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世纪大型水力发电厂的三级生产机构是:厂部-分场-班组。丰满发电厂的厂部设有总工程师办公室(有一段时间称生产办公室,生产技术科),内有总工程师、各专责工程师、办事员,管理全厂生产技术。分场设主任、专责技术员、办事员,下设一些班组。班组设班长、技术员、工人。我先后担任过班组技术员、分场专责技术员、厂部专责技术员和专责工程师。
我一到电厂就被安排到水工检修班作为工人劳动一个月(强体力劳动,粮食定量每月55斤,为吉林市最高粮食定量)。之后任水工分场技术员兼水工机械班专责技术员。
机械班负责坝上十一个溢流闸门及两台移动式门式起重机、八个发电取水闸门及其旁通阀和固定卷扬机、一个厂用机取水管阀门、三个坝上小变电所、一个坝内电梯等的运行、维护、检修。有机修工、电工和潜水员共十余人。我参加了取水闸门和溢流闸门检修、旁通阀检修、潜水讲义翻译(原文为俄文)和刊印、溢流闸门泄洪启闭等工作。
当时水工分场有观测班、机械班、检修班、钻孔班、水文站、水库调度组等6个班组。分场室有主任、副主任、专责技术员、事务员、材料员。全分场有一百多名职工。文革期间又增加了一个地震台(后期并入观测班)。我作为分场技术员除了许多时间用在技术管理(编制大修工程计划和工程方案,统计生产技术进展情况,管理分场技术资料等)工作以外,主动参加了各班组生产第一线的工作。几乎在每个班组都长期或间断劳动过。在检修班参加了厂房顶防漏大修、尾水闸墩大修、厂房中央控制室结构险情抢修、松花江大桥加设新桥墩等工程。在钻孔班参加了坝基加固钻孔灌浆、坝体防渗钻孔灌浆、钻孔灌浆机械维修等。在观测班参加了大地控制网布设、激光准直测坝位移试验、坝基扬压力和漏水量观测、厂房吊车梁变形观测、坝顶电缆廊道内的长引张线观测等。在水文站参加了丰满下游水位、水温及丰满气象场的气温、降水、风力、风向观测等。在水库调度组参加了汛期降雨预报和水情预报协商等。在地震台参加了长水管倾斜仪观测资料分析等。
在我担任厂部水工专责技术员和水工专责工程师期间,我也经常下到现场参加生产劳动。厂里规定技术干部每年参加一线劳动不少于72天。实际上我的劳动天数每年都超过了这个指标。1964年以后,为适应大坝加固工程的需要,新成立了200多人的水工检修分场。原来的水工分场规模和职能保持不变,但改名为水工维护分场。我联系的是这两个水工分场。除仍常去水工维护分场外,我也有不少时间是到水工检修分场的现场参加工作,如上游坝面喷射混凝土试验、大型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制作、人防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振捣、混凝土搅拌机的上料劳动等。我不畏艰苦,总是主动去干最累、最脏的活。混凝土作业时,经常一次背两袋水泥(每袋50公斤)走上跳板为混凝土搅拌机上料。浇筑混凝土时,争着干最辛苦吃力的站在仓内手持振捣器的作业等。我干活的劳动强度不输于任何身强力壮的工人。
在丰满工作的二十年中,我参加了丰满发电厂水工领域全部专业的生产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这对我是一种很好的劳动和技能的锻炼。也使我和工人们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工人们把我看成是自家人。但是,毋庸讳言,一些工作的多次简单重复,也令我感到技术含量低、效率不高、缺乏创造性。因此努力将从事的技术工作朝深化方向发展(详见后续章节)。也曾经申请报考研究生,被上级拒绝后又萌生调去大学工作的愿望。这个愿望直到很久以后的1979年才得以实现。有关情况在本系列的最后章节再详述。

