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名博

送餐服务与酬劳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2025-10-31 08:07:33) 评论 (20)

老大山儿这一年在另一个城市进修,从那里回我们这要坐一个半小时的火车。他在需要值班的周末,会在周六坐火车回来吃个晚饭,然后再坐火车回去: 因为他周日7点多得到医院准备手术,而最早一班的火车都不够早。火车来回3个小时、在家待三个小时,他说挺好,可以跟爸妈聊聊天、吃到妈妈做的饭。

这一次,他要连续三个周末值班,也就是连续上班四周!做医生的确辛苦,特别他现在这个进修阶段。我之前记录过他拿到这个senior fellowship的经过(该说还是不该说)。他后来才知道那次有70多人报名、初选出20个优秀的、然后邀请6个面试、最终录取了两个 – 毕竟都是医学院毕业、经过两年轮科的住院医、以及紧张激烈的考试竞争进入眼科,再加上5年的眼科专科训练 - 这些报名的都是佼佼者,山儿拿到这个进修机会很值得骄傲。

工作开始了几个月,他对这家医院的专家团队和设备非常满意-规模足够大、有最先进的仪器、六个资深的眼膜专家、以愿意对年轻人倾囊相授的团队文化闻名于业界。但工作也是非常辛苦的,一周七天,只有一到两天不用上手术台,工作的紧张程度跟美国的住院医差不多。山儿如鱼得水,深得指导专家信任。他自己也觉得每天都在接触不同的病例、感受新的经验积累。山儿性格上仁和谦让、在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现在已经有私立医院开高薪邀他加入、或者每周一天去挣外快,但他都拒绝了:他觉得这种有指导专家罩着的接触各种病例的机会,以后都不会有了,他选择一心一意坚持到进修期结束。

尽管心疼他的辛苦,我也为他的选择欣慰。按我们之前承诺的,尽可能支持他,尽管好像能支持的也就是多给他做几顿家常菜。

我一直说我们这做父母的,是随山儿一起长大的。尽管对两个孩子,我们付出了一样的心意,但毕竟,从享受的层面,山儿是没有水儿那么幸运的。就拿家常菜来说,我的做饭技能,都是随水儿长大而练出来的,山儿小的时候可没这么好的口福。这一年,也算是给了我一个弥补的机会,所以每次山儿回来,我都精心计划吃什么,除了在家吃的,再给他带两盒走。

上个周末,是山儿连续加班的第二个周末,我想他是疲劳到极点了,就跟教练商量,周末别让山儿来回跑了,我们给他送点吃的去。他每次回来都是趁周末手术安排得少一点,坐下午3点多的火车,5点多到家,晚上8点多的火车回去,要10点多才能回到住处呢。教练说周六约了高球比赛,不能取消(哼!)。一如既往,只能我变通了。我就改为周六加班工作、我们周日教堂聚会后给山儿送餐。作为送餐酬劳,我周一休一天年假去打球。先上一张球场照片吧:



周日早晨,我6点多就起床,炖鸡汤,然后准备了三顿有荤有素的菜盖饭。这些菜都是几个孩子爱吃的,先记录下来,哪天有空了加上英文,分享给他们。

  1. 蒸排骨 - 这道菜连花儿都喜欢,做起来也简单;
  • 准备:排骨剁小块,开水里煮一下,再清水冲洗干净,晾干;葱姜蒜切碎;干辣椒剪小块(optional);香港腊肠(optional)先切小块煎一下:把油煎出来,否则太油腻)
  • 调料:豆豉,糖、酱油(生抽和老抽)、醋,勾芡的土豆粉,optional的paprika
  • 排骨调味:热锅,油(一般炒菜的量),下葱姜蒜和豆豉,炒香;再下干辣椒(下早了容易糊)、排骨和香港腊肠(如果有的话),炒干水;加糖和酱油,最后加醋;翻炒均匀了勾芡、装蒸碗。
  • 因为有豆豉,还加了酱油,我不再加盐;
  • 蒸:调好味的排骨可以腌一会再蒸,半个小时到两个小时,来不及了就直接蒸,好像也没特别大的区别。蒸一到一个半小时。
  • 出蒸锅后,碗里的汤倒出来,在炒锅里烧干浓缩,如果有必要调一下味,最后加葱花,浇回到排骨上。
调好味的排骨和成品,这次没有香港腊肠:



