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手机时,我的手指在那条新闻前停顿了很久。
泰国与柬埔寨,又因为普里维希耶尔神庙的归属问题爆发冲突。11位平民无辜丧生,超过十万人逃离家园,泰方在第8区宣布戒严,而两国领导人却在社交媒体上相互指责,争吵不断。
我不是冲突中的一员,只是一个生活在平静城市里的中国女性。但看到那一张张失措的脸庞,听到那一个个家庭在深夜仓皇逃难的消息,我心里真的很难过。
那是一种穿透语言、超越国界的痛,一个做母亲的女人,怀里紧紧抱着孩子;一个年迈的老人,不知道还能逃多远;一个少年的眼神,不再有童年该有的光亮。
我想到我的母亲,想到小时候和家人围坐吃饭时,那种安心、那种被世界温柔以待的感觉。在这些战火下的家庭中,又有多少这样的日常被永远地打破了?
也许是身为中国人的缘故,我总会下意识地把这些画面和我们自己的历史联系起来。
我们也曾有过战火连天的年代。鸦片战争、八国联军、抗战、内战,那些名字在课本里总显得遥远,可当我看到泰柬边境那些被烧毁的房屋、那些沿着小路逃难的人群,我突然意识到,那些历史,也曾真实地发生在我们祖辈的土地上。
我的外婆曾讲起自己年轻时如何在战乱中背着弟妹逃亡,一边走一边哭,不知道能不能活着看到第二天的阳光。她说那时没有人关心谁对谁错,只想活命。
今天,泰柬边境上,那些无助的百姓是否也正在重复着我们祖辈曾经历的一切?
我们好不容易走出了那段黑暗,才换来如今这来之不易的安稳。如果和平是可以交换的,那么每一个中国家庭,恐怕都曾用苦难换过。
这正是我感到心痛的原因。作为邻国,我们本应携手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而不该让历史一次次重演。
文化遗产不该成为流血的借口,民族自尊也不该踩在无辜者的尸体上来捍卫。我们崇拜同样的佛像,信奉相似的信仰,却为何要彼此仇视?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写不出宏大的宣言,也无法阻止子弹飞行。但我仍愿用我的声音,哪怕微弱,去祈愿——愿这世界少一点硝烟,多一点理解;愿孩子们的哭声,不再被炮火掩盖;愿我们在回望历史时,不只是记住仇恨,更记住教训。
因为每一次的冲突,最终受伤的,从来都不是高层的政治家,而是那些普通人,那些像你我一样,只想好好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