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中囯女名星趙薇生死未卜,前途撲朔迷離,而人們對其4000萬歐元購得的酒莊談兴正浓之际,我们有兴参观了媳妇的父亲大人的酒庄。蹭此熱度,做个小记。
带领我们参观的是媳妇父親大人的合伙人约翰。他是生物化学博士,加卅大学教授葡萄酒釀造的老師。

整個酒莊是他們購買的一條峽谷中開發出來的前端部分。左側為白葡萄樹,右側為紅葡萄樹。樹苗是他們從歐洲考察试口引进和开发培育的。



釀造葡萄酒的葡萄顆粒其實是很小的。我們摘下嚐了下,蛮甜的。但約翰告訴我們,分判紅葡萄種好壞的簡單標準之一是掌心碾壓一下,看看葡萄汁的顏色,越黑越好。
葡萄酒莊的釀造庫房和地下室及酒窖 則是親家一手一手造出來的。






不要小看這些木桶。每個要從歐州進口,700歐元一個。每年進口和入桶的都有年份。
木桶都是Oak橡树做的,最多能使用两三次。因其味丧失后,酿出的酒便味不正。也是正因如此,美國的葡萄酒失去價格優勢。
過兩個星期就是採摘葡萄的季節了。他們會雇用很多短工。這是收獲季節。但對他們來說,真正的收穫時刻,是釀完後裝瓶貼標時刻。
他們的酒都是特供的Proprietorship,有自己的標识和品牌。我們參观的時候 親家开了三瓶每瓶200美金紅白特色的酒,其味道比游輪上一百多美金,或中國大陸朋友請我喝過的2-3千人民幣一瓶的好多了。

同行中有一個藤校畢業的愛好收集葡萄酒,专门花2000多刀買酒收集箱的單生貴族,眼睛立马Sparkling,要在他們下次装箱时订一箱。我也相信绝不会比趙薇酒庄的差。
每年他們將75%的酒卖給独家代理商。留下的25%卖給本地不能推却的熟人客戶或新开发客戶。据約翰介紹,他們从不缺少客戶或担忧銷售。独家代理商一再要他們扩大产量,所以约翰正在帮助两亇朋友开发两亇品牌。我说你们為什麼不能收购別人的葡萄扩大釀酒产量和利润? 他说不行。每亇酒莊有其自家的水土位置和精心把关的葡萄枝种,味道独特。这就是小众优势。
约翰在介绍中提到,他们的酒庄对外不开放,原因是减少污染。此时我才恍然大悟。我们一众进去的时候,被告知车速要降到5-10英里。当时我还以为迷信,勿惊扰到酒神。原来是怕汽车尾气的排放和飞扬起的尘土,沾染了葡萄,从而影响酒的质量。可见他们对酿酒过程把控的精细和对质量追求的上心。
与赵等的有钱人买酒庄相比,他们有的是更多的从零开始奋斗和爱好,及与大自然同化的乐趣。当然他们也在大城市有房。但当你看到他们在酒庄自建的屋子与质朴老式的爱好,你会肃然起敬起兴。
从凉台望出去,宛如在Tuscany見到的風景。所谓宁静致远,怡然致微,大致如此。



当然他们也有失败的时候。儿子之前给我带过他们酿造的醋。我知道再差的酒,也能酿最好的醋!
从大学毕业,开着车來到这里的三亇大学毕业生(其中之一后来另立自己的酒庄),携手同行奋斗 让人想像到当年他们汗珠掉泥摔八瓣的艰辛,也诠释了人是怎样可以将爱好,追求,浪漫,汗水及辛劳糅合在一起走过人生谱写。
比起之前参观的酒庄,这次有趣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