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浪潮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露洲 (2025-10-09 00:52:38) 评论 (2)

十一长假期间出了好些重磅的事件。

 
日本选出了近几十年最为鹰派的首相,高市早苗。高市相当于日本的特朗普,竞选口号就是让日本列岛再次富强。然后她的外交理念,也跟美国雷同。一是反移民,要捍卫日本的本土文化,不被外来移民所稀释。二是捍卫经济主权,要跟美国一样,以国家安全为由,审查在日本的中资企业。

以上两条是高市竞选期间主要的外交纲领,最终在全球化的右翼浪潮中,成功胜出。其实早在福岛排水风波期间,我就发出过预警,东大这么个闹法,又是舆论抗议,又是越洋骚扰电话,迟早要逼出一个日本特朗普,结果真的一语成谶。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右翼浪潮意味着什么,做个最通俗的解释,国际社会右翼联盟一旦形成,推到极致,就是冷战。届时,全球左右阵营对立,贸易联系切断,人文交流停止,不相往来各自安生。

当然,这是最糟糕的,冲突不断升级下才会出现的情况,概率并不算高。但是有大概率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比如形成一种自由阵营和非自由阵营的次冷战对峙。双方在意识形态上水火不容,但在经济上有限交流。具体不赘述,毕竟还要考虑到中国外交的灵活性。

比如右翼化浪潮达到高峰期,中国可能也突然加入到右翼阵线。上世纪的邓时代,就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右翼化时期。所以,这个是很难预测的,你也很难去定义它,不是说右翼浪潮就一定对中国不利,左翼浪潮就肯定利好中国。

第二个重磅事件,是彭博社等大媒体抖出来的,说是中美贸易谈判的时候,中方抛出了一个让对手“无法拒绝”的提议。即用10000亿美元的投资,换取特朗普取消关税和贸易相关的限制。

这个消息大概率是可靠的,因为信息来源于参加贸易会谈的美方代表。但具体细节和双方的态度没有流出更多,也不排除是中方的一种谈判策略,意在打乱特朗普团队的节奏,同时拖延谈判时间。

从目前来看,双方除了tiktok之外,并没有显著的谈判进展。但是,特朗普感兴趣的可能性很低,因为他要的是不让你赚美元,而不是让你赚了美元再去美国投资,这样不就等于让你赢了两次?而且,“万国关税”是一堵围墙,如果在中国开一道口子,那么所有的国家都会选择推翻。

另外,还有一个重磅消息,也能证明中美贸易谈判并没有出现所谓转机。此前特朗普曾表示要对中国制造的船只征收天价停靠费,然后当时没立即执行,给了一个180天的缓冲期。现在这个缓冲期即将结束。从下周开始,中国的船只进入美国港口,就要被收取每净吨50美元的停靠费。非中国所有但为中国制造的船只,则收取18美元每净吨。

这是什么概念呢,做个对比,日本船只的停靠费只需要6美分每净吨。假设同样一艘5万吨的船只,日本的停靠费用只需300美元,而中国则要90万美元。成本差异显著,对中国的造船业和商品越洋造成巨大的打击。而且,这个收费标准还是逐年递增的。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特朗普撤回对华贸易限制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此外,特朗普的贸易保护纲领还是一套组合拳,之前的“万国关税”只是打底,后面他依然可以根据具体的商品类目,实施额外的制裁。比如上个月就对橱柜和家具等商品加征了关税,中企又是重灾区。

那么,美国市场到底有多重要?最近其实有个挺应景的事件,就是伊朗宣布给货币“减肥”,一次性抹去里亚尔四个零。也就是说,伊朗在这一轮通胀中,货币的购买力已经稀释了10000倍。百万富翁全部被干掉,1000000的存款相当于变成100块,千万富翁也只剩千元的购买力。

这就恶性通胀的可怕之处,背后的逻辑也并不复杂。可以说像伊朗这样的落后国家,如果想通过几十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道路,那么唯一的捷径就是抓住全球化的左翼浪潮。

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理论上是等于这个国家国民的经济水平,但是全球化的经济合作可以绕开国民,落后国家直接对接发达国家的市场和技术,快速地积累财富。

