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日本访问的特朗普,刚刚宣布说:他将签署行政命令,将美国航母的电磁弹射改回蒸汽弹射,叫停所有电磁弹射项目。
这段话是他在在日本横须贺美军基地说的。
原话是这样的:他们(美国军方)花了 9 亿 93 万美元在弹射器上想让它运作。而蒸汽系统明明表现完美,已经用了 50 年对吧?所以我们要回归蒸汽系统。说真的,各位,我就是要做这个改变。我会签署行政命令,包括那些电磁弹射器。
这是为啥呢?特朗普对美国海军的电磁弹射,早就觉得是忍无可忍:这个航母,造出来后,简直就像个天生残废,拿出来凑数的!到啥程度呢?
就拿最近两年的事来说好了:2024年,当时以色列和哈马斯两家,还在加沙打死打活,美国人怕有人乘机摸鱼,就派了“福特”号,也就是那艘唯一装了电磁弹射的航母。但美国人只敢把它部署在东地中海,不敢把它投入到真正的战区,像靠近胡塞武装的曼德海峡,或者是靠近伊朗的地方去!
这是为啥呢?当时美国人说:这艘航母的电磁弹射,很容易出故障,要是它的飞机弹射出去了,返舰时却遇到故障,在那种战区,该怎么办呢?岂不是要掉海里?还是把它放东地中海好一点,毕竟哪里美国盟友,还有些美军基地,实在回不去,就让它飞陆上美军基地好了!
相比之下,中国发布了新航母“福建号”电磁弹射器成功弹射三种舰载机,即J-35, J-15T和空警600。从视频看,发射平稳,飞机发射后不像美国弹射那样,会有一个下坠再升起的过程,而是平稳持续上升飞行。这证明中国的电磁弹射系统比美国的先进,稳定。因为这个航母以后是一定要拉出来给公众看的,作假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可以认为,中国在电磁弹射系统上有了重大进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电磁弹射不顺利,已经不是一个新闻了。美国有十一艘航母,只有最新的福特号,才配备了电磁弹射,但自从福特号2013年下水后,一直问题不断,直到2020年,还有风声,说有人建议把电磁弹射撤了。美国军方也有人说在未来新的航母中,可能还是掉转头还使用成熟的蒸汽弹射技术。而且,新一代的福特级航母肯尼迪号下水四年了,据说还是弹射系统不满意,无法弹射F-35C飞机而耽搁。更新的航母2017年开始造,估计要到2035年下水,如果按此节奏,被中国超越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特朗普说要转头回去用蒸汽航母,被中国读者一顿嘲笑,而且有人扒出,事实上美国的蒸汽弹射的工业链,已经分崩离析,破产的破产,解散的解散。
这是因为过去20年,美国调整了海军战略方向,把航母发展中心,放在了电磁弹射技术上,导致这些公司长期没接到订单。之后就是:生产线难以维持正常运转;资金链断裂;然后破产……
就在前段时间,美国剩下的唯一的蒸汽弹射器生产商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的军工部门,已经宣布破产,再也没法生产蒸汽弹射器了。这些公司破产之后,会导致什么呢?现在美国航母上,使用的C-13型蒸汽弹射器,今后不但没有升级换代的可能;甚至连美国的盟友,想从它这里买蒸汽弹射器,那都办法了!如果像特朗普说的,今后美国只准备造蒸汽弹射航母,那蒸汽弹射设备的来源,也只能靠从现存的美国航母上来拆了。
电磁弹射不可靠,唯一能生产蒸汽弹射的厂商,也关门了,美国就算再想回到之前,重起炉灶,恐怕都难了。真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美国为啥会到这种地步呢?因为之前他们太自信,在这种重要领域,居然搞了孤注一掷:差不多30年前,五角大楼就放话说,蒸汽弹射不行,有很多问题!能量利用率极低,不到10%!电磁弹射利用率,能到60%!蒸汽弹射在弹射钱,从冷启动到完成预热,要45 到 90 分钟!电磁弹射只要十几分钟!反应速度更快……所以我们要搞电磁弹射,解决掉这些问题!
