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周末重读斯蒂芬柯维的 The 7 Habits of the Most Effective People ,这本经典之作再次给了我新的启发。书中推崇的前三个习惯**主动出击(Be Proactive)、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rst)**不仅适用于个人成长,更为投资理财提供了深刻的指导原则。在投资的道路上,是否投资、投多少、投什么、如何投,这些基本问题如果缺乏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多年后很难收获理想的回报。
投资的第一步:主动出击
现金如果只躺在银行账户里赚取微薄利息,在高通胀的未来几乎注定贬值,甚至可能贬值得很快。钱不会自动生钱这是我和先生在创业初期忽略的教训。那几年,我们忙于生意和养育孩子,无暇顾及投资,错过了2012年后的美股超级牛市。好在期间我们购买了自住房,后来又升级到更大的房子,并投资了生意所需的仓库,算是无意中踏进了房地产投资的门。然而,回过头看,如果早早进行系统性的投资规划,主动布局,收益可能会更可观。
以终为始:明确投资目标
2017年,我们开始有意识地规划投资方向,但最初为了省心,将证券投资全权交给财务顾问(FA),结果走了不少弯路。直到近三年,我们才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这让我意识到,投资需要以终为始明确目标是成功的关键。你是为了退休储备、子女教育,还是追求财务自由?不同的目标决定了投资工具和策略的选择。没有清晰的方向,投资就像无头苍蝇,难以实现财富增长。
要事第一:优化资源配置
时间和资金都是有限的,投资需要聚焦要事。我对股票交易一直充满兴趣,很多年在自己的小账户里操作,收益率甚至跑赢了大盘。但由于交易账户占家庭总资产的比例较低,整体影响微乎其微。从2023年底开始,我们大幅增加了股市投入,如今股票占总资产的比例已相当可观。这让我对投资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当股票收益直接影响家庭财富增长时,学习和决策的质量变得至关重要。
抛给论坛朋友们的几个问题
我想借此机会和大家探讨:你的投资收益对家庭财务的影响有多大?
- 如果你的股票只占总资产的5%,却每天花数小时研究股市、浏览论坛,时间投入是否值得?
- 如果股票占了资产大头,但你投入的学习时间却很少,一旦方向错误,可能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你是否需要更系统地学习投资知识?
- 如果你持有一两只涨了10倍的股票,它们的占比是5%还是0.5%?是否需要重新调整资产配置?(注意,这里说的是占总资产的比例,而非仅股票账户的比例。)
- 如果你年年炒股亏损,是否该重新审视投资方向,比如转向指数基金、房地产或其他资产类别?
周围不少朋友的理财方式较为被动:买了自住房,每月固定往401(k)账户存钱,设置好基金买入比例后便不再管理。很多人相信美股百年趋势向上,但你还能投资多少年?50年、20年,还是10年?未来10年,美股一定比今天更高吗?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随着2025年年末将至,我正在复盘今年的投资得失,计划多写一些分享与思考。投资不仅是财富的积累,更是一场关于规划、纪律和成长的旅程。感谢大家的跟读,也期待听到你们的投资故事和思考!
投资理财一:主动规划,始于目标
云起千百度 (2025-10-19 18:29:35) 评论 (0)最近周末重读斯蒂芬柯维的 The 7 Habits of the Most Effective People ,这本经典之作再次给了我新的启发。书中推崇的前三个习惯**主动出击(Be Proactive)、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rst)**不仅适用于个人成长,更为投资理财提供了深刻的指导原则。在投资的道路上,是否投资、投多少、投什么、如何投,这些基本问题如果缺乏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多年后很难收获理想的回报。
投资的第一步:主动出击
现金如果只躺在银行账户里赚取微薄利息,在高通胀的未来几乎注定贬值,甚至可能贬值得很快。钱不会自动生钱这是我和先生在创业初期忽略的教训。那几年,我们忙于生意和养育孩子,无暇顾及投资,错过了2012年后的美股超级牛市。好在期间我们购买了自住房,后来又升级到更大的房子,并投资了生意所需的仓库,算是无意中踏进了房地产投资的门。然而,回过头看,如果早早进行系统性的投资规划,主动布局,收益可能会更可观。
以终为始:明确投资目标
2017年,我们开始有意识地规划投资方向,但最初为了省心,将证券投资全权交给财务顾问(FA),结果走了不少弯路。直到近三年,我们才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这让我意识到,投资需要以终为始明确目标是成功的关键。你是为了退休储备、子女教育,还是追求财务自由?不同的目标决定了投资工具和策略的选择。没有清晰的方向,投资就像无头苍蝇,难以实现财富增长。
要事第一:优化资源配置
时间和资金都是有限的,投资需要聚焦要事。我对股票交易一直充满兴趣,很多年在自己的小账户里操作,收益率甚至跑赢了大盘。但由于交易账户占家庭总资产的比例较低,整体影响微乎其微。从2023年底开始,我们大幅增加了股市投入,如今股票占总资产的比例已相当可观。这让我对投资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当股票收益直接影响家庭财富增长时,学习和决策的质量变得至关重要。
抛给论坛朋友们的几个问题
我想借此机会和大家探讨:你的投资收益对家庭财务的影响有多大?
- 如果你的股票只占总资产的5%,却每天花数小时研究股市、浏览论坛,时间投入是否值得?
- 如果股票占了资产大头,但你投入的学习时间却很少,一旦方向错误,可能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你是否需要更系统地学习投资知识?
- 如果你持有一两只涨了10倍的股票,它们的占比是5%还是0.5%?是否需要重新调整资产配置?(注意,这里说的是占总资产的比例,而非仅股票账户的比例。)
- 如果你年年炒股亏损,是否该重新审视投资方向,比如转向指数基金、房地产或其他资产类别?
周围不少朋友的理财方式较为被动:买了自住房,每月固定往401(k)账户存钱,设置好基金买入比例后便不再管理。很多人相信美股百年趋势向上,但你还能投资多少年?50年、20年,还是10年?未来10年,美股一定比今天更高吗?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随着2025年年末将至,我正在复盘今年的投资得失,计划多写一些分享与思考。投资不仅是财富的积累,更是一场关于规划、纪律和成长的旅程。感谢大家的跟读,也期待听到你们的投资故事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