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加菲猫

费城加菲猫 名博

“空调坏了”的误会:可靠性浴盆曲线的小科普

费城加菲猫 (2025-06-30 09:26:20) 评论 (2)

国内的很多老人都会认为,家用电器买来很贵,省省用的话就能用得久一些。这其实是在家用电器使用方面一个很常见的误区。



前些年,本猫的一个在上海的朋友特地为父母换了一台最新款的立式分体冷热双用空调。想着老房子的设备旧了,父母年纪大了,夏天担心他们中暑,冬天害怕他们受冻,一定得用上舒服点的现代化家电。

可不知道的是,他爸妈接过这台崭新的空调后,却几乎没怎么用。理由是,“新空调太新,舍不得用”。每当他打电话回家问空调好不好用,老妈总是说:“挺好的,就是平时不开,天气实在太热或太冷才开一下”。两年下来,这个立式空调站在客厅里像是个装饰品,外面还套着一个漂亮的布料套子,实际上几乎没运转几次,一直保持着一个崭新的存在。

直到今年黄梅天,上海潮湿闷热的天气,让人喘不过气来,他父母这才终于频繁地开起了空调。结果没用几天,空调坏了!一开机,机器在运转,但不制冷了。那朋友赶紧打电话联系客服,说是两年前买的空调,应该还在保修期内,要求修理人员来家里修空调。可客服查看了资料以后说:“对不起,您的空调已经过了两年的保修期”。他老妈一听,气得直抱怨,“这是什么产品质量啊?两年都没怎么用,怎么就坏了?名牌也不顶事哈”!

这件事让朋友一时也很困惑,这是台名牌空调,而且看上去几乎是全新的,怎么这么容易坏?难道真是厂家偷工减料了?其实,这是典型的“浴盆曲线”误会。

“浴盆曲线”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奇怪,但其实它是电子机械产品失效率随时间变化的一种经典模型。想象一个浴盆的形状,两头高,中间低。产品在不同阶段的失效率变化,就像浴盆的边缘和底部。 “浴盆曲线”形象地描述了产品从“出生”到“老化”的可靠性变化。浴盆曲线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早期失效期 (Infant Mortality):表明产品在开始使用时,失效率很高,就像婴儿容易生病一样。但随着产品工作时间的增加,失效率迅速降低,这一阶段失效的原因大多是由于设计,原材料和制造过程中的缺陷造成的。

第二阶段是偶然失效期,也称随机失效期 (Random Failures):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失效率较低,且较稳定,往往可近似看作常数,产品可靠性指标所描述的就是这个时期,失效率降至最低并保持稳定,类似于人的壮年期。这一时期是产品的良好使用阶段, 偶然失效主要原因是质量缺陷、材料弱点、环境和使用不当等因素引起。

第三阶段是耗损失效期 (Wearout):该阶段因为接近产品设计寿命,失效率随时间的延长而急速增加,主要由磨损,疲劳,老化和耗损等原因造成,如同老年期的衰退。

电子机械产品质量工程的研究表面,家用电器等电子机械产品的早期失效期的失效率高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首先是设计缺陷,那是产品设计中可能存在的漏洞,比如某个零件在特定条件下容易过热。其次是制造缺陷,那是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质量问题,例如焊接不牢或零件瑕疵。三是组装错误,如果在组装时流水线上的机械手抖动了一下,可能导致接线松动。还有就是包装问题,运输中如果包装不当,湿气或热胀冷缩可能引发裂纹或腐蚀。这些问题在出厂时的标准测试中不一定能被发现,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可以迅速地暴露出来。

正因为早期失效率较高,制造商通常会提供保修期。这不仅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也是为了提升产品的信誉。保修期就像一张安全网,覆盖了产品最容易出问题的初期。从制造商的角度看,保修期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它能收集早期失效的数据,帮助改进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所以,下次在享受保修服务时,不妨想想,这其实是个双赢的局面。

而我朋友父母家那台新买的空调,在两年里几乎没用过多少天,其实从来没真正的度过“早期失效期”!正是因为使用频率太低,那些原本会在前几个月使用中暴露出来的早期小故障,就这样被拖延到了现在才显现。而此时,保修期早就过了,维修只能自费,结果搞得老人既生气又委屈。

这其实是很多家庭特别是老年人家庭在使用家电时常犯的一个“好心办坏事”的错误。他们心疼新东西,觉得“少用一点,就能多用几年”,却不知道,这种想法和做法实质是延迟了产品早期故障的发生,并且增加了早期故障错过保修期的风险。

正确的做法恰恰相反,新买来的家用电器,要在保修期内应该充分使用,频繁测试,确保把问题在保修期内暴露出来。这就像是给产品做“热身跑”,跑完一圈没掉链子,那基本上你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用了。即便出问题,也能在保修期内免费维修或更换,避免将来自己掏钱又费心。

家用电器等科技产品并不是“越少用,使用时间就越长”,而是需要恰当地使用,才能发挥它们应有的性能和寿命。而“浴盆曲线”,正是我们了解电子机械产品“生命周期”的重要科学知识。所以,下次再买新家电,记住一句话:别怕用,就怕你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