想法很好,但没能力实现,结果搞了几十年,除了把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这个西方蒸汽弹射的独苗干死外,寄予厚望的电磁弹射,也搞得七零八落。
这就好像一个姑娘,本来有个很不错的男朋友,但她这山望着那山高,同时搭上另一个高富帅的男人,就把很爱她的男友抛弃了,结果那个高富帅不靠谱,只是玩玩她的,再要回到前面那个,人家已经有人了,也不再搭理她了。
中国网友很是幸灾乐祸,但这个大家寄予厚望的福建号电磁弹射航母,依然是千呼万唤不出来,而且中国自己爆料,此航母有严重设计缺陷!
韩国朝鲜日报引用9月15日中国社交媒体上的军事评论媒体“海事先锋”报道称:“舰载机同时起降是对排水量在8-10万吨级超级航母最起码的要求,福建舰虽为超级航母,但实际上无法实现舰载机同时起降。”

从该媒体提供的图片来看,福建舰的2号弹射器线路与斜线降落跑道的末端存在重叠。3号弹射器更是位于降落跑道内侧。换言之,当舰载机降落时,2号、3号起飞弹射器线路将无法使用。1号弹射器线路虽不与降落跑道重叠,但问题是降落的舰载机若想移动至整备区域需要经过1号弹射器线路。该媒体称:“福建舰的歼-15舰载机属于重型战斗机,下降时的冲击力很大,必须滑至斜线跑道末端才能停下”,“降落时,实际上1号、2号起飞线路的弹射器均无法使用。”
一直以来,报道中国武器系统的缺陷是西方专业军事媒体的工作,此次却由中国媒体做出报道。该报道并未遭到审查,可见中国政府似乎也很清楚这个问题。
另外,美国福特号航母好歹运行了十几年,其电磁弹射的故障率是每四百次弹射发生一次,与其设计理论能力每四千次弹射一次,差了十倍,还不如蒸汽的每一千次一次,因此被骂得不行,尤其是特朗普也听进去了。 但中国的电磁弹射,肯定不到四百次,至今还没入役,现在就笑别人,恐怕太早了一点。
常规动力航母如何稳定、持续地为电磁弹射器提供如此庞大的瞬时电力,对航母的综合电力系统、储能技术和发电机组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虽然中国声称已攻克此技术难关,但其可靠性和持续高强度运作能力,仍需通过长期的海试和实际部署来验证。即使完成了测试并投入使用,作为首次实际应用的国家,中国需要面对技术磨合、系统集成、维护保障、以及应对各种复杂天气和海况下的可靠性挑战。美国“福特”号航母的电磁弹射系统在初期测试中也曾遭遇可靠性问题,这表明新技术从实验室到实战部署需要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
某些经验还是有相通的地方的,美国用了十几年,而且新的在造航母也都采用电磁弹射,现在都嚷着要改回去,自有其必然性的一面的,专门来骗中国的可能性很小。后来者的好处,是可以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在新的技术还没踏实之前,就放弃旧的可靠的技术,这是美国给我们的教训。
说到蒸汽航母,其实福建舰本来是按蒸汽弹射的方案造的,目前出现的问题,有一部分就来自于此,航母的龙骨布局已经造好了,上面突然说改用电磁的。电磁弹射需要的距离更长,这样就需要后移挡焰板,这样就阻碍了别的起跑或降落轨道的布局,造成了麻烦。
中国据说在经过几十年努力,投资几十亿后,终于造出了蒸汽弹射器。上面提到的那家美国公司,在这个过程中也提供了帮助。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曾经的中国子公司还在,名字叫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但它已经被国资买下,成为中国的国有企业,表面上做发电的蒸汽产生设备,但具有制作蒸汽弹射器的能力。
也许中国也得留个后手,一旦电磁弹射不行,下一台航母就改用蒸汽弹射的。至于这个福建舰,就当交学费了,科学的道路从来不是平坦的,历史上的失败的东西多了去了,也不差福建舰一个了!
别笑美国,中国的新航母可能也是废品!
