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维生素 D 偏低,常见原因有:
-- 户外活动少
-- 缺乏运动
-- 防晒过于严格
-- 肠道吸收不良
我的经历与弯路:
-- 在佛罗里达那么阳光充足的地方,水平竟然只有 18。那时候很宅,后来又是防晒标兵。
-- 吃过钙+维生素 D 复合片 → 难以下咽,难以坚持,还容易便秘。
-- 曾尝试过冬季 3 个月大剂量 VitD2 → 因为不喜欢天天吃药,坚持不久。
-- 吃过鱼肝油 → 维生素 D 水平正常了,但血脂升高。
现在的目标:把维生素 D 水平维持在 30–50 ng/mL 之间。
我的认知:
-- 维生素 D 的作用:帮助肠道吸收钙,给骨骼“把钙纳入进来”的信号;还可能有抗癌、调节免疫功能的潜力。
-- 为什么不吃钙片:口服钙片容易导致血钙升高,沉积在血管壁、心脏瓣膜等非骨骼部位。我通过饮食补钙:豆腐、沙丁鱼罐头、西兰花、羽衣甘蓝、油菜、小白菜、杏仁、奇亚籽。
-- 维生素 K2:尤其 MK-7,据说能把钙送进骨头,而不是血管。如果已经有血管钙化,K2 可能有帮助。对大多数人不是必需品,尤其是经常吃纳豆的人,K2 已经足够。
维生素 D 的选择:
-- D2(麦角钙化醇,Ergocalciferol):来源于植物和酵母,效果弱,维持时间短。
-- D3(胆钙化醇,Cholecalciferol):来源于动物或阳光,效果更强,更持久。我的选择是 Costco D3,每天 2000 IU。
-- 骨化三醇(Calcitriol):维生素 D 的最终活性形式,直接调控肠道钙吸收、骨代谢、甲状旁腺激素。属于处方药,用于肾功能衰竭、甲旁减、严重骨质疏松。
剂量与吸收:
-- 推荐剂量:1000–2000 IU/天(因人而异,与日照、体脂相关)。
-- 我目前每天 2000 IU。体脂高的人需要更高剂量。
-- 服用技巧:和含脂肪的食物(如牛油果)一起吃,吸收更好。
监测:
最好每 6 个月测一次血清 25(OH)D,才能真正知道补得够不够。如果骨骼是房子,钙是钢筋混凝土,维生素 D 就像承包商、运货卡车和导航——三位一体,让钙真正进入骨头,建设健康都骨骼,同时支持免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