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中老友给我准备嫁妆一样,织好三件毛衣等我回去穿。

羊绒手套也准备了。另外四条围巾,五支笔,我讨饶了。内衣也准备了,关照不要带袜子。哈哈哈,还有给小孩子的粘贴纸。
老友就像我的娘家人一样。袜子排出两组,让我挑,又不是选妃。:)
我松江二中的老同学,准备聚一下。同学少年不贱,我是体会到了。
这个世界上,人喜新厌旧是常态,交友之间,也不能避免。网络世界亦然。珍惜一件旧衣,珍惜老友,不是沛县起家的皇帝的衣领观。
我意外尝试穿红,是Value Village淘的,香港制全羊毛,感觉八九十年代款。为了秋天应景而心动。不到$5。我常觉得新衣穿到半旧,才看得出质量。
网上图片查尔斯国王西装上有补丁,显出他有机农业的理念。电视剧《王冠》里演年轻查尔斯的男演员演过另一部英剧The Durrells中的老大Lawrence,是真实的故事改编。这家人三十年代去希腊,Lawrence Durrells立志做作家,在海边写作。去年我在多大书展淘到他写的五十年代游记,在塞浦路斯生活的Bitter Lemon。我看了开头二十页,没有坚持,想哪天去塞浦路斯旅游带上它。
上周日我得AGO提供的免费ROM票去了博物馆,直接上去看古希腊古罗马的大理石雕像,酒神头像上有太阳光,却是安静的角落。楼下大厅热闹着,有华人孩子的乐器表演,弹古筝的女孩子十二岁左右,比拉二胡的同龄男孩子成熟些。我想到龄小时候的样子,在华人合唱团表情丰富。
我出来后又去多大Trinity College书展的收摊,半价,算捡漏了。找到1932年印的讲英国历史的漫画书。收银的义工老先生穿灰色羊绒套衫,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想象他的讲义或板书当如此。右手小手指戴一枚戒指,玳瑁眼镜,红色义工围裙。一派鹤发红颜。他的手指翻看那本1947年印的A Coat of Many Colours (by Herbert Read,是随笔,有一篇写休姆的,钱钟书也写过。我翻读,觉得比读小说方便。London印制,不容易,二战后英国很穷,伦敦人吃鸡蛋都难。),扉页上有书展的特别标价,铅笔写的数字,用三角形框起来。书都是捐出的,集中后定价,一般淘旧书的都看得懂。老先生看上去八十多,不会心算了。我早就算好,六本书$10。后来是与他搭档的女士算了一遍。站在老楼屋顶横梁木交叉下,彩色玻璃窗,闻着旧书味道,看着书斋熏陶出来的老先生儒雅清癯,像面对一幅苏博里挂着的金农字画。
昨天下午走去韩国城路上,被路人夸毛衣外套漂亮。不是人漂亮。

路人替我拍的,后面恰好是公园。不知是我穿上秋色的衣,还是秋色染红了我的衣。或者是我变成了接灰姑娘马车的南瓜轮子。

幸好以前断舍离了不少衣服,添一样不觉得太多负罪感。其实仍然有的:)难入极简的窄门。
校友妈妈说今年要穿红的,我们一个属相。
天气好,后院前院收拾,扁豆收了,零度以下要来了。在我回沪前,一定要收拾好,怎么能让厨师长代劳呢?他只识前院有Rosemary。

还收了意外的土豆。两条蚯蚓也挤进镜头。梵高挖土豆的荷兰农民画面暗沉,这个十一月夏时制结束的周日,阳光令我周身和暖。

回沪的日子倒计时,不托运行李,只带小礼物和替换一套。龄问我,我答半年前就预备了。老同学发了照片,买了一套绒布睡衣,洗好。
后院的盆栽无花果又冒出一个小的。基督山伯爵回到马赛的老房子,父亲去世,但院子里他出生时父亲种下的无花果树还在。读到这个细节,觉得大仲马寓意深刻,充满象征意义。
不管去哪里,我的家在这里了,我的后院有一棵丁香。
十一月的毛衣外套
觉晓 (2025-11-02 16:09:21) 评论 (2)我高中老友给我准备嫁妆一样,织好三件毛衣等我回去穿。

