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是中式英语吗

致力改善华人英语口语能力,原创英语教学新方法,帮助广大新移民和留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的课堂从开课以来就不断地有质疑的声音,就在这几天,就有两位网友给我留言,两位的意思几乎完全相同,简单地说就是:我同意你说的理念,但是,你的发音带着浓浓的中国味,意思是中式英语。下面,我就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看法。

成年的中国人学出来的英语,几乎不可能学得像母语一样,这是广泛的共识。但是只要方法正确,达到说英语的基本要求是应该能够做到的。作为教英语口语的老师,必须了解英语口语的发音规律,我是系统地学习了英语的发音规律,并且用这些发音规律来指导我的教学实践。英语的发音规律包括,音节的划分、重音、节奏、连读、略读、缩读、停顿、变音,连接这些基本的原则。其中,音节是英语的基石,重音和节奏是英语发音最重要的部分,其它的如:连读,略读,半略读,缩读,停顿,变音都是为突出重音和节奏的。这些在中国的英语课堂上是没有讲过的,所以我相信大部分中国人,包括给我留言的网友也并不了解。如果你不了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怎么能知道我读的是“对”还是“错”呢?

我的英语教学,从英语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节入手,因为音节是不可删除的,不可替代的,所以,读对音节是最重要的事,学习汉语从认字开始,读字也是中国人最擅长的。如果把单词作为最小的语音单位,这样不仅是错误的,也造成了说英语的障碍。如果你把音节像读字一样,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读,就相当你用你熟悉的方式读英语,事情就简单得多,而且这样读是完全正确的。我的模仿就是这样的,如果你能仔细听,我的模仿应该是越来越接近原声的。如果你不仔细听和比较,没有听清楚原声,你会认为我发的那些连读、略读、变音等等是错误的发音,像读字一样读音节不是中式发音,是正确的英语发音方法。

在我的课堂中,有一位朋友,叫@gxysisters1231 ,他/她每次都点赞,我可不认识这位朋友哦。只要我出错误,会立刻给我指出来,说我错了,但有一次,同一个单词,在不同地方重音不同,这是重音转移现象,他/她听出来了,他并没有根据字典的音标,直接说我读错了,他只是问:“为什么”?因为他也听出了重音的不同。我的教学已经进行了一年多了,在这一年中,我的教学不断地改进,希望朋友们多提宝贵意见,哪个地方与专家的发音不同,哪个重音没读好,哪个音节划得不对。再说一遍,我的发音并不能作为模仿的范本,你需要学习的是我是怎样模仿的,所以没有必要纠结我的发音是不是标准,你如果能听得出我的发音与标准发音的不同之处,才说明你是听明白了英语是怎么说的了。

中国的英语教育存在很大问题,学了十几年听不懂英语的比比皆是,貌似说的流利的故宫英语解说员说的英语,美国人居然听不懂。究其原因就是不懂英语到底是怎么说的,很多人听到正宗的英语是像唱歌一样好听,高低起伏,阴阳顿挫,于是就随意地按汉语的习惯阴阳顿挫,结果说出来的话,不洋不土,怪声怪调。改变英语的听和说的能力并不难,跟着我模仿,应该有半年就可以明显有成效。



1 去年           拉克搬 到美国

              l      .         .      .      .         .   。         。     l

Last / t+year / Lat/ka / mo/ved / to / the / y+U/nited / States. /

一天晚上         他吃

                 l   .       .            .

w+One / night / he / was / s+ha/ving /

 晚餐      在一家餐馆

     .   l    .         .            .          l

din/ner / r+in / n+a / w+re/staurant /

     洛杉矶的

    .                .    .    l

t+in / Los / s+An/ge/les /

3 在这个餐馆另一边 

 .              .         .         l     .                。   .      .     l

On / n+the / y+o/ther / side / d+of the / w+re/stau/rant  /

4 他看见斯班纳正在喝香槟

  .               .   l     .           .           l

he / saw / Spe/vna / drin/king / cham/pagne /

5 拉克走向他

    .                    .      .       l

Lat/ka / walked / d+o/ver / to / him /

6 你好吗             你还记得我吗

   .             l   .       .     .           .       l

Hel/lo / there / Hi / Do / you / re/mem/ber / me /

7 是的 我当然记得

           .               .    l

Sure / r+of / course / I / do /

     你是海关工作人员

   .             .         .            .   .    l

You're / r+a / cus/toms / s+of/fi/cer /

8 我过去是 但是我现在什么也不是了

.               .       l .         .        。       。  .    ,   l

I / y+used / to / be / but / d+I'm / not / d+a/ny/more /

Last year Latka mov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ne night he was having dinner in a restaurant in Los Angele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estaurant he saw Spevna drinking champagne. Latka walked over to him. Hello, there! Hi!Do you remember me? Sure, of course I do. You're a customs officer. I used to be, but I'm not anymore.

oldpp 发表评论于
英语的汉语拼音化读法是个问题, 尤其是中国北方人。
蓝天白云915LQB 发表评论于
有人给我留言:你的重音和节奏都很准确,但是就是有浓浓的中国腔。对我来说,这就够了。
蓝天白云915LQB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唐西' 的评论 :

我们两个的根本问题在于,你是在认为我在强调发音的字正腔圆,这是因为,英语的发音除了重音词的重音节,其它读音都是不重要的,发的准不准,听不清楚,都不是问题,但是,如果我发得不准,可能会对我的教学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在发音准不准的模仿上,我花了很大功夫,这不等于我非常强调字正腔圆。
蓝天白云915LQB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唐西' 的评论 :

你在对我鸡同鸭讲。我并不是对中式英语排斥,相反我反对那种强调单词发音的标准性,而不注重句子中表达意思的音节应该强调的问题。说话的目的,不是什么发音的 标准,达到博音员标准,而是能不能把员,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

对于质疑我的人,才是认为我是中式口音,是不值一提的。我的教学,重点讲的就一个,重音,其它,弱读、略读、等发音技巧形成的英语的节奏,就是突出重音的,重音承载着要表达的意思,学会了听重音,不就是解决了听力 问题了吗?

