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丽花和牦牛肉火锅

Luumia (2025-11-26 14:39:45) 评论 (0)

第八站:理塘

印经院我们没有去成,因为昨天那场法事后,喇嘛们就开始休假了。难怪昨天广场上有那么多穿道袍的人。没有人觉得遗憾,连些许的可惜都没有。这点上我们五人可谓高度契合:没有必须要看的风景,也没有一定要去的地方,只要在路上就好了。



我们在去往理塘的路上。西藏就在我们对面,桥下是金沙江。“要不我们开车过桥?这样你也算到过西藏了。”C哥说着,眼睛看向我。我们五人就我还没去过西藏。我知道他在开玩笑。这些天来他是不是清楚我是什么人我不清楚,但我清楚他肯定清楚我不是“也算到过西藏了”的那种人。

我们是下午到的理塘。一进到城里,A哥C哥就开始“你问我答”“我问你答”起来。他们回忆两年前的理塘,感叹这个地方怎么“越变越大,越变越大了起来”,还有“本来很好走的路怎么又开始这里挖挖那里挖挖了”。。。K预定的藏民宿主人不在,前台贴了张小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几个字:“我不在家。我在马场。” 可我们不知道马场在哪里,也不知道主人什么时候回来。K打电话过去,电话那头的人说现在不方便回来,让她退定。A哥知道退定后的第一句话是:“太好了!这么小的一个院子,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停车。”K划拉了一下手机,我们就来到了“牧者”,一处非常有风格的藏民宿。



其实两年前他们住的就是“牧者”,只是今天早上预定的时候没有空房了,而等我们遇着周折后它却又有了。K跟我说这是姐妹俩经营的民宿,她们的妈妈很了不起,织得一手好羊毛。待我们入住的时候,妈妈没见着却见着了妈妈养的花。在这深秋的高原,大丽花居然开得这么的艳这么的野,真是不可思议。这花让这座院落有了神迹的意味。房间也不同寻常。有特色的民宿往往追求风格。风格很多时候是个飘忽不定的东西。就像糖于甜品,少了寡味,多了齁人。风格也是,要在若有似无与不伦不类之间把握平衡。房间里的装饰与摆设游摆在西与藏之间,这个西是西式的西。进门右边墙上有弗拉芒风格的风景油画,有画家的签名,色彩和笔触几乎可以乱真,边上是转经桶;藏式座榻旁挂了两幅小画,其中之一居然是高更在Pont d’Aven的布列塔尼人像。藏式雕花小几边是一盏落地灯,金属的灯罩斜着探到床头。这样的房间让我有种空间错觉,这是在川西吗?不是欧洲的某处?



我们要出门溜达,趁天黑前看看这个川西古镇。出门向右,一个接一个的文创店让小D挪不开眼睛,K跟我说着前年他们在哪家店吃的饭哪个景照的相,A哥C哥并肩走着,他俩总有说不完的话。天色已完,所有的地方都关了门,除了店铺和餐馆。K说这次我们要吃藏餐,不要再像上次他们那样为了格调吃了西餐。那顿西餐让她这两年来,只要一想到就止不住要告诫朋友:“太难吃了!千万不要去。”经过的时候,“那年我们就坐在那,” 她指着楼上的玻璃窗说:“那个紫头发女孩坐的地方。格调还蛮好的,就是菜难吃。”



这次我们找了一家菜好吃格调也不错的地方,一进门就见这么一幅画:雪山脚下的女孩挥舞着哈达,那欢快洋溢一下就攫住了我。我在心里说:“真是个好地方!” 的确是个好地方,牦牛肉火锅炖萝卜,这个鲜美的要命的汤喝的我泪流满面。K问:“是不是太辣了?瞧你又是鼻涕又是眼泪的。” 她哪晓得,上次吃这么鲜美的牛肉还是很小很小的时候,一转眼四十年过去了。饱蘸了肉汤的萝卜像一块块圆润的白玉,它们陆陆续续都进了我的肚子。C哥见状打趣道:“还真小瞧了你的饭量,原来是没吃对东西。” 餐厅除了牦牛火锅还有藏族男孩女孩的歌舞表演。男孩女孩都很漂亮。有个男孩子的颤音带着雪莲的气息,纯净极了。跳舞的女孩柔若无骨,像羽毛一样轻,像猫一样灵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