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被Google map 指引着绕路,到Oludeniz 已经晚了,今天要开五个小时的车和游览棉花堡,原来安排去费特希耶看利西亚悬崖石棺的计划只好放弃。今天就要告别地中海岸,向北边的内陆驶去,去看声名远播的棉花堡,晚上的落脚则会在爱琴海边。
棉花堡 Panmukkale
如果说格雷梅的喀斯特地形、热气球是土耳其独特地貌的一张名片,那么棉花堡则是土耳其中部的另一张名片。从Oludeniz地中海海岸向北开三个小时,就到了棉花堡。叫堡,其实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城堡。从地形图上看,这里是和周围地貌截然不同的一大片白色。地质学家给出的解释,这一地区有一系列的天然温泉,从温泉喷出的泉水中富含碳酸氢钙,流经地表,冷却过程中碳酸钙沉淀,在斜坡上层层堆积,形成了雪白阶梯状的钙化地貌。被称为棉花堡,只是颜色白如棉花,质地上可没有一点棉花的柔软,是坚硬的石灰岩层,棉花堡这一地质奇观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从南门进入,棉花堡有很大的停车场,内部有清晰的英文路标指引。走不多远就到了主景区,山坡上大片的白色梯田,高处几个白色梯田池还有温泉水,进入温泉水池要脱去鞋袜,光脚踩上去,岩层非常坚硬,表面有许多棱格突起,异常的搁脚,小心的尽量走在没有棱的地方。温泉水是浅浅的蒂芬妮蓝,在洁白的石灰岩层映衬下,水光潋滟十分漂亮。水是温温的,浅的地方只没过脚背,深的地方则到膝盖,有的地方水下很滑,要格外小心。在几个深浅不一的温泉水池中走了一圈,游人真是很多,有时几乎排队前行。
水池旁有长长的水渠,哗哗流水不断,可能是刚从地下温泉中流出来的,脚放进出很舒服。坐在水渠旁眺望远方,远山如黛,山下大片的青草地和星星点点墨绿的树木,,一汪翠绿的湖水点缀在大片的白色梯田的尽头,天空中偶有滑翔伞掠过,这里也有飞热气球,但不多。房子都是白墙红屋顶的棉花堡小镇静静的坐落在山坡下,见证着两千年的云淡风轻,往事如烟。
棉花堡的开发也是一波三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游客人数激增对当地环境造成了破坏,投资者在山坡上建温泉酒店,一些古城遗址遭到毁坏,酒店引入温泉水,使部分温泉梯田池干涸。世遗的东西被破坏,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介入,当地政府拆除了古遗址周围的许多酒店和建筑,游客不能穿鞋进入温泉池也是从那时开始实行。自然地貌得到保护,但棉花堡镇和周边经济遭到重创,曾经的二百多间家庭旅馆中,约有四分之三被迫关门,许多居民搬离了棉花堡。温泉水这种单一旅游资源还是太脆弱,当地居民没能像格雷梅居民依靠石林地貌快速走上富裕的道路。
同棉花堡一起位列世遗的还有它上游的古希腊温泉城市希拉波利斯 Hierapolis。据说水中的矿物质对皮肤病,关节炎有疗效,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这里就是温泉之乡,人们在周围建起一座座城市,成为闻名遐迩的度假胜地。建于公元前两百年的希拉波利斯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是小亚细亚最早最大的温泉疗养中心。古罗马时期城市发展到鼎盛,罗马皇帝将此处定为王室浴场,这里也是达官贵人、豪绅巨富的治病疗养圣地。
