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洗脚盆

国家主席洗脚盆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中共的虚伪话术与真实算计

国家主席洗脚盆 (2025-08-09 19:16:05) 评论 (0)

近年来,中共在台湾议题上常用一种说辞:暂不动武是出于“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情面与道义。这种表述在亲共舆论场被反复渲染,似乎暗示中共对台湾有“克制”和“善意”。
然而,回顾中共的历史实践与权力逻辑,这种说法不仅虚伪,还掩盖了其在台海的战略被动与现实困境。


一、历史早已证明:中共从不对“同胞”手软

从建政之初到今天,中共对待本国民众时,几乎没有因为“同胞”身份而留情。

  • 毛泽东时期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运动导致数千万非正常死亡,失败后无人问责,反而用政治高压掩盖真相。
    “打倒一切牛鬼蛇神”运动,将成千上万人打成“地富反坏右”,摧毁生计与生命。

  • 邓小平时期
    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解放军奉命进京,以实弹和坦克镇压和平抗议的学生与市民,造成大量死伤。
    只要权力受到威胁,中共绝不犹豫动用致命武力。

  • 习近平时期
    新冠疫情封城剥夺基本生存自由,大规模强制核酸、强制疫苗,外地武警进驻上海等地维稳。
    对香港“雨伞运动”和反送中抗议的大规模暴力镇压,对异议人士持续跨省抓捕、秘密关押。

这些事实足以粉碎“同胞不打同胞”的说辞。


二、不打台湾的真实原因:力量与成本的计算

中共对本国民众毫不留情,那么迟迟不动武的原因并非“民族情感”,而是战略算计:

  1. 军事风险
    台海两栖作战高度复杂,解放军在制海权、制空权、登陆能力上尚无速胜把握。
    一旦陷入持久战,将引发军事消耗与国内政权合法性危机。

  2. 国际反应
    台海冲突几乎必然引发美日等盟友的军事介入与经济制裁,对依赖国际市场的中国经济是沉重打击。

  3. 内部维稳压力
    全国战时动员会迫使中共调整国内资源分配,可能引发对既有政策不满的集中爆发。
    与其冒险,不如继续用舆论与经济渗透削弱台湾防卫决心。


三、宣传功能:掩盖恐惧,塑造形象

“同胞不打同胞”是一个双向包装的宣传工具:

  • 对内
    用民族情感掩饰军事能力不足,转移民众对“迟迟不打”的质疑;
    维持“统一”叙事,减少战略被动暴露。

  • 对外
    向台湾释放“善意”信号,分化岛内舆论,制造部分人的幻想;
    在国际社会塑造“克制”形象,争取外交缓冲空间。


四、中共对内与对外暴力模式对照

领域 对内行动(针对本国公民) 对外行动(针对境外或外国对手) 说明
政治镇压 镇反、大跃进批斗、“文革”清洗、六四屠杀、香港镇压、跨省抓捕 对外政治批判、网络舆论战 对内直接动用军警暴力;对外多为口头和舆论
军事武力 1989年坦克镇压民众;新疆、藏区武警戒严 边境冲突(有限规模)、海空拦截 对内军事化维稳规模远超对外作战
社会管控 封城、强制核酸与疫苗、户籍制度、网络封锁 限制签证、贸易制裁 对内干预深入个人生活;对外多为象征性措施
经济打击 强拆、冻结资产、查封企业、限制账户 关税战、出口管制 对内可任意剥夺财产;对外需权衡代价
人权与自由 任意拘押、酷刑、失踪、剥夺言论权 境外追捕异议人士(秘密行动) 对内完全无视人权;对外多在灰色地带

结论

“中共不打台湾是因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过是话术包装。中共历史上一再证明,对毫无反抗能力的“同胞”毫不留情;不打台湾,只因力量不足、成本过高、风险过大。
理解这一点,才能看清台海局势的真实逻辑,也能避免被中共“善意”叙事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