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英伦行(6):剑河朔流,智慧之水永活

日子是流动的河水,记忆是沉在水底的石头。
打印 (被阅读 次)

文/逍遥白鹤

图/逍遥白鹤夫妇(网络选图有注明)

 

9/28/2022,这一天我们夫妻俩的游览目的地是剑桥(Cambridge)。天气预报晴间多云,清晨出门望见丝丝缕缕的白云飘浮在蔚蓝的天宇,阳光普照大地,让人心情豁然开朗。此行赶上伦敦多雨的季节,每一个晴天都很稀罕。

从我们所居伦敦市中心的酒店去往利物浦火车站(Liverpool Street Station),有轻轨快车通往剑桥,快车票我是提前在网上购买的,有确定的往返时间。

(网络图)

这是一个庞大的交通中转枢纽站,上下数层,划分出伦敦城内的地铁线路和远郊及长途火车不同的站台区域。早晨是伦敦上班族的高峰人流时段,熙熙攘攘的乘客们行色匆忙,其中不乏衣着考究的俊男美女,显然比美国人更注重服饰的美观与时尚。等待我们的车次时,我饶有兴致地观赏着大厅里来往的时尚伦敦人。我先生正在仰头查看显示屏上火车班次有否变动时,广播里突然通知,我们应该乘坐的那趟快车因途中电线故障停驶了,不清楚需要多久才能修复。人在旅途,总会有些意外不期而至。正考虑我们是否要改购车票,我先生耳朵尖,听到广播里说去往剑桥方向快车的旅客可以免费选择乘坐其它慢车班次,而有一趟列车正在10号站台进站,但在本站只有几分钟停留。说时迟那时快,先生拉住我迅速跑进站台,跟列车员确认了大方向正确。我们刚登上火车,车子就哐当哐当地启动了。如果错过此趟车,不知等候多久才能遇到下一班,而且慢车停靠的站次多,行驶时间长,我们在剑桥游览的时间就不得不被大打折扣。

一路上,广袤田野里青黄斑驳的秋色、起伏不定的丘陵,还有一处处看上去颇具年代感的老式居民住宅群落,不断从车窗外闪过。

我们耐下心来,待慢车一站一站停过,还好,抵达剑桥还不算太迟。走出剑桥的火车站,站前小广场周围的一些店铺还没有开门营业呢。我们四下打量时,有一位身形挺拔笑容温暖的金发帅哥迎上前来,向我们热情推荐游览项目,打算为旅行社招揽生意。我们笃定要自由行的,推却了他的跟团建议。

火车站的马路对面即可看到剑桥小镇鳞次栉比的古建筑了,我俩兴冲冲甩开大步走入这座名闻遐迩的学府重镇,迫不及待地感受它历史悠久、厚重迷人的神圣氛围。

剑桥的街道。

民宅。

街道两旁,那些哥特式教堂和砖石结构的古老大厦上锈迹斑斑,历尽岁月濡染,它们已在此昂然矗立了数百年,默默俯视着一代代来访者,以它们傲人的资历与岑贵宣示着英国传统文化特有的风范。

虽然天气预报是晴间多云,但仍然说不定哪一片云团凑成堆,就给你落一阵小雨下来。雨势不大,淅淅沥沥的,带着几分寒意几分缠绵,你刚撑开雨伞,阳光透出云层,湿漉漉的雨滴又飘忽不见了。

所谓剑桥,实际上分别为31个学院聚合组成,各个学院散落在剑桥的不同区域,整个城镇拥有大约10万居民,是一座开放式结构的大学城。

剑桥城镇内的大多数学院、研究所、图书馆和实验室都建筑在剑河两岸,或城镇内各处。除了学术气氛浓郁的学院以外,小镇上还拥有20个教堂,其中有几座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十分独特。剑桥在世界名校中排名前五位,历经800多年漫长的历史,至今依然尽享殊荣。赫赫有名、曾推进人类科学发展进程的伟大科学家牛顿、霍金等都曾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过。这里曾经诞生过8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3位首相,9位主教,以及大量著名的科学家和诗人。年复一年,随着新的一届届莘莘学子优秀人才步出校门,这个统计数字肯定还在上升中。

克莱尔桥东岸是剑桥大学外形最霸气的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此学院成立于1441年,由当时的英国国王亨利六世设立创建,因而得名。为了显示国王的雄厚财力,学院建立之初就追求宏伟壮观的建筑风格。而建筑群中最著名的当属学院的礼拜堂,它耸入云霄的尖塔和恢弘的哥特建筑风格已经成为整个剑桥镇的标志和荣耀。学院的建设周期长达八十年,经历了王朝交替和玫瑰战争,到亨利八世时期方告完成。最初的生源都来自伊顿公学,直到1865年才有了第一位非伊顿公学的学生入读,随后的招生范围更加宽容。

 