朱头山 (2025-10-31 10:46:44) 评论 (4)最近,在日本访问的特朗普,刚刚宣布说:他将签署行政命令,将美国航母的电磁弹射改回蒸汽弹射,叫停所有电磁弹射项目。
这段话是他在在日本横须贺美军基地说的。
原话是这样的:他们(美国军方)花了 9 亿 93 万美元在弹射器上想让它运作。而蒸汽系统明明表现完美,已经用了 50 年对吧?所以我们要回归蒸汽系统。说真的,各位,我就是要做这个改变。我会签署行政命令,包括那些电磁弹射器。
这是为啥呢?特朗普对美国海军的电磁弹射,早就觉得是忍无可忍:这个航母,造出来后,简直就像个天生残废,拿出来凑数的!到啥程度呢?
就拿最近两年的事来说好了:2024年,当时以色列和哈马斯两家,还在加沙打死打活,美国人怕有人乘机摸鱼,就派了“福特”号,也就是那艘唯一装了电磁弹射的航母。但美国人只敢把它部署在东地中海,不敢把它投入到真正的战区,像靠近胡塞武装的曼德海峡,或者是靠近伊朗的地方去!
这是为啥呢?当时美国人说:这艘航母的电磁弹射,很容易出故障,要是它的飞机弹射出去了,返舰时却遇到故障,在那种战区,该怎么办呢?岂不是要掉海里?还是把它放东地中海好一点,毕竟哪里美国盟友,还有些美军基地,实在回不去,就让它飞陆上美军基地好了!
相比之下,中国发布了新航母“福建号”电磁弹射器成功弹射三种舰载机,即J-35, J-15T和空警600。从视频看,发射平稳,飞机发射后不像美国弹射那样,会有一个下坠再升起的过程,而是平稳持续上升飞行。这证明中国的电磁弹射系统比美国的先进,稳定。因为这个航母以后是一定要拉出来给公众看的,作假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可以认为,中国在电磁弹射系统上有了重大进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电磁弹射不顺利,已经不是一个新闻了。美国有十一艘航母,只有最新的福特号,才配备了电磁弹射,但自从福特号2013年下水后,一直问题不断,直到2020年,还有风声,说有人建议把电磁弹射撤了。美国军方也有人说在未来新的航母中,可能还是掉转头还使用成熟的蒸汽弹射技术。而且,新一代的福特级航母肯尼迪号下水四年了,据说还是弹射系统不满意,无法弹射F-35C飞机而耽搁。更新的航母2017年开始造,估计要到2035年下水,如果按此节奏,被中国超越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特朗普说要转头回去用蒸汽航母,被中国读者一顿嘲笑,而且有人扒出,事实上美国的蒸汽弹射的工业链,已经分崩离析,破产的破产,解散的解散。
这是因为过去20年,美国调整了海军战略方向,把航母发展中心,放在了电磁弹射技术上,导致这些公司长期没接到订单。之后就是:生产线难以维持正常运转;资金链断裂;然后破产……
就在前段时间,美国剩下的唯一的蒸汽弹射器生产商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的军工部门,已经宣布破产,再也没法生产蒸汽弹射器了。这些公司破产之后,会导致什么呢?现在美国航母上,使用的C-13型蒸汽弹射器,今后不但没有升级换代的可能;甚至连美国的盟友,想从它这里买蒸汽弹射器,那都办法了!如果像特朗普说的,今后美国只准备造蒸汽弹射航母,那蒸汽弹射设备的来源,也只能靠从现存的美国航母上来拆了。
电磁弹射不可靠,唯一能生产蒸汽弹射的厂商,也关门了,美国就算再想回到之前,重起炉灶,恐怕都难了。真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美国为啥会到这种地步呢?因为之前他们太自信,在这种重要领域,居然搞了孤注一掷:差不多30年前,五角大楼就放话说,蒸汽弹射不行,有很多问题!能量利用率极低,不到10%!电磁弹射利用率,能到60%!蒸汽弹射在弹射钱,从冷启动到完成预热,要45 到 90 分钟!电磁弹射只要十几分钟!反应速度更快……所以我们要搞电磁弹射,解决掉这些问题!