  1. 家常豆腐 - 这天很悠闲安静的做菜,这道菜做得很认真、也很成功
  • 食材:中超买的北豆腐;肉末和培根丁 (我会先煎一下培根,去掉油和过多的盐分,再切成丁);葱姜蒜,新鲜辣椒,豆角(optional),都切成小丁。
  • 调味料:盐,酱油(生抽和老抽)、糖、醋,勾芡的土豆粉水
  • 中超买的北豆腐,先压一下水:放在两块切菜板中间,上面再压上一点有分量的东东。我就放上一个炒菜锅,压了两三个小时。这不像做豆腐干,不用压那么干。稍微压干一下的好处是煎起来利索,不会出水、也不耗油。
  • 煎豆腐:一个鸡蛋,加一点点水,打散,加一点盐和胡椒粉;热锅,加正常炒菜的油量;压过水的豆腐切块,在鸡蛋液里过一下;下锅煎(大火然后中火);两面金黄,起锅。
  • 烧豆腐:锅擦干一下(尽管豆腐压过水、又裹了鸡蛋液,锅里可能还是会有水),烧热、放油,先下豆角和辣椒,炒软后下葱姜蒜,炒香;加肉末和培根;肉末变色后加盐、糖和酱油;加点水煮三四分钟,下豆腐(水能盖过豆腐就好),烧开后,小火加盖焖几分钟;最后加一点醋、勾芡,出锅


  1. 煎茄子, 这个菜看起来最不起眼,却是我家最深欢迎的。
    • 茄子切稍厚的块,西红柿切小块*,拍两瓣蒜,切点小葱。
    • 油、盐、糖、酱油、芡粉水。
    • 煎茄子:一般会觉得茄子吃油,有建议先盐水腌一下的,我不喜欢这个方法,总觉得就少了食材的原味。我用正常炒菜的油量,但中小火,盖上锅盖煎。这样水汽顺锅盖流进锅里,茄子就会慢慢变软。只是需要时不时翻动一下,别煎糊了。煎好盛出来。
    • 煎茄子的锅加一点点油,下蒜瓣、加西红柿,炒出汁,下煎好的茄子,调味,勾芡,撒上葱花,出锅。这是做盖饭的,没有卖相:


*因为给山儿的是菜盖饭,不用卖相。如果是装盘,可以稍微调整一下:茄子切整块(而不是我图中的半月形状),西红柿也切同样的厚块;在煎好茄子后,西红柿不是炒,而是中到大火煎;然后加入茄子,调味,小心翻动,保持茄子和西红柿的整块形状。调味的时候加一点点水,因为西红柿不要煎太久,所以出水也不多。装盘的时候,一块茄子一块西红柿的间隔放,最后收汁、勾芡浇菜上面。(没有找着以前的照片,但这道素菜的确好看又好吃)

还有小炒肉和小羊排,来不及写了,有时间了再补。

最后给山儿做了三份菜盖饭,都是三菜一汤。这一份只好用碗装,因为上上周末俩儿子都回来,饭盒都被他们带饭用光了,这里面有煎小羊排、家常豆腐和煎芦笋:



做的滋补鸡汤:用了一只一公斤多的organic、free range的鸡,加上淮山、党参、红枣和西洋参,浓浓的就这两罐汤:



到山儿那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给他餐盒后我们就直奔威尔士的Celtic Manor球场酒店:



那个俱乐部我们之前去过两次,在2022年的这篇博文最后还有一张球场的照片:跟着教练看高尔夫‘大师赛’(the Masters)

那个俱乐部有三个球场,曾经举办2010年的Ryder Cup(莱德杯,美国和欧洲每两年一次的对抗赛)的球场就叫“2010”(The Twenty Ten)。2022年去的时候,教练觉得我水平不够打比赛球场,所以我们打的是Roman Road Course。这次就去比赛球场了。

这是高尔夫历史上第一家特意为莱德杯赛事而设计的球场,球场很大,走了15公里,属于对我不友好的,因为我打球准确度好、但距离不行。考虑差点,我耍点赖就算和教练打平吧

景色的确没得说。这一张,远处的树林有了一层秋色:



我们前两次去都是下雨,这一次总算赶上天晴了:



这一张呢,很喜欢那座小桥和边上的白房子:



这一张,看中了那些红色的屋顶、还有右边那小小的一抹红叶:



第一次直接在博客里写,赶紧发了吧,可别丢了。这是山儿连续值班三个周末的最后一个,他明天会回来吃晚饭,我得想想做什么吃的。祝网友们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