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提及,边界感指的是,一个人能清楚地分辨,哪些是“我”的责任、感受和需求;哪些是“他人”的责任、感受和需求。因为每个人对此的界限不同,结果会导致夫妻之间争吵,乃至关系破裂的导火索。
举个自家的例子。中秋我们请了三家人来聚会,其中两家是需要我和先生去接的。先生负责火车站接人。我则负责去高校接人。因为适逢这个周末,很多事情聚在一起,我们于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安排妥当。先生接完人后,就负责晚餐的备料备餐。我呢,下班后去接人,时间已经不多。
这个时候,高校的同学短信我,问是否可以顺道,送他们去超市买个猪肉。因为大概率家边的美超没有,我就直说,很抱歉。时间关系,这次怕是无法实现了。我看看家里是否有存货,还有就是,下次提前和我说,我帮着备好。人家孩子也说没关系。
但这个事情,如果到我先生那边,一定不是这个做法。他一定是会满足同学的需求,哪怕家里有一堆人等着他。因为这样的事情多了,自然会引起我强烈的不适,即,我先生边界感的缺失,虽然为他带来了好人缘,但给我们的家庭生活,带去极大的困扰。就好比我之前提及,因为他要绕道去哪里,帮谁谁干啥,所以,晚餐无法正点开。即,他为了在意他人的感受,而忽略了属于自己的责任。
我经常戏言他,生活中,我和孩子的排序一定是家里第一的。他自己永远最后。但如果有外人请他帮忙,那外人一定是排序在我们家人之前的。这样的同学在中国文化里,应该是很受欢迎,也是很普遍的。但在西人里,是比较罕见的。我和闺蜜关系那么铁,她也从来是把自家的事情,放在首位,这没什么好说的。我基本也是一样,但我的先生不是。经常会让我非常头疼,甚至吵架。
即,先生区分不清,那个是属于他的责任,需求,乃至感受。他首先是我的丈夫,除了他自己外,他必须首先满足的是我的需求。还有,他现在全盘负责家中事宜,照顾好一日三餐,乃至家中大事,都是他的责任,至少,他要能将手中的活派出去,而不是耕了他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我实在是没少为这个和他理论。以前国内时候,老板不说回家,他是不会回的。手机 24 小时待命。那样的日子,实在是蛮恐怖的。所幸我在家全职了,没有太多计较。如今来美了,应该不存在这个问题了?那可不是。因为先生手巧 Handy,家里鸡窝搭建得相当美观。若干天前,朋友家的鸡舍被熊袭击了,朋友请我先生帮助她搭建一个,和我们家差不多的新鸡舍。我也理解朋友的心情,怕家里的鸡再有意外,只是,我们也有我们的生活和安排,这个事情的优先性,一定是排在自家事情的后面的。但这不是我先生的性情啊,他是不愿意薄了任何人的面子。
这是其一, 即,如果我们的配偶,为人处事时缺乏边界感,家中的另一半一定是辛苦的。日积月累,必然产生矛盾。
那么,边界感在夫妻彼此之间,容易产生的问题呢?还是那句话,要分清,哪些是属于各自的责任、情绪和感受。
比如,你有情绪了,一定要明言之,而不是让对方去猜。明确表达你的感受和情绪,是属于你的责任。这一点,我先生也很有意思。他个性温和,多年来,我们是从来没有争吵的。但是呢,他会“记仇”,即,一年后告诉我,我曾经如何让他如何。我说,你当时不说,过期作废哦。还有就是,他不喜欢明示他的感受,觉得说出来就没意思了。言下之意,你若有心应该知道。这个是婚姻内大忌。即,自己的感受自己不说,要让对方猜。
再比如,我是很容易开心的,当然,也会容易不开心。先生是属于都不明显的。但他若不开心了,一定会说,是因为我。我自然不会买这个单。我说,一个人开心或是不开心,配偶最多 Trigger 了我们的情绪。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快乐或是痛苦全权负责。
具体到婚姻边界里,健康的边界是,50% 在一起,50% 各自独立。当然,数据没有那么绝对,但就是,各自有各自的空间和边界,以及自由度。
如同我的博客抬头,能自由呼吸的婚姻才是健康的婚姻,如何能自由呼吸?自然是凡事有边界。夫妻虽然是一体,但又是各自独立,不能让对方全然负责,属于自己的责任、感受、情绪,等等。
居北飞雁留字说,她很都情况下都是“忍”。这说明,生活中她的边界感不清晰,无法表达属于自己的需求和情绪。隐忍和操控是边界感缺乏的两极。为什么会这样,上一篇我有提及,还是受限于,自身的安全感、代际模式、传统和家庭文化,等等。
争取下一篇写写,凡事莫忍。尽管中西方文化都有,爱是忍耐。但我对此是不认同的。包容可以,忍耐不可以。有区别吗?我以为有,下篇接着聊。
??