历经地震和战争的数次损毁,古城已是废墟一片,遗址面积很大,但基本没什么可看的,残垣断壁、碎石瓦砾,有一个剧场相对完整的保留下来,这个剧场比之前看到的规模都大。遗址中挖出的文物都保存在了旁边的博物馆内 Hierapolis Archaeological Museum。让人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石棺两旁精美的石雕装饰,展示了高超的工艺技术,也可以想见这里曾经的奢华。
离开棉花堡,一路向西奔向爱琴海边的城市库赛德斯 Kusadasi,酒店订在了爱琴海边 ,Charisma Deluxe Hotel是一家评分很高,值得推荐的酒店。晚餐去了酒店对面的一家餐馆,我们坐在临街的位置,和户外相通,挂着遮阳帘。领导点了烤羊排。羊排上来后,一只猫闻着味跳到了外面的花坛上,坐在那里盯着领导的晚餐,几次起身要迈步上前,搞得领导一边切羊排,吃羊排,一边谨防着猫可能的出击,猫的动作可是要比人快四倍。僵持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餐馆的工作人员出去把猫赶走了。
土耳其的户外有很多猫,在我们看来是无家可归的流浪猫,可在土耳其人眼中和猫自己来说,它们可不是流浪猫。伊斯坦布尔的一条街边有个有名的猫雕塑,其原型就是一支肥硕的大猫斜依在街道的台阶上,双腿叉开,露着胖胖的大肚子,一条前腿撑着台阶,头扭向一边看着远方,神态眼神怡然自得,一副睥睨天下的做派。从它的体态看知道不缺吃喝,从它放松的神态,知道它没有感知周围有任何的危险威胁,所以哪里是流浪猫,在土耳其,它们就是和人族共存,有极大自由的猫族,人们会在户外固定的地方给它们提供食物、水、甚至还有集体猫舍,没有人会伤害它们。做为穆斯林,教义要求他们要善待一切动物,对于猫,更要好生照料。
古埃及人就和猫渊源甚深,尼罗河两岸富饶的土地,人们最先进入农耕文明,丰收的粮食储藏在谷仓,被老鼠祸害,猫咪出场,为人们解决了难题,于是人和猫建立了良好的共存关系,后来猫逐渐被神话,被当作神祗供奉起来,埃及神话中的巴斯特女神就是人身猫头。那么伊斯兰文化又和猫有什么渊源 ?据学者推测,伊斯兰文化对猫情有独钟,很可能与古埃及对猫的崇拜有关,先知穆罕穆德就非常喜欢猫,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穆罕穆德断袖的传说,先知要去做祈祷,不忍叫醒在祈祷袍上熟睡的猫,宁可剪断祈祷袍的袖子。先知爱猫的榜样作用,使穆斯林把爱猫视作信仰的一部分。穆斯林民众爱干净,也喜欢猫的洁净习惯,每天不停的 “洗手洗脸”,结了大手小手还总是要掩盖,猫在伊斯兰世界是纯洁的象征。
回到酒店,躺在酒店外海边的躺椅上,等待爱琴海的落日,海水拍打着堤岸,已不像白天燥热,海风习习很舒服。一路走来,在土耳其的西半部快转了一圈,土耳其的旅游资源很丰富,从北到南,不同的气候,多样的地理地貌,文化马赛克多姿多彩,希腊遗风,罗马古迹,浓厚的伊斯兰文化,地中海、爱琴海边迷人的海边城市,风情万种的伊斯坦布尔。我们在土耳其走了半个月,还是有想去而不得不取舍的地方。
爱琴海边落日熔金
但土耳其的旅游产业的确有许多让游客诟病的故事。去土耳其旅游之前,就在油管上看到有人做了土耳其骗术的总结。打的士坐地起价,故意绕路;明明给了钱,到了目的地却说没给,还上来一帮本地人帮腔。买东西给的是大钞,找的钱变成了假钞,在土耳其旅行用现金的地方很多,而且我们尽量用现金,担心信用卡信息被盗。买东西不仅要问钱数,还要问清币种。还有被许多人提到的背着擦鞋箱,故意掉鞋刷的局,在大城市特别是旅游景点要警惕背鞋箱的人,我们倒是没遇见过。
我不知道这些诈术在土耳其的小商贩中有多大比例,一颗老鼠屎害一锅汤,游客经历的凡此种种的坑,整体商业信誉已经被破坏。我们在去土耳其前,应该说是对在土耳其可能遇到的骗术打了预防针,不过还是遇到了更高段位的,想有所借鉴的朋友请看土耳其半月游(2)- 布尔萨被套路。
土耳其半月游 (2) 布尔萨被套路
土耳其半月游 – (10) 棉花堡
