过这场战争一举奠定最少50年的世界最强的军事地位。战端不可轻启,但如果真的无法避免的话,那就通过这一战,在未来最少50年的时间里让全世界一提到东大的军力,都得承认这是世界最强的战力,他们联合到一起也打不过东大。而且这种承认一定是要发自内心的、心悦诚服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全世界都是在如何去认知美军的。而此战过后至少50年内,全世界就将去如何认知解放军,甚至这种认知要提升到比当年的美军更高的程度。这就是阅兵背后的潜台词。

如何才能彻底地改变人类的战争性质并且一举奠定未来50年全世界臣服的效果呢?我们回顾历史,看看当年美军是如何实现的就清楚了。真正让全世界都承认美军天下无敌的,就是从30多年前的海湾战争开始的。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军可以说是改变了人类的战争形态。此战过后,西方全面扫清了对苏式武装常规军力的恐惧。此后整整20年里,全世界合在一起也打不过美国一家。这不是笑话,这是全世界都承认的事实。那时有一个说法:世界第一海军是美国海军,世界第二海军是美国退役封存的海军,世界第三海军是美国的海军驻外战队。还有,世界第一空军是美国空军,世界第二空军是美国退役封存的空军,世界第三才是苏联空军。那么东大要想实现全世界都服气的效果,就要打一个比当年的海湾战争更震撼的胜仗。这种胜仗有两个必要的基础。第一,对手不能太弱。比如菲律宾、立陶宛之类,就是打赢了也不会服你的。未来东大军队的目标,至少纸面实力不能低于当年号称世界第三的伊拉克。如果是多国联军一起来,那就更好了。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就三个字:“零伤亡”。如果没有把握实现“零伤亡”,东大军队绝不会轻易出手。当年的海湾战争之所以震惊世界,就是因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以区区100多人的伤亡,歼灭了伊拉克10万大军。想要超越美军唯一的办法就是实现“零伤亡”。设想一下,整个战争期间东大参战的指战员,从开始到结束无一牺牲,而对手却是伤亡惨重、无力再战投降了。你敢想象这种效果的震撼力吗?此战过后,东大就会顺理成章地登顶世界之巅。这就彻底改变了人类战争的形式,这就是东大军队努力奋斗的目标。在没有99%的把握实现零伤亡效果的之前,可以断定,东大绝不会介入任何中等规模以上的战争或者冲突。想要近几年就能看到发生这件事的可能性几乎为0。当然,如果有人一心想作死逼着东大出手,那就另算了。

这一点在九三阅兵上已经清清楚楚地表现出来了。以此观点再回看一遍武器装备的亮相,相信你也一定会有同感。我们先从最后看起,先要理解东风DF 61、DF 5C,还有惊雷1(JL1)这些战略大杀器的意义。这些战略核武器是保证东大实现零伤亡的前提,就是要掐死对方动用核武器的念头。如果对手狗急跳墙选择核武器,也就做不到0伤亡了,这是常识。只有都放弃核武器,打常规战争,东大才有碾压对手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只要不动用核武器,东大的境内就不可能有任何战争风险。战场在国门之外,国内正常运转,民众看打仗如同看直播。这就是这些战略大杀器压轴出场的意义。现在东大已经确立了先进的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但不会随便使用,这一点全世界也请放心。东大的核武器就是逼着对方打常规战争的。然后你再往前看各种武器装备的展示,就会发现东大要参与的下一场战争,其目标是多么的明显(就差直接写在脸上了),就是要“零伤亡”地打败对手。这将改写人类的战争形态。“零伤亡”,上一次的印巴空战已经告知了全世界。要知道,即使交换比再惨,哪怕是10:1 ,都有人会跟你耗下去。只要他家底儿够厚,拼死也能把你拖个半残,然后自然会有其他人接着去收拾你。但是,“零伤亡”,就意味着这场战争没法进行下去了。聪明的莫迪老仙之国,实力要比巴铁强大十倍以上,但是一个6:0下来,就没法再打了。有个6:0,将来就有可能60:0。对方没损失,你家底再厚实也没用。任何事情除以0 就没有意义了,这就是东大军队的目标。请相信,东大军队下一场战争的目标一定是 “零伤亡” 。在没有九成把握之前,我们绝不可能看到东大军队介入任何一场中等规模以上的战争或冲突。如果有人一心想作死,那除外。身怀利刃也并不一定会杀心自起,因为东大有着更宏伟的远期目标。若必有一战,那就让这一战彻底地改变未来50年的世界格局吧。

