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儷人

異鄉儷人 名博

国画练习笔记: 《春晓高歌》公鸡图

異鄉儷人 (2025-07-25 12:50:20) 评论 (1)


7/13/2025

周末,清晨的阳光斜斜地落在画案上,我缓缓展开那张40×80cm的宣纸时,雪白的纸面像一条小小的河流在案头流淌。跟着九牧老师的视频教程,今天要挑战人生第一幅长幅国画——《春晓高歌》公鸡图。

初执笔时竟有些手足无措。往常惯用的镇纸压不住这般长的画卷,稍一运笔,纸角就轻轻翘起,像在嘲笑我的生疏。墨汁在调色盘里晕开,浓淡相间的灰黑色让我想起老家屋檐下的雨痕。第一笔落下时手腕发僵,尾巴的翎毛画得太过拘谨,活像被雨淋蔫了的稻草。

正当犯难时,忽然想起九牧老师那句"长卷如抚琴,要分段而治"。于是将上半截宣纸轻轻卷起,用檀木镇尺压住,先专心经营下半部分。果然自在多了!羊毫笔饱蘸朱砂,侧锋一扫,公鸡健硕的胸脯立刻蓬松起来;再以焦墨中锋勾出铁爪,在宣纸上刮出沙沙的声响,仿佛能听见雄鸡踱步时爪甲扣地的动静。

最妙的是画冠羽的时刻。笔尖悬在纸面上方三寸处,突然一个顿挫劈下,鲜红的鸡冠便如火焰般在纸上跳动。待展开上半卷补全脖颈时,发现墨色已自然形成浓淡过渡——原来卷起的宣纸边缘形成了天然的水痕线,倒成就了意外的水墨韵味。

画到昂首啼鸣的喙部时,我不自觉地跟着挺直了腰板。笔下的公鸡突然有了神采,墨色眼眸炯炯有神,仿佛真要破纸而出去唤醒朝阳。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公鸡确实是一个极具文化内涵的经典题材,其寓意丰富而深远。这幅《春晓高歌》长卷,其实已在不经意间承载了国画千年的文化素材。古人称公鸡为"五德之禽"。鸡"谐音"吉",常与牡丹组合为"功名富贵"(公鸡+牡丹) 。红冠象征"鸿运当头"。

中国画史上也有许多以画鸡闻名的大师,不同时期的大师们赋予了"金鸡"独特的艺术灵魂。 如齐白石经典作:《群鸡图》, 徐悲鸿 名作:《风雨鸡鸣》,等等,都值得我们去欣赏。[微笑][微笑][微笑]

左边是我画的,有边是老师的。差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