图1,混凝土重力坝示意图

图2,丰满大坝泄洪,坝顶两台门式起重机用以起落溢流闸门

图3,混凝土振捣作业

图4,大型钢筋混凝土预制板

图5,汛期水库调度作洪水预报所用的天气分析图示例
松花江上丰满发电厂杂忆之四-参加生产技术工作和管理
涛静 (2025-11-05 03:34:38) 评论 (0)我国上世纪大型水力发电厂的三级生产机构是:厂部-分场-班组。丰满发电厂的厂部设有总工程师办公室(有一段时间称生产办公室,生产技术科),内有总工程师、各专责工程师、办事员,管理全厂生产技术。分场设主任、专责技术员、办事员,下设一些班组。班组设班长、技术员、工人。我先后担任过班组技术员、分场专责技术员、厂部专责技术员和专责工程师。
我一到电厂就被安排到水工检修班作为工人劳动一个月(强体力劳动,粮食定量每月55斤,为吉林市最高粮食定量)。之后任水工分场技术员兼水工机械班专责技术员。
机械班负责坝上十一个溢流闸门及两台移动式门式起重机、八个发电取水闸门及其旁通阀和固定卷扬机、一个厂用机取水管阀门、三个坝上小变电所、一个坝内电梯等的运行、维护、检修。有机修工、电工和潜水员共十余人。我参加了取水闸门和溢流闸门检修、旁通阀检修、潜水讲义翻译(原文为俄文)和刊印、溢流闸门泄洪启闭等工作。
当时水工分场有观测班、机械班、检修班、钻孔班、水文站、水库调度组等6个班组。分场室有主任、副主任、专责技术员、事务员、材料员。全分场有一百多名职工。文革期间又增加了一个地震台(后期并入观测班)。我作为分场技术员除了许多时间用在技术管理(编制大修工程计划和工程方案,统计生产技术进展情况,管理分场技术资料等)工作以外,主动参加了各班组生产第一线的工作。几乎在每个班组都长期或间断劳动过。在检修班参加了厂房顶防漏大修、尾水闸墩大修、厂房中央控制室结构险情抢修、松花江大桥加设新桥墩等工程。在钻孔班参加了坝基加固钻孔灌浆、坝体防渗钻孔灌浆、钻孔灌浆机械维修等。在观测班参加了大地控制网布设、激光准直测坝位移试验、坝基扬压力和漏水量观测、厂房吊车梁变形观测、坝顶电缆廊道内的长引张线观测等。在水文站参加了丰满下游水位、水温及丰满气象场的气温、降水、风力、风向观测等。在水库调度组参加了汛期降雨预报和水情预报协商等。在地震台参加了长水管倾斜仪观测资料分析等。
在我担任厂部水工专责技术员和水工专责工程师期间,我也经常下到现场参加生产劳动。厂里规定技术干部每年参加一线劳动不少于72天。实际上我的劳动天数每年都超过了这个指标。1964年以后,为适应大坝加固工程的需要,新成立了200多人的水工检修分场。原来的水工分场规模和职能保持不变,但改名为水工维护分场。我联系的是这两个水工分场。除仍常去水工维护分场外,我也有不少时间是到水工检修分场的现场参加工作,如上游坝面喷射混凝土试验、大型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制作、人防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振捣、混凝土搅拌机的上料劳动等。我不畏艰苦,总是主动去干最累、最脏的活。混凝土作业时,经常一次背两袋水泥(每袋50公斤)走上跳板为混凝土搅拌机上料。浇筑混凝土时,争着干最辛苦吃力的站在仓内手持振捣器的作业等。我干活的劳动强度不输于任何身强力壮的工人。
在丰满工作的二十年中,我参加了丰满发电厂水工领域全部专业的生产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这对我是一种很好的劳动和技能的锻炼。也使我和工人们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工人们把我看成是自家人。但是,毋庸讳言,一些工作的多次简单重复,也令我感到技术含量低、效率不高、缺乏创造性。因此努力将从事的技术工作朝深化方向发展(详见后续章节)。也曾经申请报考研究生,被上级拒绝后又萌生调去大学工作的愿望。这个愿望直到很久以后的1979年才得以实现。有关情况在本系列的最后章节再详述。

图1,混凝土重力坝示意图

图2,丰满大坝泄洪,坝顶两台门式起重机用以起落溢流闸门

图3,混凝土振捣作业

图4,大型钢筋混凝土预制板

图5,汛期水库调度作洪水预报所用的天气分析图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