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马来西亚(1)-马六甲

canhe (2025-09-19 08:59:04) 评论 (9)

走马观花马来西亚(1)-马六甲

 (2014-11-14 )
 

7月6日上午我们离开新加坡前往马来西亚。9点半准时我们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交界的新山关口换上了马来西亚旅游车。

车子一出新加坡,窗外的风景也随之不同。蓝天白云下,成片的椰林,(也或摈榔)橡胶树林,碧绿苍翠,是我想象中的热带风貌;视野开阔了,心情也开朗了。






我们的马来西亚地陪导游叫小强,一个马来西亚华人。小强在“welcome to Malasia!”后,简单介绍了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又称大马,是东南亚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是一个有十三个州(相当于国内的省)三个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制国家,首都吉隆坡。马来西亚由于历史的原因,人口种族繁多,华人是仅次于马来人的一族,宗教也很复杂,伊斯兰教为主。文化多元化。

大马靠近赤道,一年四季几乎都是夏季,热带海洋性气候,湿度比较高,自然资源丰富,棕榈,橡胶,胡椒等产量和出口量都名列世界前茅,热带水果和稻米也很丰富。。。。

说到我们的马来西亚行,小强关照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这里与新加坡相比,治安不好,要求我们不要随意乱走,以防不测的抢劫和偷盗。“丑话说在前头”这样也好,提高我们的警觉性。。。。“


我们要去的第一景点就是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州府,历史名城马六甲,开车四小时才能到达。”



新山入关的地方



在到马六甲市之前,车子停下了。让我们远眺马六甲海峡---远处不连接处就是。给了我们5分钟时间拍照留影





马六甲市位于马六甲海峡最狭窄处,因其地理位置险要,自古至今都是繁忙的国际商贸通道和军事要塞。



车子停在马六甲市中心广场(荷兰广场),停留45分钟。





 
马六甲河边的仿古水车。指示牌说,”马六甲在十五与十六世纪曾经是一个繁荣的港口,最高峰时曾有上千艘船停泊在此。港口流传84种语言,河口的水车是汲水给商贾们用的。“水车通常出现在水流很急的地点,水车的技术出自于叙利亚、中国、印度和欧洲。这个13米高的马六甲苏丹王朝水车将再次见证这段繁华港口历史。”这仿古水车建成后一年,2008年7月7日,马六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3米高的马六甲苏丹王朝水车





第一次看到棕榈树结的果子



荷兰广场上的炮台古迹,葡萄牙占领时期建造



马六甲河穿城而过





 
 荷兰广场有一幅嵌在石墙里的铜雕。传说十四世纪苏门答腊一王子逃到这里,依偎着一棵马六甲树打猎,见到一只鼠鹿奋力反抗,将把它逼入绝境的一条狗赶进河里的情景。王子为鼠鹿的勇气所感动,决心就在那里立足,奋发图强。这就是马六甲城市由来的典故。鼠鹿也成了马六甲城市的吉祥物。




 
马六甲河岸东面就是著名的荷兰红屋。荷兰红屋建造于1650年代荷兰占领时期,典型的荷兰建筑风格,据说原来是白色的;英国统治时期被改为赭红色。红屋一直是荷兰与英国总督的官邸,又是殖民地的行政中心。马来西亚独立以后,它又是马六甲州政府的行政中心。1979年后被改建为马六甲历史、民俗和文物博物馆,其中设有郑和文物纪念廊。它前面的花园有一个维多利亚式喷泉,旁边的一座马六甲钟楼,是英国人建造的

 


 
红屋北面是荷兰人修建的基督教堂。从广场到红屋就隔一条街,几十米远,我想过去近看,可是被导游拦住了,理由当然又是我们没时间了。
教堂的北面就是有名的圣保罗教堂,我们在车上时,我就看到了矗立在外的圣保罗雕塑。很遗憾我们与之近在咫尺,却无缘走近瞻仰。


马六甲可见很多载客的三轮花车,很有特色,右面的摩托车是马来人的主要交通工具。



荷兰时期留下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这座建筑是东南亚风格



 
见证马六甲历史的古朴马六甲树



 
跟团游就是不自由,马六甲荷兰广场周边有许多景点:圣保罗教堂,葡萄牙古城堡,著名的鸡场街,我们连“到此一游”都没有,只好望而兴叹。(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