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斤常拿这句话鼓舞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跟着喊的一大堆,至于什么是初心,什么是使命,基本都不知道。官员们到了晚上,面对床上躺着的美女,也许能想起初心和使命来,初心就是脱掉衣服扑上去,使命就是那啥哈。
电视剧讲所谓郑成功大忠大义,说他赶跑了荷兰人,让台湾回到中国的怀抱。后来又说康熙皇帝手下那些将领如何大忠大义,看见郑成功孙辈们在台湾有搞独立的倾向,非常气愤,于是为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把台湾用武力从郑成功子孙手里抢回来了。
稍微思考一下,就有了传人同学转的那个视频中的逻辑问题:
民族利益: 康熙不是我炎黄子孙,是鞑虏。不信的话,孙中山当时还号召过咱们要把这些鞑子赶回东北的。 麻烦了,我一个汉人将军,打一个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孙子,让他把台湾统治权交给非我族类的鞑子政府,我TMD哪门子大忠大义?
国家利益: 好吧。你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热爱和平,维护稳定。满清虽然不是炎黄子孙,但他们当皇帝比炎黄子孙的朱家人强。你为了老百姓的福祉,忍痛熄灭你心中狭隘民族主义怒火,我理解你。但是,当年郑成功的孙子们在台湾并没有坏你大清的小康生活呀,并没有叫嚣要反攻大陆推翻你大清政权呀,你为什么莫名其妙地越过台湾海峡打姓郑的,给了理由先!
如果不谈什么大忠大义,理解起来就顺了。好,我是大清的官员,我是清军的战将。朝廷发给我薪水,我就要为他做贡献。我为皇帝打台湾,皇帝给我涨工钱。就这么简单。对了,现在的名词说这个是职业操守。
好了,传人同学说他不关心那些天天提天天喊大忠大义的小粉红,他只关心200斤。
最近一剑跟甘老师学历史,一个重要的感慨就是,历史这东西偶然的东西太多了,但大家总要把它弄到必然性上去理解。
比如,秦始皇统一中国。春秋战国好几百年,大家生活得好好的。虽然偶尔有战争,都是小战。你完全可以把这些战争当成体育赛事,输了就输了,赔点钱,割点土地给赢家。过几年努力把失去的夺回来就好了。
欸,这么美好的局面就被秦始皇给破坏了。他把春秋战国这个麻将桌给掀翻了,大家没地方打麻将了,包括他自己。
什么原因? 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秦始皇这沙缺脑子有问题,突然有一天,他打麻将打烦了,想:靠,这一局一局地赢,没意思。我弄个大的,把这些打麻将的人都杀了,然后把他们的财产都没收了。
结果呢,秦始皇这家伙自己的政权很快又被别人推翻了。
历史没有假如啦,假如秦始皇同学热爱一点和平,在乎一下社会稳定,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是不是就能一直延续下去了。
还有个例子,隋炀帝杨广要打高句丽。理由比秦始皇还没逻辑。
第一,你们关陇集团那些红二代,本身就不是炎黄子孙。也就是说,杨广你爷爷当年到广东打工用的也是暂住证。欸,到你掌权了,你就看觉得没有广东户口的那些打工人看着不舒服了? 没错,400年前,汉朝确实把朝鲜那里归入统治版图之内,弄个四个郡政府管理朝鲜半岛及辽东地区。不过人家现在那里的人民在高句丽政府领导下过得舒舒服服的,为什么你觉得不爽? 人家从来没有说要反攻过来夺你燕山赵水,夺你政权。
你杨家刚刚有的天下,难道你就不能和高句丽和睦相处,共同治理太平洋?
肯定有人当时像一剑这样劝杨广的,但这家伙固执。200斤麦子走20里山路不换肩。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最后匆匆忙忙连滚带爬。
说到目前台湾问题,战不战,和不和,最后的决定权估计就是一两个人。
一个就是200斤啦。如果他自己被自己那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忽悠得出不来,然后手下一些人天天弄大忠大义的电影桥段让200斤感动了,很有可能像秦始皇和杨广一样弄出一个动作要对台湾动武的。
另一个是台湾那里。如果出个大忠大义的人,强烈认为台湾需要全面独立。看见大陆军机经常过来骚扰,气不过,发个命令用导弹打下几架飞机,打成几艘战舰。于是......
