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婚姻大战看丛林法则的低效性。

禾口 (2014-06-24 07:09:37) 评论 (20)

尽管人类的文明发展了几千年,人类的生活比起最初的茹毛饮血优雅了无数倍,但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事实上还是占了主流。因为人意识中对权柄的渴望,使成功和以此带来的幸福感是以胜出为前提的。(前一篇。

等级制与权势----成功的秘密有论述。

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小的细胞,免不了带上社会烙印。虽然在现代文明社会,家庭大部分是以爱的名义建立起来的,爱似乎应该是家庭的主题,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婚姻家庭这个紧密的结合体内,充满了争权夺利的斗争,甚至激烈程度超过了外部的世界。

婚姻大战就是一种丛林法则在家庭中作用的表现。 热衷于斗争的婚姻中的一方或双方,有强烈的把权柄当作安全保障的意念,所以势要通过压制对方来获得婚姻中的控制权。当这种愿望超过了爱和怜悯时就演变为家暴婚姻了。

局外人都能清楚的看到家暴婚姻是个失败的婚姻模式,不光每个家庭成员受伤害,而且不断的内耗使这个家庭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大为下降。家和万事兴是一般人的生活智慧。

或许有人会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一方顺服了家就和了。但是事实是对一个完全是通过控制来获得内心安全感的人来说,追求婚姻中的权柄是无止境的,覆盖面会越来越大,细节会越来越多。以至于受控的一方窒息。自己的手还有不听指挥的时候,何况另外一个个体怎么能完全听从自己大脑的指挥?所以完全控制对方本身就是个自己和自己过不去的念头。

一方主导的家长制模式的婚姻关系,在传统的社会中盛行,在现在越来越文明的社会中,逐渐被合作式的婚姻关系代替了。表面上看是由于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权运动等,实质上是因为合作式的婚姻关系更高效。

在家长制的模式中,就算这个家长的能力再强,也只是他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家庭成员只是被动的配合,就算有的一点主观能动性也会变成家庭的内耗。能力越强内耗越大,所以在传统家长制的婚姻关系中,女子无才便是德,也就非常好理解了。所以家长制的家庭的生存力完全依仗那个家长的能力了。有些家长自己本身能力有限面对家庭成员的控制愿望就越迫切。

合作模式的婚姻关系的纽带就不再是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了,双方的安全感不再依赖于控制权的获得,而是依赖于信任,关怀,责任感等等试图对婚姻做贡献的种种努力,我们把这种努力和能力称为

爱是安全的保障,这是个信念。有了这个信念婚姻中的丛林法则就可以退却了,在婚姻中就无需赢对方,无需惧怕被控制,活出自己,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对家庭作出贡献,如何用爱的包容和支持来滋润双方的生命,成了努力的方向。

有爱的家庭效率更高,这个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超出家庭的范畴,现代社会提倡并不断获得印证的双赢法则,也提示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其实是非常低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