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住在一家小吃店的楼上,老板是土耳其人,高高壮壮的,他女人是荷兰人,袅袅婷婷的。老板很大男子主义,爱玩也爱赌,有一次把我也带上了,我没钱,他慷慨的给了我几个圆牌子,我就跟着赌去啦,我这人太好奇。我啥也不懂,看人家放哪儿我就大概也放哪儿,那几个牌子唰就跑贾母口袋里啦。没了省心,站在一边观看,还告诉老板押在9上,他轻视地瞟我一眼自然不听我的话,结果还就是9。然后又带我去了家更大的,是轮盘赌,心里的数是23,结果还就是23,我是旁观客所以比赌徒清楚,如果我也上桌肯定转到32。老板娘恨丈夫的恶习却束手无策,丈夫的小门脸里也放着台角子机,有时他自己玩,但大多是顾客玩,有那么几天一个老太太几乎天天来,我很好奇问老板,这么老了还玩这个,她是不是老赢?“老输”,老板说。赌钱有瘾,那么大年纪看着也不像有钱人,我怪可怜她的。
一日,突然有人敲门,打开一看是瘾老太,知道我住在楼上便径直找来了,她张口就跟我说中文,让我大吃一惊。我请她进来坐坐,她中文虽然不流畅,但语法、语句都不错,只是词汇穷了些,我们中文、德文加英文聊得十分热烈,那时没有智能大锅炖,凭自己的本事吃小炒,味道有趣得多。
她叫贝杨卡,塞尔维亚人,50年代被南斯拉夫送到中国在北京大学作留学生。
“我好怀念那时候啊,我学习非常努力,生活非常愉快,看你这间小房间就想起自己当年做学生的日子,中国很有意思。”
她表情沉醉,眼睛眯着,穿越了。后来在她家,我看到她当年写的汉字,好家伙,大作文稿纸一大摞,她真的是非常用功啊。留学期间他结识了在荷兰使馆工作的鲍尔,像所有爱情故事一样,对眼,相爱,结婚,跟着丈夫去了他国,只是他们没有孩子。
“你怎么认识鲍尔的呢?”
“那时候没有那么多外国人在北京,如果有什么活动都会叫到一起,我忘了是庆祝什么的会上,我和鲍尔认识的。”
后来我也见到了鲍尔,一个规规矩矩的老头子,非常的和善,贝杨卡的性格很奔放,所以她钟情稳重的男人,我以己推理。
“那时候我的中文很不错,对了,我还演过一个你们的电影呢。”
一下子我的兴趣陡然,小时候的电影我都记忆清晰。
“名字忘记了,是打仗的故事,有共产党、国民党,还有美军,我演一个美国的记者。”
“停战以后!”我醍醐灌顶!
《停战以后》是一部60年代初的国产故事片,里面的老演员们今天的年轻人都不会认识,我们小时候每看到一部新片后都会竭力模仿,而贝杨卡饰得那位随军记者是大家极热衷的,她说得一口嗲声嗲气的洋中文,大家学得尤其带劲儿。现在回忆,我们楼里的孩子都非常具备表演天份,记得《洪湖赤卫队》是我们演的最多的。几十年过去了,蓓杨卡样子除了老了些基本原样未变,要是把她混进人群让你找当年的美军记者,都能一眼识破的。
我问她为什么老玩楼下那害人的把戏?她说,母亲过世,她无法排解悲伤,误入了这个游戏甚至上瘾,鲍尔气急败坏地教育她,她已经大有进步了,不过一点儿小打小闹而已。我想,鲍尔一定严格控制了她的钱包,她只能挤出些零花钱过过瘾吧。如果不是这个毛病,我也不可能遇到她啊。后来我爸突然走了,我被重创,伤心得无地自容,便没完没了的玩电脑里的俄罗斯方块游戏分散情绪,与贝杨卡的小赌可以算一路货色,输掉的不是钱财,而是自己的眼睛和身体而已。
我当时立刻写信把巧遇贝杨卡的事告知家人,大家都觉得简直不可思议甚至神奇,后来发现,不只是我,先生也一样,巧遇的事情真不少,我想一一写下来,但只开了头便不了了之了。此时此刻,这个偶遇的题目挑起了我的兴趣,而那些偶遇的事情却怎么都回忆不出了。遇到贝杨卡时我正值中年,大脑经是经纬是纬,三十五年过去了,我的大脑酱是酱糊是糊,怪只怪珊瑚的提议来得太晚,扼杀了我多少好故事。不过我也不怪她,她那里搞不好也在糨糊?
