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 一个母亲思考查理·柯克遇刺案
一个母亲思考查理·柯克遇刺案
2025-09-14 06:09:01
留不住岁月,就记录下岁月里的日子
给自己,也给愿与我分享的人
(欢迎来访,转载请告知)
这两天,美国媒体的头条都被一件震动舆论的事件占据:31岁的保守派政治运动人士、媒体名人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犹他谷大学演讲时,被年仅22岁的泰勒·罗宾逊(Tyler Robinson)暗杀。更令人唏嘘的是,泰勒本身也出身于保守派家庭。
坦白说,在此之前我对查理·柯克一无所知。出事之后,我花了不少时间补看了关于他的访谈和演讲视频,可以说现在对他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文学城上已经有不少文章讨论这件事,我本不想多说什么,只是坐在电脑前,总觉得心情难以平复,不写下来,就会忍不住继续去看更多的报道。写下这些文字,也算是整理思绪,为这两天的思考画一个句号。
关于查理·柯克,我第一个看的是他四个月前接受加拿大心理学教授、媒体人 Jordan Peterson 的长访谈。一个半小时的内容让我完全改变了原先基于网络片段所形成的偏见。柯克表现得积极、阳光,思辨能力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他对家庭、爱人和孩子展现出的责任感与温情,在当代年轻人中并不常见。看完后,我甚至对LG说,如果我有一个如此积极生活和工作的孩子,我会为他感到骄傲。
但接着我看了不少他在校园里的辩论视频,对他的许多观点并不能接受。他常以“Prove Me Wrong”为口号,但与许多网友一样,我总感觉这背后的潜台词是“I am always right”。无论对手的论据多么合理,他似乎从未真正愿意倾听,而是总以预先准备好的观点收尾。这种做法,让他逐渐成为一种政治工具——借助年轻领袖的影响力,将保守派思想深深植入大学校园。
再说22岁的嫌疑人泰勒·罗宾逊。作为一名母亲,我忍不住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他。我的儿子也二十几岁了,我陪伴过他青春期的叛逆与迷茫。他眼睛里的光与阴影,嘴角的笑与不屑,都会让我心为之颤动。
当我看到泰勒的照片时,那张脸在我眼里就是一个普通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他的眼神里没有我们通常想象的“杀人犯的凶狠”。这让我回想起不愿去触碰的童年时亲眼目睹的一个场面:在中国“严打”的年代,军车押解死刑犯游街,大喇叭不停地喊他们是“恶魔”。而小小的我在人群里看到的,却是一些年轻的脸庞,那些眼神里并没有传说中的邪恶,似乎也很正常,甚至清澈。泰勒的照片给我的感觉很相似。
可以想象,他的父母这个周末是如何的煎熬。两天前看到儿子惊慌失措地回到家,没多久又在警方公布的视频中认出他杀人后逃离的身影。最终,父亲不得不亲手把儿子交给警察,那会是怎样的心碎?
昨天,我看到 CNN 女记者采访犹他州司法部长,问他:“What is justice?”(什么是公正?)
部长思考后回答:“Justice is when someone is accountable for what he did.”(公正是某人要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责。)
这是一个有经验的司法人员简单职业的回答。杀人是犯罪,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惩,这一点无可争辩。但泰勒是否该被判处死刑?我心里却有些犹豫。从他身上,我没有感受到那种残忍的恶意,而更像是一场被政治、情绪和社会割裂推向极端的悲剧。
然而,美国总统在司法审判之前,就在公众场合表态说“我希望他被判处死刑”。一个民主国家的元首,在法律尚未裁决之前就先行定性,这是不是对公正的侵蚀?
作为一位母亲,我在柯克身上看到了年轻生命的激情与理想,也在泰勒身上看到了迷失与脆弱。悲剧已经发生,死者值得哀悼,罪者应当负责。但如果公正只是迅速的惩罚,而不是深思熟虑的裁决,那它依然是不完整的公正。
Jordan Peterson对柯克的访谈
VIDEO
CNN记者问司法部长何为Justice
VIDEO
总统在Fox电视台表示希望罗宾逊被处于死刑
VIDEO
清漪园 发表评论于
2025-09-14 16:23:57
如果Charlie Kirk没有被一枪毙命,经抢救后仍然活着,他会怎么对待Tyler Robinson?很大的可能是,查理饶恕罗宾逊,请求不要判处他死刑。
查理是虔诚的基督徒,没有假招子。
Yangtsz 发表评论于
2025-09-14 15:00:43
明白了。你凭感觉判断Kirk”散布仇恨,反智”.
