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宝塔 2.9.4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靖王(即武大郎)把炎帝(即燧人,如图2.9.4-38,40)送到了石矶娘娘(即潘金莲)的待客室后,他自己出去了。潘金莲惊讶地叨咕:“呦!他怎么还出去了!?”

炎帝回答:“前几天他给我治病的时候(参见2.8.4节),他编瞎话!这会儿他不好意思了!他说你这房间里有很多我妈妈的遗物。”

石矶娘娘回答:“你妈妈的什么遗物!?我不知道!”

在客厅古玩架上有很多小装饰品。炎帝盯着其中的文昌宝塔(如图36)看。石矶娘娘凑了过来,说:“对!这个宝塔是太后送给我的。”

炎帝问:“这个宝塔象征着什么?”

A collage of statues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石矶娘娘回答:“这说法是我听太后说的。过去有一任女娲和他的丈夫(即伏羲,共工,佛)打架,她把他囚禁在了高塔上。有人问她为什么花那么多的钱修了那么一座不方便住的高楼。女娲回答,‘我丈夫是佛,悉知悉见,应该住在天上,不允许任何人对他不敬!’后来在夏国,这种塔就被称做文昌塔了,表示当玉女(即女娲,女神,她擅长文学)强盛了,金童(即佛,共工)就变得弱了;但共工仍然是聚合和支撑天地的核心力量。太后送我文昌宝塔是让我珍惜靖王。当然,这是我的理解,你可别听信我的胡言乱语。”

注2.9.4,图37是炎帝和西王母的雕像,从夏国的文化来说他俩是一对儿女娲和伏羲,或说玉女和金童(参见10.9节)。玉女是文字思维型人,擅长文学。金童是图像思维型人,善于科学研究。图41的八卦图中白鱼代表玉女,阴;黑鱼代表金童,阳。石矶娘娘(潘金莲)是运动思维人中偏于语音思维型的人;而靖王(武大郎)是运动思维型人中偏于图像思维型的人。他们俩是一对儿童女和童男,相当于图41中那两条鱼的眼睛。所以文昌塔表示玉女和金童的对立统一关系,劝金童和玉女要善待对方。

随后,石矶娘娘指着装饰架上的另一件古董说:“这个也是你妈给我的。”炎帝移动过去看。

石矶娘娘又指着几件古董说:“哎呀!这几件东西也是你妈给我的。” 随后她站在屋子里四处看,忽然说:“我想起来了。这府里的东西都是你大哥从皇宫里搬来的。那时候,我们俩刚从河北回来,元始天尊就把这所宅子送给我们俩了。随后,他来我家做客,看了之后说,‘这靖王府太寒酸了,我帮你布置一下吧!’他就命令人从皇宫里挖来了几块石头,还让你大哥从皇宫里搬来了这些东西。后来我去太后的墓园,发现她的寝宫里空了,才知道我房间里的旧家具是从她屋里搬来的。”

石矶娘娘继续说:“你喜欢哪件古董都可以拿走。我最喜欢这个龙涎香盒,我不给你。说着,她拉开了抽屉,拿出了一个香料盒。

炎帝接过香料盒,一边看一边说:“为什么不能给我!皇帝蔻珠很怀念我妈妈,我想找一件礼物送给她。”

石矶娘娘说:“这是女娲家族的传家信物。你拿女娲家的东西送给女娲不合适。对了!你想找你妈妈的遗物,你若想要,可以拿去!你和我不一样,我只是喜欢这个盒子的样式和花纹。”

炎帝问:“你怎么有女娲家的传家信物?不对呀!?这个盒子和大巢氏的不一样啊!”

石矶娘娘说:“每一代的龙涎香盒的花纹不一样。这个龙涎香盒是她们家在补做传家信物时,玉珠嫂子(即太后)专门为我定做的。”

炎帝忽然说:“我不要了!”说着,他走出了石矶娘娘的会客室。

石矶娘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追出来问,发现炎帝站在门外哭了。

靖王发现炎帝要走了,出来送。他发现炎帝又哭了,直瞪瞪地看着石矶娘娘。石矶娘娘莫名其妙地回答:“你看我干什么!我还想问你呢,他怎么哭了!?”

过了一会儿,炎帝回来劝靖王和石矶娘娘说:“我因为想起了我妈,哭了;与你们俩没有关系。我刚才又想起了给夏国国王买礼物的事,得去礼部查看一下。我走了。”

返回《后裔射日》的目录

登录后才可评论.