想法很好,但没能力实现,结果搞了几十年,除了把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这个西方蒸汽弹射的独苗干死外,寄予厚望的电磁弹射,也搞得七零八落。
这就好像一个姑娘,本来有个很不错的男朋友,但她这山望着那山高,同时搭上另一个高富帅的男人,就把很爱她的男友抛弃了,结果那个高富帅不靠谱,只是玩玩她的,再要回到前面那个,人家已经有人了,也不再搭理她了。
中国网友很是幸灾乐祸,但这个大家寄予厚望的福建号电磁弹射航母,依然是千呼万唤不出来,而且中国自己爆料,此航母有严重设计缺陷!
韩国朝鲜日报引用9月15日中国社交媒体上的军事评论媒体“海事先锋”报道称:“舰载机同时起降是对排水量在8-10万吨级超级航母最起码的要求,福建舰虽为超级航母,但实际上无法实现舰载机同时起降。”

从该媒体提供的图片来看,福建舰的2号弹射器线路与斜线降落跑道的末端存在重叠。3号弹射器更是位于降落跑道内侧。换言之,当舰载机降落时,2号、3号起飞弹射器线路将无法使用。1号弹射器线路虽不与降落跑道重叠,但问题是降落的舰载机若想移动至整备区域需要经过1号弹射器线路。该媒体称:“福建舰的歼-15舰载机属于重型战斗机,下降时的冲击力很大,必须滑至斜线跑道末端才能停下”,“降落时,实际上1号、2号起飞线路的弹射器均无法使用。”
一直以来,报道中国武器系统的缺陷是西方专业军事媒体的工作,此次却由中国媒体做出报道。该报道并未遭到审查,可见中国政府似乎也很清楚这个问题。
另外,美国福特号航母好歹运行了十几年,其电磁弹射的故障率是每四百次弹射发生一次,与其设计理论能力每四千次弹射一次,差了十倍,还不如蒸汽的每一千次一次,因此被骂得不行,尤其是特朗普也听进去了。 但中国的电磁弹射,肯定不到四百次,至今还没入役,现在就笑别人,恐怕太早了一点。
常规动力航母如何稳定、持续地为电磁弹射器提供如此庞大的瞬时电力,对航母的综合电力系统、储能技术和发电机组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虽然中国声称已攻克此技术难关,但其可靠性和持续高强度运作能力,仍需通过长期的海试和实际部署来验证。即使完成了测试并投入使用,作为首次实际应用的国家,中国需要面对技术磨合、系统集成、维护保障、以及应对各种复杂天气和海况下的可靠性挑战。美国“福特”号航母的电磁弹射系统在初期测试中也曾遭遇可靠性问题,这表明新技术从实验室到实战部署需要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
某些经验还是有相通的地方的,美国用了十几年,而且新的在造航母也都采用电磁弹射,现在都嚷着要改回去,自有其必然性的一面的,专门来骗中国的可能性很小。后来者的好处,是可以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在新的技术还没踏实之前,就放弃旧的可靠的技术,这是美国给我们的教训。
说到蒸汽航母,其实福建舰本来是按蒸汽弹射的方案造的,目前出现的问题,有一部分就来自于此,航母的龙骨布局已经造好了,上面突然说改用电磁的。电磁弹射需要的距离更长,这样就需要后移挡焰板,这样就阻碍了别的起跑或降落轨道的布局,造成了麻烦。
中国据说在经过几十年努力,投资几十亿后,终于造出了蒸汽弹射器。上面提到的那家美国公司,在这个过程中也提供了帮助。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曾经的中国子公司还在,名字叫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但它已经被国资买下,成为中国的国有企业,表面上做发电的蒸汽产生设备,但具有制作蒸汽弹射器的能力。
也许中国也得留个后手,一旦电磁弹射不行,下一台航母就改用蒸汽弹射的。至于这个福建舰,就当交学费了,科学的道路从来不是平坦的,历史上的失败的东西多了去了,也不差福建舰一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