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份新华社内参讲起
1978年6月的一天,一份字迹工整的手抄内参清样摆在了时任中组部长胡耀邦的案前,文章的题目是《中国女篮是怎么被撵下专机的?》,且落款清楚地署名“新华社记者丁永宁”。与此同时,同样的一份也送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那么,中国女篮为何坐上了专机?为何又被撵了下来?这份内参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位署名新华社记者丁永宁又是何许人也?

胡耀邦
美制波音707

苏制伊尔62
恰在此时,中国民航驻罗马尼亚办事处收到民航总局通知,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率领的政府代表团将结束在罗马尼亚的访问,于4月20日晚乘坐专机回国,要求做好专机的各项保障工作。该专机有150余个座位,且代表团人数不过20余人。若该机能搭乘部分中国旅客回国,即可为国家节省外汇,也可解中国旅客严重滞留燃眉之急。于是乎,办事处分别与使馆政务参赞陆济新和政府代表团主要成员、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魏玉明商量旅客?搭乘?专机?事?,并得到了同意?,但只搭乘团体,不搭乘散客。经查购票旅客名单,20余人的中国女篮这一团体恰好?在列?,既人数合适,且人员合规,又便于安全管理。
办事处人员立即行动起来,先是找到女篮领队说明当晚搭乘专机回国,将次日起飞回国的机票让给在候补名单中的旅客的方案。当队长宋晓波得知能搭乘专机马上回国的消息,兴奋不已,球队欣然同意。然后协调罗马尼亚机场部门,办理了行李装上专机等相关手续。岂料,当晚8点,代表团主管礼宾的外交部礼宾司处长邵明辉匆忙赶到机场通知女篮,为了安全,专机只能上人,不能带行李。女篮队员虽觉得有些麻烦,但也同意了。

胳膊拧不过大腿,无奈之下,女篮全体只得下了专机。罗马尼亚诸多工作人员目睹了这一场景,办事处人员颜面尽失,无地自容,中国人这回脸丢大了。隔着国宾接待室那面大大的落地窗,登上专机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与被撵下专机的中国女篮队员,目光之间有一短暂的对视,身为人大代表的女篮队员范桂兰,发出这样的质疑:“今年2月开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时,就与陈慕华同在一小组,怎么现在同乘一架飞机就不可以呢?”。大嗓门的队长宋晓波,曾对记者描述了此时此刻她心中的感受:“我们又气又扫兴又遗憾,都是中国人,而且我们是代表国家出去的,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为什么我们会从专机上被赶下来?很不能理解,觉得不可思议。” 不知此时此刻上机的代表国家的那些人,心中作何感想?机场折腾了4个多小时后,女篮队员回到市里已是夜里10点多钟了。原住旅馆房间已退,根本找不到住处。不得已只能在使馆的会客厅的地毯上睡了一夜。因次日的机票让出去了,中国女篮又在布达佩斯滞留了一周,才搭乘下一班中国民航班机回了国。

中国女篮队长宋晓波(1987年)

王幼平-中国首任驻罗马尼亚大使

左下图:担任周恩来总理的翻译
右下图:1955年8月23日,刘少奇同志会见时任罗马尼亚驻华大使乔洛尤,丁永宁担任翻译
然,她竟不顾外交部挽留,从外交战线转到了国际新闻战线,成了新华社国际部的一名编辑和记者。在众人对其此举困惑不解之时,丁永宁的心中却涌动着那份对新闻事业的向往和冲动,她正是被毛泽东那段“新华社应该大发展,尽快做到,在世界各地都能派有自己的记者,发出自己的消息,把地球管起来,让世界,都能听到我们中国的声音。”所激励,所鼓舞...... 或许在她的眼里,外交工作似显被动听命,而新闻工作更有主动出击,给予她驰骋纵横的广阔空间。1975年至1980年和1982年至1984年,丁永宁曾两度被派往罗马尼亚,担任新华社驻布加勒斯特分社首席记者。在新华社,女性担任首席记者的可谓凤毛麟角。丁永宁不仅在国内出类拔萃,在国外亦闻名遐迩。在罗马尼亚的外国记者中,她被公认为是最活跃的一个,也是认识领导人最多的一个。当然,她也是最“胆大包天”的一个。

丁永宁-担任新华社驻罗马尼亚首席记者
为了真实还原此事件的全过程,丁永宁分别与民航办事处负责办理女篮搭乘专机的人员及使馆有关人员见面,详尽地了解了事发前后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办事处方面积极配合,所有证据信息准确无误。然,使馆方面却不那么配合。无论是大使还是参赞,要么讳莫如深,要么不置可否。其实,丁永宁向使馆核实的证据,无非是民航办事处与代表团成员,外经部副部长魏玉明商定好的搭乘专机方案,为何最终被推翻的原因。深谙外交部门道的丁永宁,决定绕开大使和参赞,直接找到了代表团当晚在使馆举行答谢宴会时的翻译,询问是否代表团长陈慕华拒绝女篮搭乘专机。翻译确认目睹了代表团工作人员向陈副总理禀报女篮登机事,但领导讲了什么着实没听见。据此,丁永宁心中有了数:若不是领导拍板决定,拒绝搭乘,女篮队员断不会被撵下飞机。

陈慕华副总理
副总理乘专机不是个别现象,现在出国访问,凡是副总理、副委员长,甚至个别副总参谋长均是专机。她还引用了民航罗马尼亚办事处提供的一组数字:专机在布加勒斯特机场停留一周,要花费几十万美元,这还不包括飞机闲置带来的损失。
大量使用专机是一种讲排场的坏作风,是封建落后思想的表现,党和国家的威望不靠这些来提高。相反,凡了解我国目前经济和劳动人民人民生活状况的人,只会暗中耻笑我们,它有损于我们的社会制度。
我们国家现在还很穷,劳动人民的生活还很苦,我们处处都应注意勤俭节约,领导干部更应以身作则。
希望中央领导重视这个问题,并迅速改革这个制度,使专机的使用范围尽量缩小到几位主要领导人。
她还以罗马尼亚“以例范之”:“除了罗共总书记兼总统外,其他领导人出访,一般均乘民航班机。”

丁永宁
1、在人大常委会上,陈慕华副总理就此事作了诚恳的检讨。
2、取消副总理级出国专机,只有党政军等四位国家领导人出国可以坐专机。
据悉,取消副总理级出国专机对规定一直沿袭至今。然,到了2012年,此规定亦有了些许变更。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贯彻落实实施细则》的通知规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总理出访乘坐专机;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出访根据工作需要可乘坐民航包机或班机,如需乘坐民航包机,须经中央外办报中央批准。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员出访乘坐民航班机,一律不乘坐民航包机。

陈慕华副总理

89岁高龄的丁永宁(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