夫妻之道(39)-- 边界感对婚姻关系或有的影响
Oasisflying (2025-10-09 04:43:41) 评论 (0)上篇提及,边界感指的是,一个人能清楚地分辨,哪些是“我”的责任、感受和需求;哪些是“他人”的责任、感受和需求。因为每个人对此的界限不同,结果会导致夫妻之间争吵,乃至关系破裂的导火索。
举个自家的例子。中秋我们请了三家人来聚会,其中两家是需要我和先生去接的。先生负责火车站接人。我则负责去高校接人。因为适逢这个周末,很多事情聚在一起,我们于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安排妥当。先生接完人后,就负责晚餐的备料备餐。我呢,下班后去接人,时间已经不多。
这个时候,高校的同学短信我,问是否可以顺道,送他们去超市买个猪肉。因为大概率家边的美超没有,我就直说,很抱歉。时间关系,这次怕是无法实现了。我看看家里是否有存货,还有就是,下次提前和我说,我帮着备好。人家孩子也说没关系。
但这个事情,如果到我先生那边,一定不是这个做法。他一定是会满足同学的需求,哪怕家里有一堆人等着他。因为这样的事情多了,自然会引起我强烈的不适,即,我先生边界感的缺失,虽然为他带来了好人缘,但给我们的家庭生活,带去极大的困扰。就好比我之前提及,因为他要绕道去哪里,帮谁谁干啥,所以,晚餐无法正点开。即,他为了在意他人的感受,而忽略了属于自己的责任。
我经常戏言他,生活中,我和孩子的排序一定是家里第一的。他自己永远最后。但如果有外人请他帮忙,那外人一定是排序在我们家人之前的。这样的同学在中国文化里,应该是很受欢迎,也是很普遍的。但在西人里,是比较罕见的。我和闺蜜关系那么铁,她也从来是把自家的事情,放在首位,这没什么好说的。我基本也是一样,但我的先生不是。经常会让我非常头疼,甚至吵架。
即,先生区分不清,那个是属于他的责任,需求,乃至感受。他首先是我的丈夫,除了他自己外,他必须首先满足的是我的需求。还有,他现在全盘负责家中事宜,照顾好一日三餐,乃至家中大事,都是他的责任,至少,他要能将手中的活派出去,而不是耕了他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我实在是没少为这个和他理论。以前国内时候,老板不说回家,他是不会回的。手机 24 小时待命。那样的日子,实在是蛮恐怖的。所幸我在家全职了,没有太多计较。如今来美了,应该不存在这个问题了?那可不是。因为先生手巧 Handy,家里鸡窝搭建得相当美观。若干天前,朋友家的鸡舍被熊袭击了,朋友请我先生帮助她搭建一个,和我们家差不多的新鸡舍。我也理解朋友的心情,怕家里的鸡再有意外,只是,我们也有我们的生活和安排,这个事情的优先性,一定是排在自家事情的后面的。但这不是我先生的性情啊,他是不愿意薄了任何人的面子。
这是其一, 即,如果我们的配偶,为人处事时缺乏边界感,家中的另一半一定是辛苦的。日积月累,必然产生矛盾。
那么,边界感在夫妻彼此之间,容易产生的问题呢?还是那句话,要分清,哪些是属于各自的责任、情绪和感受。
比如,你有情绪了,一定要明言之,而不是让对方去猜。明确表达你的感受和情绪,是属于你的责任。这一点,我先生也很有意思。他个性温和,多年来,我们是从来没有争吵的。但是呢,他会“记仇”,即,一年后告诉我,我曾经如何让他如何。我说,你当时不说,过期作废哦。还有就是,他不喜欢明示他的感受,觉得说出来就没意思了。言下之意,你若有心应该知道。这个是婚姻内大忌。即,自己的感受自己不说,要让对方猜。
再比如,我是很容易开心的,当然,也会容易不开心。先生是属于都不明显的。但他若不开心了,一定会说,是因为我。我自然不会买这个单。我说,一个人开心或是不开心,配偶最多 Trigger 了我们的情绪。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快乐或是痛苦全权负责。
具体到婚姻边界里,健康的边界是,50% 在一起,50% 各自独立。当然,数据没有那么绝对,但就是,各自有各自的空间和边界,以及自由度。
如同我的博客抬头,能自由呼吸的婚姻才是健康的婚姻,如何能自由呼吸?自然是凡事有边界。夫妻虽然是一体,但又是各自独立,不能让对方全然负责,属于自己的责任、感受、情绪,等等。
居北飞雁留字说,她很都情况下都是“忍”。这说明,生活中她的边界感不清晰,无法表达属于自己的需求和情绪。隐忍和操控是边界感缺乏的两极。为什么会这样,上一篇我有提及,还是受限于,自身的安全感、代际模式、传统和家庭文化,等等。
争取下一篇写写,凡事莫忍。尽管中西方文化都有,爱是忍耐。但我对此是不认同的。包容可以,忍耐不可以。有区别吗?我以为有,下篇接着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