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那年,刘学询考中了进士。但在当时重官轻商的大环境下,这个广东中山人干了一件离经叛道的事:
下海。
要劫就劫皇纲。既然都下海了,要干就干大票的。他选择的赛道,是当时获利最大的买卖,包办闱姓。也就是有奖竞猜科举考生中榜者的姓氏。
其实,有点像现在的股票。刘学询发行了证券,也算得上是中国证券业的创始人。
1895年,中国学界发生了一件留名历史的大事,康有为领导了公车上书。也是那一年,刘学询第一次和自己的香山同乡碰面,筹谋搞革命。
刘学询不仅拿出自己的钱,还主动提了个离经叛道的筹款手段:
劫取闱姓税款。
一代英雄遇到了一代枭雄。
主政者。
但命运和他开了个玩笑。兄弟的信被人截胡,他也错过了这个成王的机遇。政治生命,就此终结。刘学询接受了现实。
经历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宿敌的暗杀,政治斗争的失败,刘学询此时轻舟已过万重山。
他决定择一处良居,激流勇退。这个广东人心心念念的,是自己曾经赴京赶考路过的一个地方:
杭州西湖。
刘学询的西湖梦,是在1880年开始的。
当时的他,刚在京城参加完会试,踌躇满志。可以说,一只脚已经踏上了权力的道路。
考公上岸之际,刘学询邂逅了杨公堤上的私家园林,宋端甫的端友别墅。也就是如今的郭庄。
坐拥西湖景色的端友别墅,让刘学询萌生了打造刘庄的念头。
在官场商界浮沉了十五年,刘学洵如愿返回西湖。他拿出自己前半生积攒的财力,以每亩200银圆的溢价,买下了丁家山傍湖的大片土地。
刘学询取庄名为水竹居,用竹子来明志,以气节和清白留名。他并不是把这里当作度假消遣的居所,而是:
治愈身心的第二故乡。
不仅如此,他还买下了广州富豪家里全部的紫檀红木家具,悉数全部送进水竹居。
刘学询造庄,一如他搞钱和搞革命,大胆有魄力。他打破了当时常见的南北中轴线对称布局,主打一个因地制宜。
他将刘庄的主建筑沿西湖而建,将水榭一半延伸至水面。这种不系舟的手法,本身就象征着隐退。
刘学询把自己前半生的感慨,都融进了造园手法里。他在庭院中筑台建阁,配以四个小亭,取名半隐庐。
让主建筑东靠西湖,西靠水池,寓意左右逢源。又在随处可见的池塘种上荷花,意在出污泥而不染。
苦心经营的刘庄,也确实满足了刘学询的情感需求:
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野。
这对于一个混迹多年官场,甚至触及国运漩涡的人而言,可太不容易了。
刘学询离世后,刘庄经历了铁路工人疗养院、浙江省第一招待所,还曾一度成为教员下榻最久的行馆。
在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草案。它甚至成为了中美建交的关键,是《中美联合公报》的会议现场,是基辛格口中的:
杭州冲突发生地。
杭州人不仅仅是怀旧,他们还懂得,一座穿越历史尘埃的庄园,永远值得尊重。
刘学询在刘庄隐居的那些年里,发生在西湖边的政局更迭、财富流转,都在悄然变化。
曾经拒绝自己的宋庄,迎来了新主人,有了郭庄之名;西湖夕照山下,一座湖上别墅,汪庄悄然布局;花港公园里,从日本归国的无锡革命斗士廉泉,也开始营造蒋庄的前身,小万柳堂。
这些被后人称为西湖四庄的私家园林,至今仍是中国建筑教科书级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他们背后的庄主,其实代表了一整个中国顶尖的财富阶层,他们的审美和志趣。
他们选择杭州,选择西湖,更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里退可隐逸,进可繁华:
一半湖山,一半城。
也是因为这群人,杭州湖山和建筑的关系,在岁月中逐渐成型。水域开阔,自然流淌,也塑造了杭州一整座城市的性格底色:
平和、自在。
城市的中心是水,建筑物都环绕着它。
在梦寻西湖的张岱看来,西溪因远离闹市,脱俗僻静,完全是别具特色的西湖外景之首。
他说,西湖看久了会腻,但西溪就不一样了:
避世如桃源菊水者,当以西溪为最。
即使隔着一座北山,也挡不住更多人想去西溪避世而居的心。在更多人的簇拥下,有了打通西湖西溪的一条路,西溪路。
甚至连浙江的第一条公路,就是从松木场出发,一路上串联起了西溪。
于是,更多人未尽的湖山梦,都流转到了西溪。循着这条流转的路径,杭州城的城西,也开始生长。
甚至可以说,西溪,就是杭州从未改变过的精神原点。一句西溪且留下,穿越过千年的历史尘埃,至今还在浸润着整座城市。
很少有人知道,西溪和西湖一样,也曾经历过类似的命运分叉口。就像西湖一度成为违建高发地,西溪也曾有人:
规划填平。
让西溪再活1600年。
更重要的是,西溪湿地公园串联起的不仅仅是水系和绿地,更有开放的街区和商业体。
它的存在,让杭州这座因互联网而兴的城市,在快节奏之外,依旧还能拥有生活的淡然闲适。
不远处,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以及无数因人工智能聚集的科技新贵,自然能明白这份闲适的稀缺价值。
很多年里,江湖上流传着杭州城以西为贵的定律。但西溪自己始终深藏不露,一如在西湖最风光无限的时候,它依旧不争不抢,守着自己的深溪和虫鸣。
西溪沉淀低调了近三十年的能量,终究还是爆发了。
今年年初,西溪湿地北面三百米,一块罕见的土地终于亮相。要知道,蒋村的断供,已经有八年之久。更别说是纯低密的新房了。
甚至可以说,这块土地肩负的使命,是要开启城西的又一个黄金时代。意料之中,众多房企激烈角逐,102轮竞争后,最终被一家来自福建的房企拿下:
建发。
正如刘学询造刘庄,不惜以溢价数倍买下地皮。建发拿下这块地,溢价率超115%,价格高达88029元/平方米。
这是杭州拍地史上从未有过的地王。楼面价仅次于上海和北京。建发也拿出了极大的决心,要把这里打造成为:
全球名胜资产的东方坐标。
西湖四庄又一庄。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致敬,建发选择了颇具挑战性的议题。
在杭州,西溪和西湖的历史羁绊,在很长时间里都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但建发填补了这个空白,他们把自己对人文历史的思考和温习,都放进了这座:
栖湖云庄。
区别传统建发大门,栖湖云庄采用了整石定制,由工艺大师通过精细的手雕、打磨完成,形成一副紫气东来的画卷,营造更隐奢的入口。
它和建发过去所有的中式园林项目都不同。在内部,栖湖云庄成了建发的灯塔项目,意味着,它将引领全国众多项目的方向。
无论是百年前刘学询造刘庄,亦或者如今建发开辟的新中式地产,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在历史和文化的坐标里,建立坚实的内在秩序。
全世界人类曾走过的路,都要算作我走过的路。
专研大宅墅院的表象下,是建发始终如一的初衷,要让个体栖居与千年文脉相连。
他们没有满足于建造本身,而是接过历史先贤的星火,绘制美好人间的精神图纸。建发明白,建筑要提供精神底蕴的价值,那是一种人们面对困境时风淡云轻的底气。
正如历史学家许倬云曾说过的那样,人们面对所有的意义危机,能做的无非是:
向内走,安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