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也说六四

闲人忙人 (2014-06-03 20:32:48) 评论 (8)
三言两语,也谈六四
 
六四那年,我正准备参加高考,学习紧张,却仍然一有空就去大街上看学生们游行,每天放学后就去师大、湖大广场看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我们一向尊敬的数学陈老师说学生们不成熟、不理智,我们便慷慨激昂地在课堂上和他辩论。当年,我们都是热血澎湃的爱国青年。
 
25年后,理智回首,我非常非常理解当年投身其中的那一代人对六四难以割舍的情怀,可是平心而论,我真的觉得那场学生运动被人利用了。当年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因为一腔热血而加入,并不是很明确到底要达到什么政治诉求,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游行示威要达到的目标和底线在哪。一个不通过暴力革命而推动中国政治民主改革的绝佳时机就这样被错过了。
 
那时候我还没有学医,电视里看见赵紫阳在人民大会堂与学生代表会谈,那个叫吾尔开希的,穿着件病号服,抱着个枕头大的氧气袋,吸两口后才开始侃侃而谈。说是因为绝食,身体虚弱,需要吸氧才能参加会谈。可看他身强力壮、中气十足的样子,我心里不免就生出了一丝鄙夷,装B、做秀!
 
及至后来出了国,看到一些当年的民运分子、学生领袖的所做所为,心里的鄙夷就更加地多了。没有几个真正坚持理想的,更别说为了理想舍身取义;有的,只是政治投机。我经常想,当年如果翻了天,由这些所谓民运分子来管理中国,恐怕情形还要比现在糟得多。
 
中国需要政治民主,但绝不是由当年那些领导六四学运的人来完成。也许是时机还不成熟。等一批批海归带回去不同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在中国生根发芽,并且不被中国的官场文化和金钱文化所吞噬,等中国的文化和土壤终于能够孕育出有独立思想、也有完整人格的一批人、一代人而不是几个人时,也许那时候在中国实现政治民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