羊绒手套也准备了。另外四条围巾,五支笔,我讨饶了。内衣也准备了,关照不要带袜子。哈哈哈,还有给小孩子的粘贴纸。
老友就像我的娘家人一样。袜子排出两组,让我挑,又不是选妃。:)
我松江二中的老同学,准备聚一下。同学少年不贱,我是体会到了。
这个世界上,人喜新厌旧是常态,交友之间,也不能避免。网络世界亦然。珍惜一件旧衣,珍惜老友,不是沛县起家的皇帝的衣领观。
我意外尝试穿红,是Value Village淘的,香港制全羊毛,感觉八九十年代款。为了秋天应景而心动。不到$5。我常觉得新衣穿到半旧,才看得出质量。
网上图片查尔斯国王西装上有补丁,显出他有机农业的理念。电视剧《王冠》里演年轻查尔斯的男演员演过另一部英剧The Durrells中的老大Lawrence,是真实的故事改编。这家人三十年代去希腊,Lawrence Durrells立志做作家,在海边写作。去年我在多大书展淘到他写的五十年代游记,在塞浦路斯生活的Bitter Lemon。我看了开头二十页,没有坚持,想哪天去塞浦路斯旅游带上它。
上周日我得AGO提供的免费ROM票去了博物馆,直接上去看古希腊古罗马的大理石雕像,酒神头像上有太阳光,却是安静的角落。楼下大厅热闹着,有华人孩子的乐器表演,弹古筝的女孩子十二岁左右,比拉二胡的同龄男孩子成熟些。我想到龄小时候的样子,在华人合唱团表情丰富。
我出来后又去多大Trinity College书展的收摊,半价,算捡漏了。找到1932年印的讲英国历史的漫画书。收银的义工老先生穿灰色羊绒套衫,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想象他的讲义或板书当如此。右手小手指戴一枚戒指,玳瑁眼镜,红色义工围裙。一派鹤发红颜。他的手指翻看那本1947年印的A Coat of Many Colours (by Herbert Read,是随笔,有一篇写休姆的,钱钟书也写过。我翻读,觉得比读小说方便。London印制,不容易,二战后英国很穷,伦敦人吃鸡蛋都难。),扉页上有书展的特别标价,铅笔写的数字,用三角形框起来。书都是捐出的,集中后定价,一般淘旧书的都看得懂。老先生看上去八十多,不会心算了。我早就算好,六本书$10。后来是与他搭档的女士算了一遍。站在老楼屋顶横梁木交叉下,彩色玻璃窗,闻着旧书味道,看着书斋熏陶出来的老先生儒雅清癯,像面对一幅苏博里挂着的金农字画。
昨天下午走去韩国城路上,被路人夸毛衣外套漂亮。不是人漂亮。

路人替我拍的,后面恰好是公园。不知是我穿上秋色的衣,还是秋色染红了我的衣。或者是我变成了接灰姑娘马车的南瓜轮子。

幸好以前断舍离了不少衣服,添一样不觉得太多负罪感。其实仍然有的:)难入极简的窄门。
校友妈妈说今年要穿红的,我们一个属相。
天气好,后院前院收拾,扁豆收了,零度以下要来了。在我回沪前,一定要收拾好,怎么能让厨师长代劳呢?他只识前院有Rosemary。

还收了意外的土豆。两条蚯蚓也挤进镜头。梵高挖土豆的荷兰农民画面暗沉,这个十一月夏时制结束的周日,阳光令我周身和暖。

回沪的日子倒计时,不托运行李,只带小礼物和替换一套。龄问我,我答半年前就预备了。老同学发了照片,买了一套绒布睡衣,洗好。
后院的盆栽无花果又冒出一个小的。基督山伯爵回到马赛的老房子,父亲去世,但院子里他出生时父亲种下的无花果树还在。读到这个细节,觉得大仲马寓意深刻,充满象征意义。
不管去哪里,我的家在这里了,我的后院有一棵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