快乐旅途 (2025-10-11 11:16:31) 评论 (1)昨天被Google map 指引着绕路,到Oludeniz 已经晚了,今天要开五个小时的车和游览棉花堡,原来安排去费特希耶看利西亚悬崖石棺的计划只好放弃。今天就要告别地中海岸,向北边的内陆驶去,去看声名远播的棉花堡,晚上的落脚则会在爱琴海边。
棉花堡 Panmukkale
如果说格雷梅的喀斯特地形、热气球是土耳其独特地貌的一张名片,那么棉花堡则是土耳其中部的另一张名片。从Oludeniz地中海海岸向北开三个小时,就到了棉花堡。叫堡,其实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城堡。从地形图上看,这里是和周围地貌截然不同的一大片白色。地质学家给出的解释,这一地区有一系列的天然温泉,从温泉喷出的泉水中富含碳酸氢钙,流经地表,冷却过程中碳酸钙沉淀,在斜坡上层层堆积,形成了雪白阶梯状的钙化地貌。被称为棉花堡,只是颜色白如棉花,质地上可没有一点棉花的柔软,是坚硬的石灰岩层,棉花堡这一地质奇观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从南门进入,棉花堡有很大的停车场,内部有清晰的英文路标指引。走不多远就到了主景区,山坡上大片的白色梯田,高处几个白色梯田池还有温泉水,进入温泉水池要脱去鞋袜,光脚踩上去,岩层非常坚硬,表面有许多棱格突起,异常的搁脚,小心的尽量走在没有棱的地方。温泉水是浅浅的蒂芬妮蓝,在洁白的石灰岩层映衬下,水光潋滟十分漂亮。水是温温的,浅的地方只没过脚背,深的地方则到膝盖,有的地方水下很滑,要格外小心。在几个深浅不一的温泉水池中走了一圈,游人真是很多,有时几乎排队前行。
水池旁有长长的水渠,哗哗流水不断,可能是刚从地下温泉中流出来的,脚放进出很舒服。坐在水渠旁眺望远方,远山如黛,山下大片的青草地和星星点点墨绿的树木,,一汪翠绿的湖水点缀在大片的白色梯田的尽头,天空中偶有滑翔伞掠过,这里也有飞热气球,但不多。房子都是白墙红屋顶的棉花堡小镇静静的坐落在山坡下,见证着两千年的云淡风轻,往事如烟。
棉花堡的开发也是一波三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游客人数激增对当地环境造成了破坏,投资者在山坡上建温泉酒店,一些古城遗址遭到毁坏,酒店引入温泉水,使部分温泉梯田池干涸。世遗的东西被破坏,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介入,当地政府拆除了古遗址周围的许多酒店和建筑,游客不能穿鞋进入温泉池也是从那时开始实行。自然地貌得到保护,但棉花堡镇和周边经济遭到重创,曾经的二百多间家庭旅馆中,约有四分之三被迫关门,许多居民搬离了棉花堡。温泉水这种单一旅游资源还是太脆弱,当地居民没能像格雷梅居民依靠石林地貌快速走上富裕的道路。
同棉花堡一起位列世遗的还有它上游的古希腊温泉城市希拉波利斯 Hierapolis。据说水中的矿物质对皮肤病,关节炎有疗效,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这里就是温泉之乡,人们在周围建起一座座城市,成为闻名遐迩的度假胜地。建于公元前两百年的希拉波利斯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是小亚细亚最早最大的温泉疗养中心。古罗马时期城市发展到鼎盛,罗马皇帝将此处定为王室浴场,这里也是达官贵人、豪绅巨富的治病疗养圣地。
历经地震和战争的数次损毁,古城已是废墟一片,遗址面积很大,但基本没什么可看的,残垣断壁、碎石瓦砾,有一个剧场相对完整的保留下来,这个剧场比之前看到的规模都大。遗址中挖出的文物都保存在了旁边的博物馆内 Hierapolis Archaeological Museum。让人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石棺两旁精美的石雕装饰,展示了高超的工艺技术,也可以想见这里曾经的奢华。
