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是巴别塔吗?-- 也谈人品和审美

娜佳85 (2025-07-19 12:50:07) 评论 (0)

圣经旧约创世纪记载了巴别塔的故事,讲的是远古时代,洪水过后,人类聚集在巴比伦地区,他们的自我能力和骄傲膨胀,想齐心协力造一座通天的塔,可以和上帝等高,并传扬自己的名。神见他们狂妄自大,图谋以人的力量取代神的主权,于是变乱了他们的语言,使他们彼此无法沟通,工程也因而烂尾。人类从此被分散到各地,那座城也被称为“巴别”(Babel),意为“混乱”。后来,“巴别塔”在西方文学中就常被用作人骄傲自负或沟通失败的象征。记得前些年还有部电影就叫“巴别塔”(通天塔)(Babel),寓意的就是现代的巴别塔:在科技发展,文明进步的现代社会,人类在语言,文化,情感上的隔阂和误解却越来越大!这是上帝的诅咒,还是人性使然自食其果?无解。

今天,人类又以无以比拟的速度跨入AI时代,我们来不及思考,无暇回味,就被ChatGPT,DeepSeek,CoPilot,Grok等等这些AI工具迎头击闷, 打了个手足无措。我们在亢奋中手忙脚乱地张开双臂,拥抱这个时代的飞跃,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淘汰出局。AI,正以它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代一切!尽管AI的语言模型还未完善,我们已经在迫不及待地谈论“生成型”AI以及它将拥有的巨大的创造力。那,我们还要上帝干什么?AI能取代上帝吗?

旧约“创世纪”的开篇气势磅礴:起初,神创造天地。。。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神就造出空气。神说:“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事情就这样成了。。。。。

你看,神拿什么创造天地?是用祂的话!祂命立就立,说成就成。祂一开口,事情就这样成了。约翰福音第一章开头呼应创世纪,宣告耶稣就是道成肉身: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约翰福音1:1-4)

道,就是神的话,道成肉身,来到世间的,就是耶稣。你看,神的道(话)有多大的力量!耶稣在十字架上那一句“成了”,便成就了我们的救赎。耶稣还说:“弃绝我、不领受我话的人,有审判他的,就是我所讲的道在末日要审判他。”(约翰福音12:48)。这道在末日还有审判的力量,可以摧毁这个败坏的世界,建立新天新地!

今天,AI却说:我命立就立,说成就成。AI的道似乎要取代上帝的道!上帝会对这座新的人类的巴别塔无动于衷吗?

我们就从人的“人品”和“审美”这两个切入点来分析看看。

前几天,听窦文涛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演讲,讲到AI所难以超越和取代的两样东西,就是人品和审美。因为这不仅仅关乎人工智能的局限性,也触及了人之为人的核心特质。他借用<<资治通鉴>>中的古训“智氏灭亡,三家分晋”,强调一个人的品德是立身处世的根本,一切关系建立与合作都以“人品”为基石 。而一个人的“审美”能力更不可被替代。他以明代画家倪瓒的名作《秋亭嘉树图》为例,描述画中的空灵与意境是 AI 无法真正理解的 。

因为人是上帝所造有灵的生物,人的思想和情感不是由人训练出来的一个智能模型所能取代或重塑的。AI 可以模仿技术,但无法感受到或创作出属于人的那种“美”,那种深层次的情感、意象与余韵 。神眼中所定义的人品和美的标准,更是无法超越和复制的。

那我就以圣经为出发点,也来谈谈人品和审美的不能取代性。           

圣经旧约在一开始的创世纪里,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人被造是“照着神的形象”(创世纪1:27),并且神看他所造的一切都甚好。但自从亚当夏娃在伊甸园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开始,人类就堕落了,远离了神造我们的标准,并一步步越走越远。亚当夏娃的儿子该隐因嫉妒杀了弟弟亚伯,从此人类杀戮不断,罪和死亡成为每个人都不能逃脱的毒咒。保罗在罗马书中说:这个世界“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而且,“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但是神从来没有忘记我们,祂在旧约时代通过犹太人领袖摩西向祂的犹太选民赐下律法,就是要他的百姓要像神一样,具有神自己的品格。祂的律法与教导,就是人品的基石, 教导人善恶之别。以赛亚书 30章21节说:“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听见后边有声音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

