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和孩子教育的思考

今天偶尔看到关于英伟达黄仁勋早期的一个报导,说到老黄11岁在美国读学时的学校不是很好,他是学校里唯一一个身上没有弹簧刀的,和一个17岁的青少年住一个房间,他辅导那个问题室友学习,室友教他做俯卧撑,以至于他一直到现在都保持了每晚做一百个俯卧撑的习惯。他还说,他的室友是那个时候他的best friend. 老黄本科也是在州立大学读的。我没有去求证这些报导的真伪,也没有必要,不过如果都是真实的,说明孩子自有自己的人生之路,最终要看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老中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并不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我身边的很多老中都从初中开始就送孩子一路去私校,送各种课后辅导班,爬藤成功也是衡量父母对孩子教育成功的一种标准。我很佩服这些父母和孩子。

对我自己而言,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最后终于想通了。首先我自己没有这么多的精力去推孩子。我做好工作和家里该我做的事情再加上一些一直保留的业余爱好就可以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我希望孩子自己早点摸索自己的路,早点经历该经历的失败,逐步习惯没有父母的支持时自己如何生活。从老大的成长历程中,我已经感受到了高中时对她的保护有些过了,以至于有些挫败体验得有些晚,太理想主义,对真实社会的理解还有些单纯。好在虽然觉得有些晚,不过老大毕业也才两年,正是最美好的时光去体验,祝愿老大心有所得,心想事成。

对于老二,我想我能尽力做到的是,如果孩子真的自己努力有了去藤校的机会,我们可以在财务上无条件地支持。如果孩子最后去了公校,也没有关系,人生之路还长。以后当孩子需要父母时,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情感上,我们都available就可以了。根据老大现在的情况,孩子从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就不再需要任何父母财务方面的帮助,需要的是父母的关心和理解,目前看起来更是一副反过来要时时准备照顾父母的样子。我们当然是以后尽量不拖累少给孩子添麻烦。投资的目的也在这里,不是要给孩子留多少遗产,而是孩子独立后自己去闯自己的天地时知道我们有足够的财务保障来按照自己的心意过好自己的生活,因而不必让他们来担心我们。我们把trust 和will 早早办好,孩子工作后和孩子能互相在情感上支持,我觉得就可以了。如果给孩子造成要从我们这里继承很多遗产的印象而产生期待,大概不是很好。孩子以后的资产要靠自己去努力积累。

这么一想,似乎我投资的目标更加明确了。我一方面以老巴的大部分资产是50岁以后赚的作为例子来鼓励自己,一方面又心安地觉得准备好了老二万一将来要去读藤校的钱和退休以后的生活费就足够了,不用给自己的投资再增加压力,如果有更好的投资回报,那就是我们自己人生的nonus ,还有留给孩子的,那就是孩子的bonus.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