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活成了历史

心之初 (2025-07-16 13:04:39) 评论 (7)

人活过七十,活出明白没有?我是个经历过很多次死活的老头。一气之隔,从阴间到阳间。差不多二十年前我就写过一篇博文叫《假如自己站在自己的坟头五分钟》。内容不记得了。死是什么?会怎末样?我不知道,也许就只是永恒。生死一线间的苦痛,我知道。血管痉挛,生不如死。肺里进水,拼命喘气,一口上气接不上下气的时刻就是断气,人就到了“死去元知万事空”的元知时刻。每个人迟早都会断气。

断气可怕不可怕?我觉得那些知道自己死的被预定的那些日子很可怕。中国现在癌多,弄得国内医生从诊断出癌到预计“还能活多久”居然精准之极”。“实践出真知”?我姐知道得了胰腺癌很突然。她忍痛告诉我,我是一点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后来我知道我姐在弥留之际最渴望的是亲人的关怀(滚滚红尘里每个人渴望的不一样?),我就天天给她发微信,祈平安。

为了解决“能吃点东西”,我外甥五月底送他妈到医院做了个大手术,住院就住了一个月(?),出院后我姐给我回了条微信,好像还好,能吃点东西了,不过也就多在人间吃了半个月的东西。

人生多少没办法?血缘之亲的亲人间的生离死别最心痛。我爸是握着我的手让他的手在我手中慢慢变凉的;我妈和我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我哥和我见的最后一面时已经完全不认识我了。现在我姐也走了。

家人全走了,只有我还活着。千山万水回趟故国不容易,我铁定踏踏实实快快乐乐地活死在美国。我打算明天去看一块墓地,如果不太贵的话就买上一块,我许我亲自给自己写墓墓志找人刻:一个中国人,不远万里来死在美国。世上多少国?谁不惦念母国?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里说:母得了重病,儿不嫌母臭。

我老婆最近对我格外关心,她和女儿为我姐哭了一场。女儿大了,知道些好坏,也知道点人间冷暖。突然提议她娘俩去西弗吉尼亚带上我,全家一起去住山两夜,看看日出日落,人活还需快乐活。我麻烦,不太能走路,只会侃大山,好在我现在也可以不说话。老了,控制力十足。

我想起二0一三年回国看妈时和我妈在宾馆的大床上听她老人家跟我说了三天三夜,她说我听,过几秒嗯哼。老年痴呆的老人对往事记得特别清晰,好像就记得她年轻时的幸福时刻,连我爸一九四五年写给她的情诗都背给我听。谁没有过年轻?有谁不留恋自己的浪漫青春?女人不管受多少苦,爱过嫁过就不该终生难过。“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可这世界上就两种"东西"。曾有过幸福是不是到上了九十岁以后就应该只感到幸福?“老年痴呆”助人带着微笑走进天国。

今天重看《坦泰尼克(TITANIC)》,快三十年前我们全家一起去电影院看过,那时女儿才刚上初中。电影拍得真好。不知怎么回事,看到头脑依旧清楚,说话也算清楚的一百0一岁的老太时,我居然生出很多感慨。活到了一百岁,是不是就成了一部历史。当人活成了历史,是什么感觉呢?当我看到画家小伙在深更半夜拼死也要把玫瑰(ROSE)小姐拽上船的画面,老头(我)的眼角也盈满泪水。画家小伙居然还被玫瑰小姐的未婚夫指使人带上手铐,小伙嫣然一笑。

我岳母今年九十七了,耳朵不好,脑子还行。我太太姐弟仨每个星期为母亲开一次电话会议。老太太渴望交谈。二00七年我回国的时候,丈母娘还让我给他讲讲罗洗河。我居然从“不知尽挽银河水,洗得平生习气无”讲起。我丈母娘听得津津有味。老人家童心十足。明朝的李絷的《童心说》里说:童心,心之初也。

我给太太说:不用操心带我去台湾(十几年前,我曾言要出十二个国,早就完成了)。尽孝要紧。你们姐弟要齐努力,帮母亲活过一百岁。咱们老百姓呀,活过一百也该算人生成就。

昨夜我大半夜无眠,梦里和我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在一起,当年我们全家是在一张三尺见方的小方桌上吃饭。我爸吃饭就熊我:“吃饭的时候,两只手要放在桌子上边”。家里有个太上皇(讲究古老中国的周礼),我从小就没有家的情趣。“孔孟之道就是让人生没有情趣(林语堂语?)”。高中生耄反孔,反得中国人性都出了大事。

一切都是往事,有时如烟有时不如烟。我可不想活成历史。我现在最爱做的事是抄《灵飞经》。欧阳询的小楷也写得精彩,我写不了那么正。曾国藩说:书法是雄峻和婉约的结合。我极为同意。字如其人,人如夕阳。小楷毛笔实在太难伺候。

7、16、2025(好像是耄畅游长江的日子,可惜了长江水,可惜了武昌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