但是,人靠律法,无法律己和自救,就像保罗说的:“我也知道,在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行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去行;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行。。。。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见罗马书7:18-24)。律法本是劝人行善,却像一道紧箍咒,把我们圈在罪里,紧紧辖制住,成为罪的奴仆。

感谢神,祂并没有让我们陷在绝望里,而是赐下祂的独生爱子耶稣,道成肉身,进入我们的历史和现实,带着一个伟大的使命,就是“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见约翰福音3:16)。耶稣用他完全圣洁、毫无玷污的人性,活出了律法所要求的一切良善与义,并为我们的罪走上十字架,为我们舍命,用他的宝血为我们做了赎罪祭,成就了律法里对义的一切要求。使一切信祂的不再靠自己的好行为称义,而是因信称义,与神和好。            

这是福音的大好消息,因着耶稣,我们得以重生并重塑我们的品格,就像耶稣说的:“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马太福音 5:48)

靠什么?靠那三位一体里的圣灵。我们受洗,归入耶稣名下,圣灵就住在我们心里,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荣耀,结出丰硕的果实,便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参加拉太书 5:22-23),这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耶稣所说像天父一样完全的人品。

所以,人品的最终标准不是人间的比较,而是神的荣耀。因为没有人能靠自己达到,惟有靠基督因信而称义,更不是AI可以塑造和模仿的。

再来看神的审美观。

审美指的是每个人对美的认识、喜好与表达。就好比“情人眼中出西施”,从人角度看似主观,但圣经立定了审美的标准:真正的“美”来自神。神的“荣美”(beauty of holiness)是美的源头,任何被造之美都源于祂。我个人的理解就是神荣耀的光辉。这光辉是如此耀眼和威力巨大,以至于我们人无法直视,免得被这道光照耀而死。连圣人摩西上西奈山去见神,都要蒙上帕子。我们人是如此向往拥有完美神的荣美,我们说:“愿主我们的神的荣美归于我们身上。”(诗篇 90:17)

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有神的荣美?在神眼里,一个人内在品格的美才是真正的美。美不仅是外貌,更是属灵品格。因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母耳记上 16:7)

彼得前书3章3-4节说:“你们的妆饰,不要在外面编头发、戴金饰、穿美衣;只要在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这在神面前是极宝贵的。” 神眼中的才德妇人是这样的:“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所以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也是美丽人生的开始。

而审美的终极标准,便是耶稣基督。我每次读希伯来书第一章第三节,都感到一种无以言表的震撼力:“祂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道成肉身的神的儿子耶稣,完美无瑕疵,是神的荣美完全的体现。祂的“美”不是外貌吸引,而是舍己之爱、顺服之德、真理之光——这是永恒的审美中心。当他在十字架上断气的那一刹那,那横在神的至圣所阻挡我们见神面的那块幔子一裂为二,我们和神之间的隔阂消除了,我们再也不用害怕见神面会死这样的可怕咒诅了,因为耶稣断气前那一句“成了”,成就了我们的救赎,我们得以和神和好,成为神的儿女,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天天时时来到神面前,得见祂的荣光。而耶稣也已复活,祂就活在我们心里。

如此看来,我们基督徒何其幸也。我们可以来跟从耶稣,以耶稣的心为心,来学习祂的舍己、爱和顺服,在圣灵里被改变,以至荣上加荣,越来越像他。“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反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哥林多后书3:18)一个人的品格和美,从来就是一致的,它们互相折射,相辅相成。

那AI可以复刻耶稣的品格和荣美吗? 我问ChatGPT这个问题, 它自己用了一个大叉来回答我:AI无法复刻灵魂(倒是挺有自知之明的,哈哈)。AI就算能用语言描绘耶稣的行为,讲述他的教导,但它不能承载神的灵,不能活出神的义,不能体会十架的痛。惟有我们人才能活出耶稣的样式,被神重塑,使耶稣的品格被圣灵复活在每一个属神的儿女身上。“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哥林多后书5:17)

最后再回到巴别塔的话题。AI最终也无法触摸到上帝之手,巴别塔之所以为巴别塔,就是因为它永远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耶稣亲口说:“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马太福音24:35)。神的话/道/Logos是永恒不变的,是超越天地宇宙的真实和权柄。祂是我们生命的粮,是历史、真理和宇宙的根基。祂命立就立,说成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