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说起来简单,不过是把一样东西,从自己手里递到别人手里。但若你真想送得好,送得巧,送得对方眼睛一亮,嘴上说"不用啦",手却已伸出来,那可就是一门玄学。
我一开始回国送礼尽朝自己喜欢的东西想。送香水,要让人闻了记住你,送口红,要让人涂了就想起你。送衣服,自己以为时髦好看的衣服。送包包,贵的自己都不舍掉用,就送二,三百加币的伪名牌包包,人家收到后表面上总是笑眯眯地说:"谢谢你"。但妹妹后来告诉我,上海人现在很少用香水,涂口红,其实不是上海人不喜欢,而是我现在接触的周围女人,大多许娘半老了,开始退出竞艳的舞台了。
送礼千万条,踩坑第一条就是千万别送衣服与包包。男人送他的情人的,就另当别论了。
送男士的衣服还好送。我哥我先生反正我家男士都喜欢"RALPH LAURON "这个牌子,但现在它的衬衫T恤价格涨得厉害,买了有点不划算,当然国内这个牌子几乎要贵一倍。我们是它几十年来的忠实用户,累计起来至少买了它家七,八十件东西,但现在越来越讨厌它的贪婪,以后有空我来说说我与这个牌子的爱恨情仇。
女人衣服坚决不送。送过几次,自己当个宝,但人家压箱底。我也送过几件这个牌子的经典毛衣与衬衫给嫂嫂妹妹与同学,我以为她们喜欢,这次我又买了,妹妹说话说漏嘴了"不要再买了,以前买的都还没穿过呢"。听后直接昏倒,好吧,我这次不仅不送,还要把她没穿过的全部要回来。所以啊,你送?你一个离沪二十几年的乡下人,人家收到了,还得找机会转手送出去,送不了只能压箱底。

其实我送给人家,人家不满意,人家送我的,我也不见得喜欢。去年回沪,妹妹化了大价钱帮我买了件灰色的风衣,等我回沪来穿,还硬说我穿了派头大,也许我以前的衣服在她眼里都是"鬼头鬼脑小家败气"的,但我一穿,顿觉自己就像是大姐大的小跟班,却偷偷地穿了了她的衣服,气场身材撑不住,她知道我有个解压的办法,就是把衣服送人,所以特别关照,这件衣服很贵的,不可以送人的。

去年我哥来加,他看上了一件RALPH 的女式风衣,可硬是要让我来试,说我穿了好看,但后来我觉得不是那回事。
感觉我就像被衣服"拉郎配",既穿不上身,又甩不出去,只得打入冷宫。这种衣服不是一件两件了。久而久之,我的衣柜就像个临时收容所,专门收留这些被我嫌弃、又送不出去的可怜衣服。
所以衣服这种东西,自己才是"金眼睛"。料子要自己摸,颜色要自己比,款式要自己照镜子看。
不久我就换了路数,变得领市面了,讲究一个实用的,送护肤品与手霜,大家都喜欢。女的自己用,男的自己不用也可给太太,给女儿或自己的妈妈。
我回去前,总要问妈妈带点啥?妈妈嘴上总说:"什么也不要带,上海都有。"可等我回到家,我从来都不认识的邻居小孩就冲我叫了一声"阿姨",我妈立刻转头对我说:快点,快点,给他一盒外国巧克力"。哼,我回家,妈妈明明嫌巧克力过期塞不下,还秒变魔术师,翻手就要我掏一盒出来做人情。
我懂的,上海人就是既要假客气又要面子。以前妈妈的七大姑八大姨太多,现在每年又有小字辈过年过节来拜访,她待人接物又讲究面面俱到。于是我一般就备好了她需要回礼的东西。好在加国的东西又便宜又能撑场面,还能让我妈在人情牌桌上打得顺风顺水。
若你的妈妈说"什么都不要",你要相信,你才傻。我亲戚家有这么一个憨头憨脑的男小孩,每次回沪他总是两袖清风很是潇洒,他还讲"爷娘什么都不缺,钞票也不缺"。隔壁八婆老爷叔都讲"这个小囡老实头"。在上海,老实头就是伐懂事体伐解风情的别名,再这样老实下去就和"港督"差不多了。
其实我每次回去是赚钱去的,父母给我的钱与亲戚送给我的礼,总比我带给他们的钱与物多得多,说是我在送礼,不如说是我在"钩鱼",一网撒下去,钓上来的都是亲情和人情。长辈们不在乎东西贵不贵,他们要的,是这一份从万里之外带回来的心意。所以讲,回去空手,侬是侬爷娘的囡囡,回去带点啥,侬就是懂事的囡囡。
加拿大还算有特产,营养品和西洋参也是我送礼的基本款。我每次带回的营养品里面,总有Ginkgo Biloba及Q10,家人最喜欢,说是防痴呆,保心脏。西洋参更是男女老少通吃,拿得出手。
只是好像说现在不能带西洋参出境了,那真是断了我最拿得出手,价格又不贵的送礼之道,头痛,想想回国还能带啥?
哎,我得把自己打包带回去,每次我一回加,老爸老妈就问我明年哪时回,我才是我老爸老妈最想看到的礼物。其实小囡再憨头憨脑,在自己的爷娘眼里也是个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