离开棉花堡,一路向西奔向爱琴海边的城市库赛德斯 Kusadasi,酒店订在了爱琴海边 ,Charisma Deluxe Hotel是一家评分很高,值得推荐的酒店。晚餐去了酒店对面的一家餐馆,我们坐在临街的位置,和户外相通,挂着遮阳帘。领导点了烤羊排。羊排上来后,一只猫闻着味跳到了外面的花坛上,坐在那里盯着领导的晚餐,几次起身要迈步上前,搞得领导一边切羊排,吃羊排,一边谨防着猫可能的出击,猫的动作可是要比人快四倍。僵持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餐馆的工作人员出去把猫赶走了。
土耳其的户外有很多猫,在我们看来是无家可归的流浪猫,可在土耳其人眼中和猫自己来说,它们可不是流浪猫。伊斯坦布尔的一条街边有个有名的猫雕塑,其原型就是一支肥硕的大猫斜依在街道的台阶上,双腿叉开,露着胖胖的大肚子,一条前腿撑着台阶,头扭向一边看着远方,神态眼神怡然自得,一副睥睨天下的做派。从它的体态看知道不缺吃喝,从它放松的神态,知道它没有感知周围有任何的危险威胁,所以哪里是流浪猫,在土耳其,它们就是和人族共存,有极大自由的猫族,人们会在户外固定的地方给它们提供食物、水、甚至还有集体猫舍,没有人会伤害它们。做为穆斯林,教义要求他们要善待一切动物,对于猫,更要好生照料。
古埃及人就和猫渊源甚深,尼罗河两岸富饶的土地,人们最先进入农耕文明,丰收的粮食储藏在谷仓,被老鼠祸害,猫咪出场,为人们解决了难题,于是人和猫建立了良好的共存关系,后来猫逐渐被神话,被当作神祗供奉起来,埃及神话中的巴斯特女神就是人身猫头。那么伊斯兰文化又和猫有什么渊源 ?据学者推测,伊斯兰文化对猫情有独钟,很可能与古埃及对猫的崇拜有关,先知穆罕穆德就非常喜欢猫,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穆罕穆德断袖的传说,先知要去做祈祷,不忍叫醒在祈祷袍上熟睡的猫,宁可剪断祈祷袍的袖子。先知爱猫的榜样作用,使穆斯林把爱猫视作信仰的一部分。穆斯林民众爱干净,也喜欢猫的洁净习惯,每天不停的 “洗手洗脸”,结了大手小手还总是要掩盖,猫在伊斯兰世界是纯洁的象征。
回到酒店,躺在酒店外海边的躺椅上,等待爱琴海的落日,海水拍打着堤岸,已不像白天燥热,海风习习很舒服。一路走来,在土耳其的西半部快转了一圈,土耳其的旅游资源很丰富,从北到南,不同的气候,多样的地理地貌,文化马赛克多姿多彩,希腊遗风,罗马古迹,浓厚的伊斯兰文化,地中海、爱琴海边迷人的海边城市,风情万种的伊斯坦布尔。我们在土耳其走了半个月,还是有想去而不得不取舍的地方。
爱琴海边落日熔金
但土耳其的旅游产业的确有许多让游客诟病的故事。去土耳其旅游之前,就在油管上看到有人做了土耳其骗术的总结。打的士坐地起价,故意绕路;明明给了钱,到了目的地却说没给,还上来一帮本地人帮腔。买东西给的是大钞,找的钱变成了假钞,在土耳其旅行用现金的地方很多,而且我们尽量用现金,担心信用卡信息被盗。买东西不仅要问钱数,还要问清币种。还有被许多人提到的背着擦鞋箱,故意掉鞋刷的局,在大城市特别是旅游景点要警惕背鞋箱的人,我们倒是没遇见过。
我不知道这些诈术在土耳其的小商贩中有多大比例,一颗老鼠屎害一锅汤,游客经历的凡此种种的坑,整体商业信誉已经被破坏。我们在去土耳其前,应该说是对在土耳其可能遇到的骗术打了预防针,不过还是遇到了更高段位的,想有所借鉴的朋友请看土耳其半月游(2)- 布尔萨被套路。
土耳其半月游 (2) 布尔萨被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