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耶稣是神权主义者还是人文主义者?
耶稣是神权主义者还是人文主义者?
耶稣是神权主义者还是人文主义者?
玄野
基督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充满了对神的崇拜,时时处处必须表现出对神的臣服。然而耶稣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却主要体现在人文主义层面的突破。耶稣思想当归属于人文主义还是神权主义,也许是当代宗教信仰界最令世人纠结的问题。听一些基督徒说,他们用以判断是否信仰耶稣基督的标准是这样:承认耶稣基督是主,相信耶稣从死里复活。在表象上看,基督教有着深刻的神权主义色彩。然而基督教与其他神权主义宗教并不相同。首先,当代西方社会的人文主义大潮就是起源于基督教文明。在其他神权主义文化依然裹足不前的几百年里,为什么基督教世界却独自开拓创新,冲破层层天花板,展示了一个推陈出新的璀璨世界?问题的根本在于耶稣思想的内核是人文主义,只在其表象上有众多神权主义色彩。这个表里不一的根源就在耶稣那里。耶稣在犹太教教义中提炼出人文主义的核心理念,剥离了这些理念外部包裹着的那层浓重的神权主义外套。这显然是过于超前了,他的所有门徒都无法跟上这个节奏,耶稣一走,他们就把神权主义的外套披回到耶稣的人文主义思想上面。不同的是这个外套与原生神权主义的外套完全不同。神权主义之下人文主义内核与外套是互相生长在一起的,很难剥离开来。而基督教下的神权主义外套与人文主义内核因为来源不同,剥离过程也变得容易得多。当然,神权思想在基督教的成熟与演进过程中也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在罗马帝国对基督教长期又残酷的迫害过程中,神权思想的支撑是基督教最后征服统治阶级而成为国教的重要因素。
在基督教中,耶稣所传播的诸多理念是确凿的,因为我们以此来审视自己的生活,都是可以验证的。同时来自于神权主义思想的那些神迹就超出我们的验证能力了,也可以说没有验证的可行性。那么问题来了,你到底是相信耶稣的理念呢?还是相信流传下来的诸多神迹呢?就像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时刻那些旁观者所说的:“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他是以色列的王,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我们就信他。”其实时至今日,人们更多的是相信实力而非真理。如果你真有展示神迹的能力,那么你就完全有机会聚集亿万徒众。至于你的人文主义理念如基督还是如撒旦,并非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所以在基督教世界里,人们对神迹那等地确信不疑就属完全正常,也没必要争论了。
神迹来自于哪里?出自耶稣吗?与其说出自耶稣之行,不如说出自使徒之笔。那个时代天下万民的思维逻辑如斯,那么为传播这门宗教所需要的手段必然也如斯。耶稣的思想是难以仿造的,但围绕耶稣发生的那些神迹却可以在人的笔下出神入化。或者说,人文主义思想来自于神,而各种超越逻辑的神迹来自于人。神赐予的是无形的精神,人构造的是可见的具象。耶稣对门徒的教诲中是否包括他是处女所生?而他死后复活的事情也是信者恒信的情况。至于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宗教理念更是迟至君士坦丁大帝时才得以确立。核心的问题在于,耶稣的人文主义思想与这些神迹是否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西方文明自文艺复兴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与耶稣人文主义思想是密切相关的。诸如爱人如己,天赋人权,政教分离,社会慈善,灵魂的价值与自由精神,等等,每一个理念对世界的影响都是翻天覆地级别的。但是所有这些理念都是精神层面的,都是耶稣人文主义思想的一部分。我们能找出这些人类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思想与圣经中所描述的各种神迹有何关系吗?人文主义的有效性并不依赖于神迹而发生。
所以,当下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世界秩序中出现诸多令人费解的现象。以科学民主等人文主义理念立国的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尤以美国为典型,以基督教为国教,总统就职必须手按那本圣经才被视为权力合法。因此,圣经中的各种超出自然逻辑的神迹就成为大家不可辩驳的真理。但是,以科学原则来分析,这些神迹不是我们尚未接触到的未知世界,而是与科学规律相抵触的自然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这就构成了奇妙的现状,遵循逻辑的科学理念与相信神迹的基督信仰在逻辑上是矛盾的,但在现实中却是和谐共存,甚至于统一在亿万人的内心中。其实更令人费解的是历史发展进程,就是为什么尊崇实证的科学会在神权严密统治下的基督教世界发生发展以至于洋洋大观?当然,科学的根基在于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但是基督教世界的生长土壤也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崇拜神迹的基督教世界孕育了崇尚实证的科学?根本原因就在于耶稣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后世添加的神权主义描述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于是,古希腊的哲学思想结合基督教所秉承的耶稣人文主义思想环境,就构成了科学的蔚为大观。
玄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诚信' 的评论 :多谢探讨。这个话题比较大,个人以为,任何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的主体都是继承而来,自己的独创会有,但继承是第一位的。这就像遗传和变异之间的关系。
诚信 发表评论于
人文主义 is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old testament and new testament.
Jews don't advocate 人文主义, unlike Christianity and Chinese Civilization.
诚信 发表评论于
"耶稣在犹太教教义中提炼出人文主义的核心理念"
Very wrong.
It is 耶稣 embedded 人文主义的核心理念 into 犹太教, which hence became Christianity.
玄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爱城小鱼' 的评论 : 多谢交流与不吝赐教。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应该与其他地区完全不同,原因在于从中国文化的奠基时代-春秋时期开始,神权思想已经没有特别广泛的市场,尤其是在精英阶层难以获得影响力,而且越到后来神权思维越发式微。当然任何时代的人面对自然与无常时都有巨大的无力感,而中国人的应对方式一是向无人格化的天道祈祷,另一个是向杂乱无章的巫术获得安慰,完全没有西方那种系统地对人格化神的匍匐。
最近一直在做一篇大篇幅文章,探讨中国相对于西方的特异性,就是缺乏西方那种神权主义影响。首先我觉得这里面没有孰优孰劣的区别,神权主义的长期影响对西方有利有弊,很多人文主义突破是披着神权外衣的理性造就的。比如苏格拉底伸腿瞪眼的时候忽然醒来加了最后一句:给圣山上的公鸡送个啥礼物之类的。极其震撼。而人文主义的过早统治中国导致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物质主义的异化存在。
曌 发表评论于
美国可没国教,圣经宣誓也非法律要求。
dong140 发表评论于
赞好文
爱城小鱼 发表评论于
不好意思玄野兄,正好最近也想弄清楚这些问题,碰到你的贴子就啰啰嗦嗦跟了一串
爱城小鱼 发表评论于
至于超越人类理性思想的基神迹,则不是经院哲学的关注点。
爱城小鱼 发表评论于
基督教完整思想体系的建立者是奥古斯丁。他认为应该采用哲学为基督教教义作证明。而经院哲学的思想根源则是受到奥古斯丁主义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深刻启发。
爱城小鱼 发表评论于
天主教经院哲学运用理性形式,通过抽象、繁琐的辩证方法,论证基督教教义,为宗教神学服务。尤其是中世纪后期产生的唯名论思想,他强调神的全能与不可预测性,导致了人被抛入一个变幻莫测、缺乏明确秩序的世界,从而引发人们广泛的精神危机。为应对这一危机,天主教内部分两派来寻求解决;一派以伊拉斯谟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试图将人自身确立为自足的个体;而另一派以路德为代表的宗教改革派则强调个人与神的直接沟通。而笛卡尔正是通过这个转向完成了作为近代科学发展最终根基的,由“我思故我在”确立的哲学思维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