所以,奥巴马解除伊朗制裁的那几年,伊朗的经济几乎年均两位数地爆发式增长。但是恢复制裁之后,也就是断绝经济往来,硬脱钩之后,伊朗的通胀水平就爆表了。里亚尔一泻千里,只能靠石油偷偷出口换点美元,吊着一条命。

倒不是说伊朗无法维持货币稳健,而是伊朗没有经济增长点。国内95%的人口一贫如洗,拿什么去消费?经济增长停滞,但是哈梅内伊的整套行政班子,庞大的公务员体系还要养,怎么办呢?那就只能印钱,印得越多,货币就贬值地越快,就等于稀释全民财富,来维系哈氏政府的运转。

所以,恶性通胀肯定是蓄意大于必然的。俄罗斯也差不多这个情况,石油卖得好,货币稳定一些。打个丈,吃一身制裁,货币就烧起来了。

中国现在就是靠每年几千亿的美元顺差维持着货币的稳定,然后其中最大的顺差来源国就是美国。这两年外汇赚得少,就通缩了。如果持续这个趋势,流动性就会慢慢接近枯竭,所有企业都扛不住。但是一旦打开央行的水龙头,就是恶性通胀。所以才得去谈判,不然谁请得动那帮人?要是谈成了,可以延续目前的这种稳定性,谈不成则一切皆有可能。

当然,稳定一词也是很微妙的,通常占据阶级优越性的人才会热衷稳定。穷人热爱稳定,满脑子大局观的,理论上比较罕见。所以,正常来说,对待中美贸易谈判的前景,各个阶层都会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谈崩,中国硬气一回,不想看老美脸色,那么接下来必须着手于下一个经济增长点,比如在分配方面向底层十亿穷人倾斜,来激活内需市场。如果谈拢了,砸它10000亿投资换取美国市场,那么穷人还得稳定地穷上一段时间。又或者,即便谈崩了,也有可能力保穷人继续稳定下去,那就是考验大家的想象力了。

总之,无非就这三种情况,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立场,像关注球赛一样看待中美关系走向。注意,要根据阶级立场,不要根据良知,因为良知是最大的变量,会影响结果。

最后再说一个小事,私人经历。

十一期间出游某地,在酒店早餐时刻,遇到了一群疑似退休老干部。为什么是疑似呢,因为这群人喜欢高谈阔论,而且完全不屑掩饰自己的观点。然后其中一人嘴里突然崩出了“要素”二字,当时我就想,这个至少是《新闻联播》三十年的老粉。另外呢,还有一个女同志提到,她在上山下乡期间,她老爹被下放了。

所以据此推测,这群人至少是高干之后,多半也世袭了爵位。然后高谈阔论的重点,自然是美国,说老美薅世界的羊毛,现在中国不听它的话了,美国就通胀了等云云,反正就是很主流的中式认知。我因为听到“要素”两字,回头看了一眼,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的见识对这个年轻人很有启发,说得愈加起劲。

其实我那会是比较反胃的,我只觉得可悲,老美全球化左翼浪潮的红利,差不多都被这群人吃净了,结果自己国内制造业空心化,又债台高筑,外头还落得一身臭名,被骂薅世界羊毛。相比这股蠢劲,右翼浪潮确实要让人感觉舒适地多。

当然,右翼浪潮能否冲击那群白眼狼,应该也比较难说。因为代价转移是这边的拿手好戏,几乎所有的压力,最终都会转移至底层。直到底层生不起养不起的时候,才有可能缓慢波及到上层建筑。但是对于那些退休金拿W的人来说,影响确实有限,余生都可以处于吃尽红利却嘲讽别人邪恶的惬意之中。

他们的这种嘲讽,本质上也是为自己的无耻开脱。不管他们是否真的相信美国薅世界的羊毛,他们自己都必须捍卫一个底层逻辑,就是这世界的本质是弱肉强食的。如此,他们才能心安理得地看着年轻人朝不保夕地奔波,而自己无所事事一辈子却依然养尊处优地过下去。

薅羊毛的人必须缔造一个薅羊毛的世界观,才能让薅羊毛合理化。就像吸血鬼一样,它咬伤一个人不仅仅只为那一口血,更为了让那个人成为自己的同类,如此,吸血鬼的世界才会稳固。而一旦人们相信这世界是建立在知识之上,那么真理的阳光,会让所有的吸血鬼都无处遁形。

所以,右翼的浪潮来得更猛烈一些吧!这世界洗洗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