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不再听见的人|爱之颂|?dith Piaf

Where│When (2025-11-26 16:39:03) 评论 (0)


《Hymne lamour(爱之颂)》是伊迪丝琵雅芙最具代表性的情歌之一,也是一首在法国音乐史上几乎具有神话地位的作品。这首歌是琵雅芙为她生命中最深爱的男人,法国拳击冠军马赛尔瑟当所写。在两人相恋时,所有巴黎记者都形容那是连空气都发光的爱情。琵雅芙在舞台上公开对他说:你是我唯一的家。然而,1949年10月27日,瑟当在前往纽约的飞机途中失事身亡。琵雅芙几乎崩溃。《Hymne lamour》就是她在巨大悲痛中写下的情歌,以表达对瑟当的悼念。

曲风为典型的法式香颂(chanson),旋律缓慢上升,像是压抑到极限的哭泣。整首歌像是一个人捧着心脏向世界宣告: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这种无条件的、绝对化的爱正是琵雅芙人生的写照:为了你,我愿放弃世界、改变世界的色彩、放弃尊严、放弃挚友。;只要你呼唤,我愿赴汤蹈火。;上天若把你从我身边夺走,我也会在天堂与你重逢。

灯还亮着,但她已不再唱给任何人听。

风穿过旧舞台,吹动那支无人握着的麦克风。

空气里有一点尘,一点香水的尾音,

像从未散去的拥抱。

她仍记得他离开的那天。

飞机失事前,他写了一封信

几句潦草的字迹,被风干在信纸的边缘。

她没有回信。她知道来不及。

于是她写下这首歌,

像是在给死亡一个回声。

Si tu meurs, je meurs aussi.

如果你死去,我也跟着死。

她并没有死,

只是从那以后,她每一次唱,

都像是在与天空对话。

爱,在她口中,成了一种仪式。

不是祈求被听见,

而是承认:

自己愿意在失去之后,仍然守着那一点声音。

她唱:Dieu runit ceux qui saiment.

上帝让相爱的人重逢。

她不确定是否相信上帝,

但她相信歌声能穿越坠落,

穿越残骸,穿越夜色里所有的风。

她的嗓音微微沙哑,像是被岁月打磨过的灯芯。

每一句,都在燃烧;

每一个高音,都在坠落。

她唱得像哭,却没有泪;

唱得像活,却更像在告别。

最后一个音拖得很长

不是结尾,而是漂浮。

它穿过空气,穿过天花板,穿过时间,

去往一个不再听得见的人那里。

而她仍站在原地,

闭上眼,

低声说:

Lamour ne meurt jamais.

爱,从未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