见她把百年皇帝的事都想起来了,急得我赶快把这篇甩出去,否则一会儿忘了也未可知啊。
[偶遇]巧遇明星
毛驴县令 (2025-08-10 10:39:19) 评论 (1)曾经,我住在一家小吃店的楼上,老板是土耳其人,高高壮壮的,他女人是荷兰人,袅袅婷婷的。老板很大男子主义,爱玩也爱赌,有一次把我也带上了,我没钱,他慷慨的给了我几个圆牌子,我就跟着赌去啦,我这人太好奇。我啥也不懂,看人家放哪儿我就大概也放哪儿,那几个牌子唰就跑贾母口袋里啦。没了省心,站在一边观看,还告诉老板押在9上,他轻视地瞟我一眼自然不听我的话,结果还就是9。然后又带我去了家更大的,是轮盘赌,心里的数是23,结果还就是23,我是旁观客所以比赌徒清楚,如果我也上桌肯定转到32。老板娘恨丈夫的恶习却束手无策,丈夫的小门脸里也放着台角子机,有时他自己玩,但大多是顾客玩,有那么几天一个老太太几乎天天来,我很好奇问老板,这么老了还玩这个,她是不是老赢?“老输”,老板说。赌钱有瘾,那么大年纪看着也不像有钱人,我怪可怜她的。
一日,突然有人敲门,打开一看是瘾老太,知道我住在楼上便径直找来了,她张口就跟我说中文,让我大吃一惊。我请她进来坐坐,她中文虽然不流畅,但语法、语句都不错,只是词汇穷了些,我们中文、德文加英文聊得十分热烈,那时没有智能大锅炖,凭自己的本事吃小炒,味道有趣得多。
她叫贝杨卡,塞尔维亚人,50年代被南斯拉夫送到中国在北京大学作留学生。
“我好怀念那时候啊,我学习非常努力,生活非常愉快,看你这间小房间就想起自己当年做学生的日子,中国很有意思。”
她表情沉醉,眼睛眯着,穿越了。后来在她家,我看到她当年写的汉字,好家伙,大作文稿纸一大摞,她真的是非常用功啊。留学期间他结识了在荷兰使馆工作的鲍尔,像所有爱情故事一样,对眼,相爱,结婚,跟着丈夫去了他国,只是他们没有孩子。
“你怎么认识鲍尔的呢?”
“那时候没有那么多外国人在北京,如果有什么活动都会叫到一起,我忘了是庆祝什么的会上,我和鲍尔认识的。”
后来我也见到了鲍尔,一个规规矩矩的老头子,非常的和善,贝杨卡的性格很奔放,所以她钟情稳重的男人,我以己推理。
“那时候我的中文很不错,对了,我还演过一个你们的电影呢。”
一下子我的兴趣陡然,小时候的电影我都记忆清晰。
“名字忘记了,是打仗的故事,有共产党、国民党,还有美军,我演一个美国的记者。”
“停战以后!”我醍醐灌顶!
《停战以后》是一部60年代初的国产故事片,里面的老演员们今天的年轻人都不会认识,我们小时候每看到一部新片后都会竭力模仿,而贝杨卡饰得那位随军记者是大家极热衷的,她说得一口嗲声嗲气的洋中文,大家学得尤其带劲儿。现在回忆,我们楼里的孩子都非常具备表演天份,记得《洪湖赤卫队》是我们演的最多的。几十年过去了,蓓杨卡样子除了老了些基本原样未变,要是把她混进人群让你找当年的美军记者,都能一眼识破的。
我问她为什么老玩楼下那害人的把戏?她说,母亲过世,她无法排解悲伤,误入了这个游戏甚至上瘾,鲍尔气急败坏地教育她,她已经大有进步了,不过一点儿小打小闹而已。我想,鲍尔一定严格控制了她的钱包,她只能挤出些零花钱过过瘾吧。如果不是这个毛病,我也不可能遇到她啊。后来我爸突然走了,我被重创,伤心得无地自容,便没完没了的玩电脑里的俄罗斯方块游戏分散情绪,与贝杨卡的小赌可以算一路货色,输掉的不是钱财,而是自己的眼睛和身体而已。
我当时立刻写信把巧遇贝杨卡的事告知家人,大家都觉得简直不可思议甚至神奇,后来发现,不只是我,先生也一样,巧遇的事情真不少,我想一一写下来,但只开了头便不了了之了。此时此刻,这个偶遇的题目挑起了我的兴趣,而那些偶遇的事情却怎么都回忆不出了。遇到贝杨卡时我正值中年,大脑经是经纬是纬,三十五年过去了,我的大脑酱是酱糊是糊,怪只怪珊瑚的提议来得太晚,扼杀了我多少好故事。不过我也不怪她,她那里搞不好也在糨糊?
见她把百年皇帝的事都想起来了,急得我赶快把这篇甩出去,否则一会儿忘了也未可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