在国王街国王学院斜对面的本笃街(Bene't Street)路口,我们看到了悬挂在基督圣体学院泰勒图书馆外玻璃橱窗内的圣体钟(Corpus Clock)。这个艺术品雕塑大钟是由约翰·C·泰勒构思和资助而制作的。这个时钟融合了现代和古典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对生死和时间的致敬。时钟的表面有纯金镀层,并铭刻出类似辐射的涟漪。涟漪暗示着宇宙大爆炸,即形成宇宙和时间的初始。镀金表盘之上爬着一只张着嘴的蝗虫,被称为“ 时间的吞噬者 ”,在提示着众人“时间必然流逝”。2008年,霍金为其揭幕,圣体钟被《时代周刊》列为2008年最佳发明之一。

(网络图)

 

国王学院入口处。

国王学院内景。

 

当我们移步走出国王学院背后高高石墙下的狭窄小巷,走上数学桥(Mathematical Bridge——此桥设计者是William Etheridge,由James Essex于1749年兴建完成),一条绵长恬静的剑河(River Cam,又称“康河”)便展现在眼前。河道蜿蜒曲折,河水清澈,悠悠然伸向远方。水面上不时有承载着三俩个游人的小木舟轻轻掠过,撑蒿人都很年轻,听说船夫大都是课余挣点外快的剑桥学生。

 

剑河沿岸垂柳依依,岸上草木葱茏,一派美丽舒展的田园风光。租船点的岸边,有不少闲置的小船堆积,舟影横斜,倒影随波游移晃动。在这般优美的环境里读书深造,真是可以一洗喧嚣现代化都市中的纷乱嘈杂,定下神来修身养性了。

 

国王桥(Kings Bridge)的右面即是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的大草坪(Great Lawn)。这座桥可以连接到克莱尔学院(Clare College)的克莱尔桥。初建于1640年,是剑河上最古老的一座桥。这座桥的两边护栏上有14颗圆形的石头,当地人称之为“地球仪”(Globe)。

(网络图)

 

沿河继续向前,剑河东岸的院舍便是大名鼎鼎的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这座在学术成就、经济实力都是剑桥大学首屈一指的学院,是由国王亨利八世1546年创立的。此学院的毕业生中包括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著名哲学家培根、大诗人拜伦和包括查尔斯王子在内的多位王室贵族及6位英国首相、32位诺贝尔奖得主等。

 

牛顿的苹果树位于圣三一学院门口。传说中牛顿在此被一颗苹果砸到,引发顿悟,从而万有引力定律便诞生了。不过年代太久远,这棵树不可能是原本砸到牛顿的那棵树,而是其繁衍的后代吧,呵呵。最初的那棵树,据说被移栽到了牛顿的家乡林肯郡。

(网络图)

据说在疫情前,剑桥是中国游客的热点访问地,小镇里几乎每天都穿梭着数不胜数的中国面孔。流经小镇全程的剑河,经常被游客们乘坐观景的小舟拥塞得水泄不通。疫情阻断了大量游客的脚步,不幸中侥幸,我们造访时的剑桥呈现出近年来难得的清静。似乎于恬静的氛围中更能感受徐志摩先生所述:“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剑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引自《我所知道的康桥》) 。

 

以下分享一组我们在剑桥城镇商业街的随拍:

街上走着的这群学生娃是为了完成某种社会调查问卷的,后来我们在麦当劳餐厅里又遇到了他们。积累社会经验了解民意,从娃娃做起......

 

我们在剑桥的麦当劳用午餐时所见:

自助点餐屏

学生们随机向店里的顾客进行社会调查。

 

剑河上建有许多座知名的桥梁,各有其背后的故事。但对于中国游客或者是华人游客来说,徐志摩的诗作《再别康桥》耳熟能详、尽人皆知,据传那首诗他就是在叹息桥(Bridge of Sighs)畔触景生情写下的。诗中描摹的优美景色和难舍难别的那缕愁绪,使这座桥给人们增添了无穷的遐想和前往实地感受一下的冲动。我俩未能免俗,既然到了剑桥也想去此处打个卡。

叹息桥应该从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 )的侧门进入,位于圣约翰学院内的回廊。从校园外部的街道上是看不到、也无法抵达的。

圣约翰学院入口处。

 

回想起来有趣,其实去剑桥旅行前,我在准备的攻略里已写下过叹息桥位于圣约翰学院内。但我身临剑桥其境时,竟全然不记得了,或许我真是到了忘性大的年纪?我俩用手机Google Map导航,在街头兜兜转转好一会儿,怎么也找不到叹息桥。跟几位本地路人打听也未得到明确指向。懊丧中我俩几乎要放弃寻找了,幸得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小伙子告知,要在圣约翰学院门口购买游览票入内才能踏上叹息桥本桥,还把他手上那个学院的地图给了我们做参考,很是感谢他的热心。

 

圣约翰学院内的大教堂:

 

叹息桥建于1831年,这座封闭式拱桥的设计是模仿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叹息桥(Ponte dei Sospiri)。有说起名“叹息”的缘由是指学子们学业考试之艰辛;另有一说,是为了叹息爱情难以把握的缥缈玄妙。理由莫衷一是。无论如何,岁月荏苒过了上百年,这座桥和桥畔的风景依旧,但已经过了无数次的物是人非,让人心中不由得浮起一种淡淡的惆怅……