说说台湾: 顶多算你有个立场,所谓大忠大义初心理想都是幌子
一剑无痕 (2025-10-30 09:16:53) 评论 (4)200斤常拿这句话鼓舞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跟着喊的一大堆,至于什么是初心,什么是使命,基本都不知道。官员们到了晚上,面对床上躺着的美女,也许能想起初心和使命来,初心就是脱掉衣服扑上去,使命就是那啥哈。
电视剧讲所谓郑成功大忠大义,说他赶跑了荷兰人,让台湾回到中国的怀抱。后来又说康熙皇帝手下那些将领如何大忠大义,看见郑成功孙辈们在台湾有搞独立的倾向,非常气愤,于是为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把台湾用武力从郑成功子孙手里抢回来了。
稍微思考一下,就有了传人同学转的那个视频中的逻辑问题:
民族利益: 康熙不是我炎黄子孙,是鞑虏。不信的话,孙中山当时还号召过咱们要把这些鞑子赶回东北的。 麻烦了,我一个汉人将军,打一个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孙子,让他把台湾统治权交给非我族类的鞑子政府,我TMD哪门子大忠大义?
国家利益: 好吧。你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热爱和平,维护稳定。满清虽然不是炎黄子孙,但他们当皇帝比炎黄子孙的朱家人强。你为了老百姓的福祉,忍痛熄灭你心中狭隘民族主义怒火,我理解你。但是,当年郑成功的孙子们在台湾并没有坏你大清的小康生活呀,并没有叫嚣要反攻大陆推翻你大清政权呀,你为什么莫名其妙地越过台湾海峡打姓郑的,给了理由先!
如果不谈什么大忠大义,理解起来就顺了。好,我是大清的官员,我是清军的战将。朝廷发给我薪水,我就要为他做贡献。我为皇帝打台湾,皇帝给我涨工钱。就这么简单。对了,现在的名词说这个是职业操守。
好了,传人同学说他不关心那些天天提天天喊大忠大义的小粉红,他只关心200斤。
最近一剑跟甘老师学历史,一个重要的感慨就是,历史这东西偶然的东西太多了,但大家总要把它弄到必然性上去理解。
比如,秦始皇统一中国。春秋战国好几百年,大家生活得好好的。虽然偶尔有战争,都是小战。你完全可以把这些战争当成体育赛事,输了就输了,赔点钱,割点土地给赢家。过几年努力把失去的夺回来就好了。
欸,这么美好的局面就被秦始皇给破坏了。他把春秋战国这个麻将桌给掀翻了,大家没地方打麻将了,包括他自己。
什么原因? 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秦始皇这沙缺脑子有问题,突然有一天,他打麻将打烦了,想:靠,这一局一局地赢,没意思。我弄个大的,把这些打麻将的人都杀了,然后把他们的财产都没收了。
结果呢,秦始皇这家伙自己的政权很快又被别人推翻了。
历史没有假如啦,假如秦始皇同学热爱一点和平,在乎一下社会稳定,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是不是就能一直延续下去了。
还有个例子,隋炀帝杨广要打高句丽。理由比秦始皇还没逻辑。
第一,你们关陇集团那些红二代,本身就不是炎黄子孙。也就是说,杨广你爷爷当年到广东打工用的也是暂住证。欸,到你掌权了,你就看觉得没有广东户口的那些打工人看着不舒服了? 没错,400年前,汉朝确实把朝鲜那里归入统治版图之内,弄个四个郡政府管理朝鲜半岛及辽东地区。不过人家现在那里的人民在高句丽政府领导下过得舒舒服服的,为什么你觉得不爽? 人家从来没有说要反攻过来夺你燕山赵水,夺你政权。
你杨家刚刚有的天下,难道你就不能和高句丽和睦相处,共同治理太平洋?
肯定有人当时像一剑这样劝杨广的,但这家伙固执。200斤麦子走20里山路不换肩。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最后匆匆忙忙连滚带爬。
说到目前台湾问题,战不战,和不和,最后的决定权估计就是一两个人。
一个就是200斤啦。如果他自己被自己那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忽悠得出不来,然后手下一些人天天弄大忠大义的电影桥段让200斤感动了,很有可能像秦始皇和杨广一样弄出一个动作要对台湾动武的。
另一个是台湾那里。如果出个大忠大义的人,强烈认为台湾需要全面独立。看见大陆军机经常过来骚扰,气不过,发个命令用导弹打下几架飞机,打成几艘战舰。于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