战争是一种极端的现象事物,它很残酷,但从本质上来讲它也依然遵循自然规律。在全面实现美好社会目标之前,战争是无法完全避免的。自然规律就是要求世间的万事万物,在矛盾和竞争中发展壮大或消亡。世间万物都会有天敌,天敌就会激励着万物主动地去进化、去发展。而人类例外没有天敌,只能自己互为天敌。在和平时代我们称其为竞争,而战争也是一种竞争的方式,是一种最极端、最暴力的竞争方式。越是这种最极端、最暴力的竞争,才越是人类社会进步最快的方式。如果不带着情感去认识战争的话,其实它就是这样的。战争,只要人类还想要进一步地去发展、进步,它就真的无法避免。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但是,毕竟人都是有情感的。对于战争最可悲可叹的地方,就是自从人类开始第一场战争以来,人本身,人,都是作为耗材存在的。换句话说,活生生的人都是作为炮灰存在的。参与战争的那些人最大的价值就是成为烈士倒在战场上,这就是战争最大的不幸和悲哀。从原始人拿着木棍和石块互殴,到今天的俄乌战场,我们看到的仍然是百万人的绞肉机。人类的文明和科技的进步,只不过是让绞肉机的效率越来越高而已。从古至今,战争的绞肉机性质从来都没有发生过改变。而9.3阅兵让我们看到了改变人类战争形式和性质的希望。东大将开启和引领战争形式和性质的根本转变。这种转变就是让人,活生生的人,7000年以来第一次不再成为耗材和炮灰,而是成为资源。人,不管你是去搞科研,还是你没啥本事,去工厂,去生产无人机、机械狗,都比倒在战场上变成炮灰更有价值。改变人的价值也就真正改变了战争的性质。有人可能会说:你改变了,你的人更有价值了,那么对方的人呢?他们在你高技术无人装备的打击下,不也的死吗?他们的人就不是人吗?这不是从双方互杀变成了单向的屠杀吗?这怎么能说是改变了战争的性质呢?如果有这种观点,那就是缺乏动态发展的理念。诚然,东大军队一旦确立起“零伤亡”的优势之后,从表面上看确实是如此,就是从双方互杀变成了单方向的碾压。但我们不要忘了,对手也是会发展的。至于50年的优势,也许未来100年之后,对手也会发展起来。到那时人类战争的模式就完全不同了。从太空到海底,人们只会看到各种机器在相互拼杀,人类本身,无论你是军人还是平民,再也不会感受到生命受到威胁的那种恐惧了。人类不再以消灭对方的肉体为目标了,而是拼命地去发展科技。从人命的消耗变成资源的消耗,实现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竞争,人类文明也将迈入更高的层级。更何况在东大军力保持优势的这几十年里,面对“零伤亡”的威慑,世界上可以肯定有很多本该发生的战争就将不会发生了,这也是对生命的一种保护。明白人都应知道,我们只有发展去超越东大,才是唯一的出路。如果真有拿鸡蛋去碰石头的那种人,从提高全人类素质的角度上来看,把他们清除掉也未尝不是一种进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等我们的子孙后代就像看直播一样,看着未来发生的各种战争,他们一定会回溯到今天的。这一切都是开始于公元2025年9月3日上午,东大的那一次震撼人心的阅兵。我们不想向外人证明什么。逛逛街,带带娃,陪陪家人,听听音乐,做一个沉默的守护者,在背后撑着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