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北京北部郊区由于极端降水发大水了,导致了财产损失,人员伤亡。从视频来看,洪水跟密云水库开闸泄洪有关,还可以看到很大的鱼儿在到处乱跳。水库是用来储存降水的,除了提供城市生活用水,还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随着气候变暖,降雨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短时间的降水量就可导致洪水的发生,比如最近美国德州神秘营的洪灾,导致了上百人死亡。
密云水库是解放后兴建的水利工程项目,读过有不少相关的报道和文学。不少老一代的北京人似乎跟这个水库有关,尤其是在政府工作的,很多人都参加了水库建设的劳动。根据维基的解释是:
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城区北16公里处,横跨潮河和白河,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水利工程[1]。1985年被列为一级水源保护区。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水位157.5米。
我没看错吧?千年一遇,万年一遇?从水库建成到现在还不到百年,就要泄洪保库才行。似乎啥地方出错了。
首先,千年一遇,万年一遇是如果计算出来的?这也误差太大了把?应该是根据过去的观测记录。北京的雨量观测记录在当时应该不超过百年。有趣的是,我去韩国的首尔旅游,看到他们的皇帝最大的贡献是发明了雨量计。为什么?因为他下面的官员经常谎报自然灾害,好骗取政府的援助。皇帝有自己的雨量计,那么官员就很难造假。其实也只是自欺欺人罢了。洪涝灾害往往是局部的,比如德州的神秘营事件。如果皇帝把雨量计的观测分布在整个朝鲜,那么还有点道理。当然,如果皇帝整天旅游,巡视自己的领土,那么没有雨量计也无妨,反正朝鲜面积不大。也不能排除其它的原因,对灾害视而不见,比如前几天,以色列内塔尼亚胡否认加沙地带有饥荒现象,国内六十年代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
显然过去的计算是错了。我认为,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增加,要不就是久旱无雨,或者是倾盆大雨。极有可能年降水量不变,但下雨的方式变了,比较集中,比较突然,非常剧烈,导致洪涝灾害发生。国内必须得采取应对措施。密云水库需要重新考虑,扩大蓄水的能力,甚至考虑修建新的水库。旱灾的时候,可以利用水库的水调节,否则水流入大海,真正旱灾发生,只能靠抽地下水才行。目前不少水利工程都是很多年前建的,没有考虑气候变化,这必须得重新考虑应对措施。
国内不少小区的建设都没有蓄雨水的能力。每逢大雨,雨水只能靠下水道解决。而美国则不一样,基本每个小区,尤其是比较新的,都有蓄水池。我曾经住过的小区只有十几户,但有三个蓄水池。雨再大也不会被淹。国内的小区为了建更多的房子,这些都给忽略了。日本似乎很少听到水灾现象,也没有什么小区蓄水池,可以说人家的排水系统设计维护得非常好。
北京发生的洪灾这些年经常听到,是该考虑重新改造现有的水利工程了。
北京又发洪水了
GoBucks! (2025-07-29 07:02:43) 评论 (1)这几天,北京北部郊区由于极端降水发大水了,导致了财产损失,人员伤亡。从视频来看,洪水跟密云水库开闸泄洪有关,还可以看到很大的鱼儿在到处乱跳。水库是用来储存降水的,除了提供城市生活用水,还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随着气候变暖,降雨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短时间的降水量就可导致洪水的发生,比如最近美国德州神秘营的洪灾,导致了上百人死亡。
密云水库是解放后兴建的水利工程项目,读过有不少相关的报道和文学。不少老一代的北京人似乎跟这个水库有关,尤其是在政府工作的,很多人都参加了水库建设的劳动。根据维基的解释是:
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城区北16公里处,横跨潮河和白河,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水利工程[1]。1985年被列为一级水源保护区。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水位157.5米。
我没看错吧?千年一遇,万年一遇?从水库建成到现在还不到百年,就要泄洪保库才行。似乎啥地方出错了。
首先,千年一遇,万年一遇是如果计算出来的?这也误差太大了把?应该是根据过去的观测记录。北京的雨量观测记录在当时应该不超过百年。有趣的是,我去韩国的首尔旅游,看到他们的皇帝最大的贡献是发明了雨量计。为什么?因为他下面的官员经常谎报自然灾害,好骗取政府的援助。皇帝有自己的雨量计,那么官员就很难造假。其实也只是自欺欺人罢了。洪涝灾害往往是局部的,比如德州的神秘营事件。如果皇帝把雨量计的观测分布在整个朝鲜,那么还有点道理。当然,如果皇帝整天旅游,巡视自己的领土,那么没有雨量计也无妨,反正朝鲜面积不大。也不能排除其它的原因,对灾害视而不见,比如前几天,以色列内塔尼亚胡否认加沙地带有饥荒现象,国内六十年代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
显然过去的计算是错了。我认为,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增加,要不就是久旱无雨,或者是倾盆大雨。极有可能年降水量不变,但下雨的方式变了,比较集中,比较突然,非常剧烈,导致洪涝灾害发生。国内必须得采取应对措施。密云水库需要重新考虑,扩大蓄水的能力,甚至考虑修建新的水库。旱灾的时候,可以利用水库的水调节,否则水流入大海,真正旱灾发生,只能靠抽地下水才行。目前不少水利工程都是很多年前建的,没有考虑气候变化,这必须得重新考虑应对措施。
国内不少小区的建设都没有蓄雨水的能力。每逢大雨,雨水只能靠下水道解决。而美国则不一样,基本每个小区,尤其是比较新的,都有蓄水池。我曾经住过的小区只有十几户,但有三个蓄水池。雨再大也不会被淹。国内的小区为了建更多的房子,这些都给忽略了。日本似乎很少听到水灾现象,也没有什么小区蓄水池,可以说人家的排水系统设计维护得非常好。
北京发生的洪灾这些年经常听到,是该考虑重新改造现有的水利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