我一般需要了解事实,尽量陈述事实。
梁琥珀 发表评论于 2025-09-14 13:38:51
我不认为我需要举例来证明我自己的感受,
dong140 发表评论于
2025-09-14 14:29:57
谢谢分享。
梁琥珀 发表评论于
2025-09-14 14:14:49
我完全不懂你说的一边,,,一边什么意思,也谢谢你的友情提醒,你想多了。
PrimeryColor 发表评论于
2025-09-14 14:03:37
一邊稱, “CK播种仇恨,反智,最终成为自己的牺牲品”。一邊又要教育孩子,“不要宣扬分裂,仇恨,暴力,不要贬低别人”。LOL
到底是哪個在反智哈。友情提醒,千萬不要在其他社交媒體上去發放這樣的信息。
2maomao 发表评论于
2025-09-14 13:52:30
1. 是否死刑应由完整法律程序判决,在这之前总统不应该发表个人观点影响民众。
2. 杀人偿命是人类社会行为规范的底线,也是法律禁止的行为。不能因为凶手年轻,迷茫,或任何社会原因为籍口为其杀人行为寻求逃脱罪行惩罚。
梁琥珀 发表评论于
2025-09-14 13:38:51
我不认为我需要举例来证明我自己的感受,无意也不能说服任何屁股决定脑袋的人.还有一国总统张嘴就说死刑,这就是典型的words don’t matter 的做法. 权高位重, 乱说话就是不负责, 制造分裂仇恨。
天凉好秋 发表评论于
2025-09-14 12:36:42
回复 'Yangtsz' 的评论 : 这位Yangtsz朋友,恕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这是把一个涉世未深的犯罪嫌疑人的个人行为和国家司法机构相混淆,是在制造仇恨。
Yangtsz 发表评论于
2025-09-14 12:13:10
“死刑,立即执行”已经发生了!不是因为总统的命令,美国总统怎么说,只是他个人意愿。一个年轻人,和那些置不同意见者于死地而后快的人,他们对Kirk实行了“死刑,立即执行”! 发生在我们眼前的一幕,也许比你成长中看到听到的更恐怖。
“ 天凉好秋 发表评论于 2025-09-14 11:26:32
回复 'Free_fair' 的评论 : 想起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只一次听到过的“死刑,立即执行”。希望永远不要在美国这片土地上发生。“
天凉好秋 发表评论于
2025-09-14 11:26:32
回复 'Free_fair' 的评论 : 想起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只一次听到过的“死刑,立即执行”。希望永远不要在美国这片土地上发生。
天凉好秋 发表评论于
2025-09-14 11:20:23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问候觉晓周末好!挺心痛的一件事,两个年轻人的父母,不论是受害方还是伤人方,现在应该都会非常煎熬。
YYC1999 发表评论于
2025-09-14 11:03:51
不会有例子的。也正因为没有例子所以只能贴上标签。这就是左派一贯的套路
Yangtsz 发表评论于
2025-09-14 10:40:09
“ CK播种仇恨,反智“, 请举例。
梁琥珀 发表评论于
2025-09-14 10:31:45
作为一个母亲,我会告诉我的孩子words matter, 有自己观点可以,不要宣扬分裂,仇恨,暴力,不要贬低别人。暴力只会引起更多暴力。CK播种仇恨,反智,最终成为自己的牺牲品。
Free_fair 发表评论于
2025-09-14 10:05:07
迅速的惩罚?在美国是不可能的
觉晓 发表评论于
2025-09-14 07:39:47
也谢谢你附上视频,我不必找了。
觉晓 发表评论于
2025-09-14 07:38:47
谢谢分享此篇。我这两天也关注,毕竟是如此年轻的生命做了暴力杀手,而被害方又有两个如此年幼的孩子。
总之,是悲剧。对双方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