这便是让某君魂牵梦绕过的叹息桥了。

(网络图)

好不容易找到这座桥,且让我也多叹息一会儿~

 

还要走到桥廊里面多凹几个造型,呵呵:

 

继续展示圣约翰学院内恢弘壮观的景色:

 

一路朔河而下就可抵达格兰彻斯特草甸(Grantchester Meadows)。放眼望去,广袤的草甸面积约有3公里,开阔的牧草和麦田一望无际,一直连接到远方的地平线。蓝天白云映衬下,有些排列整齐的桦树林勾络出田野的边界,黑白相间的奶牛悠闲自得地在田间吃草,仿佛奏响了一曲悠扬动听的田园牧歌。2003年,剑桥市政府曾打算征用这片土地开发住宅公寓,结果遭到广大市民群起反对。保护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美好自然环境的理念,是剑桥从古到今一贯的传统。

格兰彻斯特草甸的往昔(网络图)

剑桥的居民们在大草甸观看露天电影(Movies on Grantchester Meadows,网络图)。

 

人们在现代商业社会追逐物质财富的大潮中,随波逐流、日夜忙碌,无止境地互相攀比,为了实现大量人云亦云的物质目标,个个累到精疲力竭。在经年的奔波中,我们可能无暇再顾及精神境界的滋养、迷失了享受与金钱无关的许多本真简单的欢愉的能力。走入剑桥,那潺潺的水声、林中的鸟鸣、那些平缓的绿地、那些古老厚重的教堂和校舍,让你的心变得沉潜,让你有机会跟悠长历史中存在过的那些智者先贤们展开一场时空对话,感受他(她)们走过路过、思考过、描摹过的同一条小径,踏过同一架桥,仰望同一缕星光,沐浴同一片云雨。

一天的时间太匆匆,我们走马观花,来不及细细品味,转瞬已到了需要乘火车返回伦敦、作别剑桥的时刻。

剑桥之美,存在于多少代人精心维护的优美自然环境,更存在于它不因时代变更而贬损的浓郁书香和渴求知识文化的氛围,是人文精神之美,是博大襟怀之美。屹立数百年的剑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断积淀和升华人类对真理和科学的探索,所以依然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剑桥,向世界上所有热爱知识文化的年轻人敞开怀抱,发出亲切友好的召唤,吸引人们去那里发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

 

此游记系列未完待续,敬请继续关注!

 

 

三三得九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逍遥白鹤' 的评论 : 非常感你与我分享你的热情和兴趣。我很欣赏您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我一直认为这是非常珍贵的品质。我也很愿意听取你的记录和感受,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体验,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倾听和学习。
逍遥白鹤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三三得九' 的评论 :
你好,谢谢来访和留言!
我热爱生活和大自然中一切美好的存在,也愿意与更多人分享自己的记录和感受。:)
三三得九 发表评论于
看到你发的作品,你应该跟我是有同样喜爱,喜欢有仪式感生活的人
逍遥白鹤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asefild' 的评论 :
谢谢来访和欣赏,问好!文学城人才济济,许多博友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好榜样~
逍遥白鹤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先给麦子请个春安!你是捷足先登者啊,二十多年前我忙着谋生,还没有机会去欧洲旅游过呢。
Masefild 发表评论于
好文,好照。不愧为是才貌出众的女英才。
麦姐 发表评论于
二十多年前去过剑桥,谢谢白鹤姐这么多美片和细致的文字带着重游剑桥,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气息。喜欢!
逍遥白鹤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香香好,很高兴你喜欢我出游的休闲装,我也祝你新周快乐如意!
逍遥白鹤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菲儿好,谢谢!我很想再瘦下去一些,可对我这种馋猫来说,实在是长肉容易掉肉难啊~ :)
逍遥白鹤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笑薇.' 的评论 :
笑薇MM好,谢谢来访和留言!可能我的直肠子性格随我父母~ :)
歲月沈香 发表评论于
好喜欢白鹤这两身打扮,白色上衣和牛仔裤减龄,漂亮,格子外套优雅大方,很美!片片都好漂亮!摄影技术高超!祝白鹤新周愉快!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1

每张片片都像画,白鹤真的瘦了,美!:)
逍遥白鹤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严惠姗' 的评论 :
给惠姗问好,谢谢美言!
英国的文化积淀深,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先行者,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它厚重的历史痕迹和民风的温和持重,印象深刻。
逍遥白鹤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晓青好,谢谢喜欢我们拍的旅游照片!
我个性比较懒,做不到运动达人那样的锻炼程度,但确实不想变成胖老太。疫情这几年我开始控制每天的食量,减少碳水主食的吸收。瘦了少许,但不再增磅了,看来还是有效滴~ :)
笑薇. 发表评论于
白鹤是个真实的不能再真实的人。一个保持纯真的人。

这篇写得好,图文并茂,感谢分享!!
严惠姗 发表评论于
倒数第三张的白鹤姐真美!
英国真的就是大英帝国,非同一般,照片都很棒!
晓青 发表评论于
沙发!白鹤瘦了。
照片拍的真好,壮观!
你俩的照片都好看,老也不变样。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