虽然我是澳洲人,我都分不清楚,美式还是英式英语,至于中式英语就是一个伪命题,中国人的英语没有一个固定模式,根本谈不上“式”,乱式。我的教学,我一再说,学习听懂英语的重音和节奏,解决了听力,才能持续不断地提高英语的 口语水平。这男的不是解决几十年都解决不了听力这个难题最简单的方式吗。j

唐西 发表评论于
梁启超都说不好普通话,你非得要人家说出澳洲牛津口音?

细读了你这篇博文,确实能感受到您在英语教学中投入的热情、系统性和职业精神。对这份坚持,我是尊重的。

您特别强调发音,尤其是“音节”、“连读”、“略读”、“缩读”这些语音细节,力求学生能说出“原汁原味”的英语。我完全理解——对专业播音员、年轻学习者、或者想走语言学术路线的朋友来说,这种训练是必要的。

但语言首先是工具,其次才是艺术。

我们就拿梁启超先生来说。他学问通天,文章天下第一,可就是一口浓浓的广东腔,皇上听不明白,还得旁边配个翻译。那你能说梁启超表达力不够吗?他奏章一读,京城都震。发音不标准又怎样,沟通才是根本。

所以我真心想问一句:梁启超都说不好普通话,咱们这些普通人,非得说出带鼻音的澳洲牛津腔,才叫合格吗?

我感觉,您对“中式发音”很敏感,甚至带点排斥。但说实话,这并不是恶意批评,而是一种普遍焦虑在发声:我们是不是非要说得“像外国人”,才叫会英语?

很多成年学习者,包括中老年朋友,哪怕再努力,也不可能完全摆脱母语的影响——这是语言习得的生理规律。而如果一个老师从一开始就把“像不像母语者”当作教学目标,那不是教学,那是内卷。

我有一位老师当年也说我发音有问题,我就回了一句:“老师,我天赋有限,但我能跟英国农民沟通,他们听懂了,我也听懂了,不就结了?”

你看,我们不是不讲规范,而是不想被“标准”压得喘不过气来。

我当然不反对练习发音,但希望老师们在强调“标准”时,别忽略了“实用”才是大多数学习者的目标。更何况,您也不是英语母语者,澳洲口音也不是您的母语——我们彼此之间,不过是用第二语言在努力交流。

您在博文中写道:“你需要学习的是我是如何模仿的,而不是纠结我是否发得准。”这话说得不错。但反过来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学习者:

你也不必纠结我们是不是“模仿得像”,重点是——我们听懂彼此了吗?我们说出了自己想说的东西了吗?

就连梁启超都没改了口音,我们这些凡人,何必苛求自己非得说得“地道”才有尊严?我觉得,能自信地表达、有温度地交流,这样的“中式英语”也值得被尊重。
elfie 发表评论于
I can speak Russian correctly and watch TV, read books, but my conversation is limited because there's not a live environment. I often feel having nothing to say in a conversation when someone starts speaking Russian to me, even though I totally get what this person is saying. I wish I could have lived in a Russian speaking place longer. All I had was three weeks of immersion in Latvia 15 years ago. But anyway, I enjoy listening to the folk music, watching Soviet movies and learning through audiobooks. Now I'm learning to speak Hebrew with an online live program. It's fun because all of sudden everything dawns on me: live expressions matter! Learning a new language is challenging to adults but beneficial to our brains as a mental exercise.
Bluewily 发表评论于
学习英语或其他外语没有什么诀窍。传统笨方法仍然有效。重复阅读、听、写,和说。
口音不是问题,很多欧洲和印度人都有口音,但说英语的人还是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我觉得有些法语口音的人说英语很可爱的。最重要的是发音要准确到位。
蓝天白云915LQB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竹野' 的评论 : 笑死人。说得也对,就像京戏一样鼓点分明,重音铿锵有力。
竹野 发表评论于
感觉是听京戏
蓝天白云915LQB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等等看看' 的评论 : 真高兴见到你!我比起川普的坚持精神差的远了。真高兴他老人家能为美国和世界做不可估量的贡献,愿世界更美好。
等等看看 发表评论于
好久不见啊蓝天姐,时间一晃而过,英语课堂已有五六年了吧?赞可贵的持之以恒和耐心,问好蓝天姐!
蓝天白云915LQB 发表评论于
我百分之百同意你观点。无数人的经历说明,不识字的人,只要在语言环境下,使用这种语言,就能很快掌握这种语言,你的经历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也学过俄语,是在中学学的,时间还不短,变格把我搞得头昏脑涨,结果,我在现实中一句也不会说。几十年过去了,连字母都不认识了。我就是通过学俄语的教学,改变了学英语的方法,在语境中学,口对口模仿,口音是华人错误的英语的一块遮羞布,华人把最难学的英语搞成这么复杂,变成不可攀登的山峰,真是悲哀
elfie 发表评论于
I don't know why it's so hard to learn to speak English. We didn't start learning it at 20 but at 11 or 12 when we were at middle school.I speak perfect English without any apparent accent. I started learning Russian at 18 and I speak good Russian without any apparent accent. Accent isn't a problem. It's the expressions. My English is way better simply because I get to live in the real environment.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